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企业成本主要构成与针对性管理探讨

发表时间:2020/9/15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4期   作者:胡宝兆
[导读] 摘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持续深入推进,对煤炭企业的成本管控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身份证 62020219810227XXXX  辽宁沈阳  110000
        摘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持续深入推进,对煤炭企业的成本管控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首先对煤炭企业的成本构成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煤炭企业加强成本管控的重要意义,阐述了经济新形势下我国煤炭企业在成本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结合笔者的思考给出了相对应的解决办法,希望可帮助我国煤炭企业更好地适应国家能源结构调整和环保政策的相关要求,不断优化成本结构,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煤炭企业生产成本构成成本管控
        1煤炭企业生产成本构成
        1.1 固定成本多数是间接成本,指必然会发生且基本不随产量变化而变化的不可控成本。比如为获取开采资质而必须进行的前期勘探调查等活动的支出,又被称作资源成本。又如针对生产安全必须投入的安全成本,这类根据地质构造差异而存在不同提取标准的费用也是不因产销活动而变化的支出。再如采矿活动必定要对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且后续作业又会出现形式各异的污染。要保护环境并治理污染就要投入补偿成本,这是按照年度与一定标准必须计提的基金类支出。
        1.2 变动成本与固定成本往往不可控相对的是基本可控的变动成本,这类成本通常属于直接成本,会因为产销活动出现变化。比如其中占相当比重的人工成本。且由于使用的工艺不同,人工成本也存在不小的差异。国内最常见的是长壁式采掘,分为炮采、普采和综合采掘三类。综合类是人工相对较低的一种。除人工,材料、维修和耗电也是变动成本的主要组成。由于固定成本的难以变更性,降低成本和提高管控成效就只能向变动成本着手。尤其是减少不必要消耗和浪费,提高循环使用率,合理利用设施设备降低故障率等都是煤炭企业管控成本的重要手段。
        2煤炭业企业成本管控的现存问题分析
        2.2缺乏对成本控制的全面认识
        对于煤炭企业而言,传统观念比较重,在企业的内部很容易出现管控不严、管理不到位等问题。在生产的过程中就会特别在意生产成本的控制,但往往却对销售成本的控制置若罔闻;另外也会一味地追求产品的生产效率,从而忽视了对产品的质量以及销售的重视,导致这两者呈现出来的结果都不理想,使得企业产生众多的成本问题:一方面煤炭企业无法有效地对成本进行控制;另一方面,在经营的过程中,企业对于资金的利用效率降低,这样直接导致资金的成本上升;另外,在传统观念影响下,煤炭企业对于成本控制意识的缺失不仅会影响企业的成本控制,还会使得企业的管理人员、操作人员在思想意识和行动上很难与时俱进,成本管理观念固化,难以接受新思维和新方法,不利于煤炭企业的成本控制以及长远发展。
        2.2缺少与企业实际情况契合的成本管控方法
        随着时代发展,煤炭企业的管理方式也在不断发展和进步,但是由于各种原因,煤炭企业与现代社会科技发展之间的关联较少,将现代化信息化技术运用于自的方面太窄,并没有紧跟时代大潮,致使煤炭企业自身的管理方式方法都处于落后水平,对企业自身的发展产生了不小的制约。譬如说,大多数煤炭企业在制定当年的成本目标时,只考虑了生产设备、原材料、人工成本等传统成本因素,对于其他非传统因素,如技术、外部环境因素以及法律等,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导致后期出现实际成本与预计的成本偏差很大,而且对企业各个部门之间、企业员工之间的默契也会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同时不利于煤炭企业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2.3存在不合理的成本控制
