建筑工程造价影响因素及降低造价的措施 霍晓丽

发表时间:2020/9/15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4期   作者:霍晓丽
[导读] 摘要:现阶段,建筑工程规模不断扩大,而建筑工程周期也在不断的增加。
        身份证:13013119910310XXXX
        摘要:现阶段,建筑工程规模不断扩大,而建筑工程周期也在不断的增加。而针对建设周期较长的工程项目,其中会存在着较多的不确定因素,进而对建筑工程造价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如:人工费用、材料费用等,进而就要求工程造价监管人员密切关注社会发展状况,时刻掌握市场价格,然后对工程造价进行科学合理的调整。另外,不同的经营管理模式,其建筑工程造价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通俗来讲,在新市场经济体制下,应加强对建筑工程造价的分析,研究其中存在的影响因素,进而提出相应降低工程造价的有效对策,有效保障建筑工程的经济效益,推动建筑企业更加稳定持续的进步与发展。
        关键词:建筑工程;工程造价;影响因素;降低措施
        通过对降低建筑工程造价意义的阐述,重点分析建筑工程造价影响因素,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降低建筑工程造价的具体措施。希望在本文的参考下,能够帮助建筑企业在建筑工程造价上具有良好的控制意识,通过采取各种方法减少建筑工程整体造价,为企业创造更多的效益,从而引导我国建筑行业的稳定发展。
        1降低建筑工程造价的意义
        工程造价也就是指在建筑工程施工建设中,所有费用支出的总和。通常情况下,在建筑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使用的固定资产以及无形资产的总和就是工程造价。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带动了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针对建筑行业来说,应该时刻跟随市场经济发展,关注市场变化动态,才能得以更好发展。加强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是建筑企业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更是建筑企业稳定发展的必然要求。所以,加强对建筑工程造价影响因素分析,根据分析结果,采取降低建筑工程造价的相关对策,在给企业节省成本的同时,也能带动我国建筑行业朝着理想的方向发展。由此可见,工程造价控制在建筑行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2建筑工程造价影响因素
        2.1建筑工程施工原材料
        建筑工程在实际建设的过程中,关键就是原材料,而且属于建筑工程造价当中关键的调控客体。在实际建筑工程设计和施工的过程中,建筑施工原材料当中包含多个问题,如:建筑工程施工原材料价格并不是较为容易控制,而且在设计和施工的过程中,并没有针对原材料进行调节和控制的体系,如果市场出现变动,那么造价工作也会受到一定的波及,进而就会存在原材料成本过高,导致工程造价上升。再如:部分建筑施工企业,对于施工原材料技术性能指标的控制并不是较为严格,从而导致建筑工程设计的与技术规范缺乏科学合理的要求,进而就会产生浪费大量原材料的情况,最终使得建筑工程出现较大的质量隐患。
        2.2造价管理体系
        虽然近年来我国建筑工程造价体制得到了一定改善,但在实际开展过程中,管理流程过于繁琐,缺乏对现代化科学技术手段的应用,无法保证造价管理的准确性。缺乏对造价范围的规划,使得造价管理混乱,工程施工实际造价成本远超出项目预估成本。
        2.3工程施工因素
        在建筑工程的实际施工阶段,由于涉及的专业较多、工作量较大,因此对工程造价产生影响的因素也相对较多。例如,若是施工质量未达标,则必须返工,导致成本提升;若是施工进度较慢,则难以在合同要求的时间内高质量地完成施工,最终产生不必要的费用支出;若是施工材料管理不当,则会致使材料重复性采购、浪费等问题的发生概率加大,导致工程造价增加,等等。因此,必须对建筑工程施工环节展开严格的管理。
        2.4设计因素
        在建筑工程设计过程中,设计图纸、预算工程造价都会给工程造价管理带来直接影响。通常情况下,工程造价数据来源于设计图纸数据,如果数据真实性不高,将会影响项目投资。大部分工程项目在初级设计过程中,或多或少会面临一些问题。例如,场地选择、工程规模确定、建筑装饰等,这些都会给工程造价管理带来直接影响。

所以,建设企业需要加强项目设计环节管理,提高设计技术水平,保证工程质量,将工程预算控制在合理范畴内。
        3降低建筑工程造价的措施
        3.1建立完善的市场监督管理体系
        基于现阶段市场经济体制背景下,所有经济活动的开展都需要将市场需求作为发展方向,而在此过程中,建筑工程也同样需要结合市场经济发展状况进行调整优化。由此,就应重视市场监督体系的完善优化,从而保障建筑工程造价更加具有规范性。建筑工程的实际开展,其中会涉及到多方面的内容,如:市场监督、原材料、人员配置等,都需要充分满足国家宏观经济发展的要求。而为了能够有效规范工程造价管理,相关政府部门还应加大对工程造价的监管力度,从而最大程度上发挥出宏观经济的调控作用,使得建筑工程造价更加具有合理性。
        3.2强化采购管理措施
        在工程项目开始施工前,企业要根据施工设计要求,对物资使用情况进行合理规划。根据不同物资的种类、数量进行相应的市场调研,通过分析相关材料市场的价格质量,选择性价比最高的原材料。在采买过程中,严格遵守相关合同执行流程,杜绝“友情价”情况发生,从招标环节开始做好相关物资的质量审核,严格把控管理工作的相关环节。在保证材料质量符合地铁工程施工要求的情况下,将采购成本降到最低,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
        3.3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管理
        为避免人为因素对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产生影响,导致工程造价上涨,必须进一步加大对现场施工人员的管理力度。第一,建筑工程准备阶段的人员管理。依托项目施工内容确定人员聘用标准,保证所有人员,特别是技术人员具备相应职业资格,实现建筑工程施工人员组织结构优化。笔者认为,应当在落实技术交底的基础上,进行短期的岗位技术强化培训,确保施工人员明确该项目施工要点,掌握并熟练使用对应施工技术,防止人为因素导致的返工问题的产生,以免最终导致工程造价增加。第二,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的人员管理,强化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教育与质量意识教育,避免产生不必要的费用支出,确保项目施工有序展开,将建筑工程的造价稳定在合理范围内。
        3.4实施工程设计优化
        消除工程设计方案的不合理设计能够达到降低工程实际造价的效果,此时,需要相关人员对设计工作展开细化与优化。在设计建筑工程施工方案时,必须组织设计人员深入施工现场,切实掌握现场的地理地势、水文与地质条件、气候变化情况、周边环境等因素,结合建筑工程的性质与实际建设需求完成设计。在此基础上,应对工程各个建设阶段的费用进行预估,以此完成项目预算计划的编制,为后续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实施提供指导。同时,应对多种工程设计图纸、施工方案等展开对比,确定最优方案并展开分析审核,确定其中的问题并制定解决策略,实现设计方案的优化。在此过程中,要重点展开设计与经济、方案与造价之间的关系协调,在保证建设目标、施工质量的前提下降低工程造价。
        结束语
        为了能够充分保障建筑企业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并且达到预期经济效益,推动建筑行业更加稳定持续的进步与发展,就应该加强对建筑工程造价因素的分析,并且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进而有效降低工程造价,保障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在此过程中,还应对影响工程造价的各种因素进行明确了解,结合实际施工情况,从设计、施工等各个方面进行入手,进一步降低工程造价,充分保障工程造价能够符合相关规定标准。
        参考文献
        [1]刘国超.浅析目前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绿色环保建材,2019(2):212,214.
        [2]魏立峰.关于我国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控制的优化策略研究[J].基建管理优化,2018,30(3):9-13.
        [3]张海琳.新型绿色环保建筑材料对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影响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7,42(12):57-6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