        标准煤炭企业对其经营过程进行全面监控,顺应现代社会发展环境的要求,一方面在生产的整个过程中将成本问题直接反映出来,另一方面要让成本控制贯穿于煤炭企业运营的全过程。但是,对于大多数煤炭企业而言,其更愿意把更多的资源放在控制成本的构成上,而对外部因素重视程度明显不够,所以就难以形成合理有效的成本控制标准,成本控制的范围和深度都不够。另外,这也造成了煤炭企业在编制预算和进行成本控制时处于一种被动地位,难以制订有效的成本预算计划。


        2.4对于成本的控制
        违背市场规律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煤炭企业也在不断地探索前行,在这个过程中,解决了一些相关问题,针对企业成本在预算、计划以及施行等方面都做出了一定的有效调整,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实力。而当煤炭企业运用旧的运营模式去面对新型市场环境时,难免会有冲突,煤炭企业也很难根据实际情况作出有效合理的判断和采取相应调整措施。
        3煤炭企业生产成本有效管控措施
        3.1精细化管理众所周知,曾经高速发展的经济格局促成了能源行业粗放化管理的传统模式,即便是外部环境已然发生颠覆性改变,陈旧的管理思想却依然在部分企业成本控制管理中积习难改。粗放直接导致管理的随意性,而随意势必造成额外消耗产生,这是不少企业生产成本居高不下的主因。因此,全面加强煤炭企业生产成本的有效管控就要由粗转细,以精细化管理降低成本提升效益。比如充分细化各岗位作业类型与内容,将其对应的成本类型、消耗量与成本价等建立起对应关系。结合生产目标和成本控制规划制定出标准值,再划出各岗位成本的最高上限与合理阈值。结合直接评分与权重平均的方式形成量化考核标准菜单。标准制定与量化考核不仅是在具体管控方式上形成更具可操作性的管理机制,更重要的是有助于在企业上下形成重视成本管理的意识,而意识决定行动,只有思想上重视,行动上才不至于出现疏漏。因此,精细化管理是从根本上扭转陈旧落后管理理念的不二法门。
        3.2落实责任制有了精细化管理的顶层设计,将其落到实处就成为最终实现降耗增效的核心与关键。落实责任制应当形成层层传导的机制,即每个成本管控点都存在直接责任人和间接责任人,当出现成本控制不利的问题时,除了直接责任人必然遭受惩处外,间接责任人也不能置身事外。这种直接和间接责任的双管齐下才能形成双保险模式。不少企业生产成本控制不力的一个原因在于中层管理常常误将成本控制简单归于基层操作环节,殊不知成本控制不分环节和层级,而是需要全员参与才能真正起效的团队行动。此外,责任制不能只体现在处罚方面,节约有奖、浪费必罚的双向管理才能形成更为显著的引导作用。一旦有了若干节约获奖的榜样示范,其余作业点自然紧随其后加以效仿。而当节俭办企业蔚然成风时,成本控制便能从被动变主动,融入生产管理的每个细节。这才是最为有效的成本控制之道。
        3.3提高技术水平同样是能源行业,我国之所以多年来始终难以赶上国外同行的发展脚步,除了管理思想上的落后,也包括技术短板的制约。当国外已经普及了自动化设备之时,国内还在依赖人工操作的低质低效。因此,提高技术水平,在更大范围内实现机器换人迫在眉睫。自动化机械操作的优势显而易见,只要预设程序合理,机器生产便能严格遵照规程无所错漏。且机器设备只要使用得当,在充分延长使用寿命的同时,维护费用就会相应下降,这比过多人工的劳务支出更为经济。不过这也并不等同于完全由机器取代人工,而是更多的机械与更少的高端技术人工相结合,也就是少数高级技术人员操控大量自动化机械作业,在提高单位效益的同时降低生产成本,实现优质高效与降耗增效的并行。
        4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现代社会中,为了能够进一步地促进自身的发展,提高市场竞争力,那么煤矿企业就必须要积极地投入到成本管理的建设当中,将成本管理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并且积极地采取有效措施来不断地提高成本管理水平,从而促进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因为,成本管理在企业管理中,已经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其不仅关系着企业的经济效益,也关系着企业的未来发展,需要予以重视。
        参考文献:
        [1] 王晓宇.关于煤矿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19,9(11):104-105.
        [2] 李增.煤矿企业经营管理效益的评价与分析[J].价值工程,2019,38(28):122-124.
        [3] 王杰云,栗根华,董金明.煤炭企业材料成本管控的实践创新[J].财务与会计,2016(7):13-14.
        [4]周文豪.企业:生产成本与交易成本的统一[J].财经科学,2016(5):7-1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