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37232419740329XXXX 邮编:256600
摘要:本文在分析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相关概念和理论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了我国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影响因素及对策并积极探索易于操作、实用的工程造价管理模式,为提高建筑工程造价管理质量以及提高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水平。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全过程控制;影响因素
一、现阶段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不重视全过程造价管理
由于工程建设过程中固有的特点,使得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呈现出一定的阶段性,而且各个阶段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例如,从工程建设项目的图纸设计到按图施工,从工程开展招标过程的投标、中标以及合同管理,从建筑材料采购到施工进度控制,可以说建筑工程项目实施中的每个环节都与工程造价管理息息相关。因此,建筑工程的造价管理应当体现出承前启后、相互贯通、有机统一的整体性与全过程管理,这样能够促进建筑工程项目的投资方实现对建筑成本支出的动态化控制,为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提供更多的保障。全过程造价管理已经成为一个必然的趋势,并且在国际上得到了广泛的推广与应用。
(二)重视力度不够,缺乏主动控制与管理
工程造价管理是一个系统、复杂的工作,涉及到很多的影响因素,需要企业所有人员都给予足够的重视。但是,长期以来,我国建筑企业对工程造价管理不够重视,主要是处在被动管理的地位,造价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同时,很多单位认为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就是造价管理部门和造价管理人员的事情,其结果就是其他部门及其人员对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容易造成各个部门在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上的协调难度,甚至造成各个工作环节上相互脱节的问题。同时,很多建筑企业对工程签证,人、财、物等建设资源的监管工作不够重视,忽视了合同管理、进度管理对工程造价管理的重要性,因此常常给企业的成本控制工作带来很多不必要的损失。
(三)造价管理模式相对落后
在建筑工程项目的实施过程中,资金的投入量和投入周期都是非常长的,尤其是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工作,更是工程造价管理的重点。但是,目前我国的造价管理模式相对滞后,不论是建筑工程的施工方,还是监理方,大多都不具备专业化的工程造价管理能力,将主要精力都放在了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安全管理和进度管理上,对工程造价信息的管理相对分散,很难实现良好的工程造价管理效果。
二、现阶段加强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有效对策
(一)决策阶段的造价控制
建筑工程决策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最重要的就是要做好可行性研究,确保投资与收益比例关系的平衡,并将一次性建设造价和未来的运营及维护成本加以综合考虑,提高建筑工程的投资回报率。
(二)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
由于设计因素会对建筑工程后期造价水平的影响比较大,因此在设计阶段开展造价管理工作时,需要重点做好以下几点:
首先,要确保设计单位的资质,提高设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增强工程设计方案的科学性、合理性。
其次,要积极推行限额设计,所谓限额设计就是按照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投资估算控制初步设计,按照批准的初步设计总概算控制技术设计和施工图设计,同时各专业在保证达到使用功能的前提下,按分配的投资限额控制设计,严格控制不合理变更,保证总投资额不被突破,即用最小的投入取得最大的产出。
最后,为了将限额设计的各项要求进行认真的落实,要建立相应的设计奖罚制度,对于在限额设计中贯彻彻底、表现良好的组织和个人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对于不采取节约投资措施、不重视限额设计的组织和个人要给予一定的经济处罚。
(三)招投标阶段的造价控制
首先,要对投标对象进行科学的选择,一定要选择适合本企业施工能力和施工特点的施工项目,从而确保企业自身能够适应当前工程项目的要求,具备工程投标的条件,避免盲目投标的问题,充分发挥本企业的优势。
其次,要认真做好建筑工程企业的投标答疑工作,在进行投标前,要对招标文件进行仔细研读,对于从中发现的各种问题和疑问,要积极同招标方进行咨询,消除双方的疑议,避免后期的利益冲突和矛盾。
最后,在建筑工程的投标、报标阶段,工程施工管理部门一定要认真做好编标工作,根据招投标文件及施工现场的勘察和工程所在地域情况,编制好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四)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
施工阶段作为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最重要的阶段,也是最复杂、最关键的阶段,因为在施工阶段会不可避免的涉及到人员、设备、材料等多种因素,还需要同财务、监理、人力资源、设备管理等多部门加强彼此间的合作与协调。因此,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是任何一个建筑企业都不容忽视的。
三、竣工结算阶段的造价控制
建筑工程的竣工结算是指施工企业按照合同规定的条款顺利完成承包的工程项目,并且经过质量验收合格并符合合同的各项要求后,向建筑工程的建设单位进行最终的工程价款结算。工程竣工结算是对建筑工程造价进行核定的重要依据,因此竣工结算的审核工作是至关重要的。在竣工结算阶段的造价管理与控制工作,需要重点做好以下几点:
首先,工程量的竣工结算与审核工作是一项比较繁琐的工作,需要工作人员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坚持以工程竣工图、设计变更及施工现场为依据,严格遵循定额规定的工程量计算规则逐项进行审核,避免施工单位在工程竣工结算过程中工程量的虚增,影响到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准确性。
其次,要确保建筑工程审查定额套用的准确,审核名称、计量单位、规格等内容是否与单位估价表保持一致。此外,还要重点审查各项取费标准是否符合费用定额和施工期间有关工程造价政策的规定。
(一)转变工作观念、提高造价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在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人才已经成为决定企业综合竞争实力的关键因素。因此,针对我国工程造价管理人员工作观念落后、综合素质偏低的现状,相关部门应当重视对专业人才的培养,积极加强专业人才队伍的建设,提高造价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缩短与西方发达国家管理水平之间的差距。
(二)建立“价格机制”的工程造价管理体系
长期以来,我国都是实行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工程造价管理模式,这种模式存在很多的弊端,虽然我国的建筑行业已经进行了市场化改革,但是传统的管理观念仍旧对目前的工程造价管理工作造成很多不利影响。因此,现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必须积极实现工程造价旧理论体系的根本转换,树立现代化的市场经济意识。
(三)合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
在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中,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并不意味着要放任自流,因为市场的作用具有一定的盲目性,仅仅依靠市场的作用并不意味着能够真正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尤其是在市场变化比较大的情况下,特别需要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确保市场的稳定。因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工程造价管理工作,政府部门在避免过多行政干预的前提下,一定要积极发挥政府的职能和作用,不断完善工程造价的管理机制,创造良好的市场外部环境,积极理顺各个工程行为主体之间的关系。
四、结论
总之,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是一项涉及面广、系统复杂、难度大的工作。需要在国家有关部门的积极引导下,充分调动有关部门进行成本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强相关部门之间的沟通和协调。深入贯彻和落实全过程造价控制的相关理念,不断提高造价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能力,逐步建立起能够适应我国建筑行业发展的工程造价管理体系。
参考文献
[1]王雪.工程造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名城绘,2020(2):0009-0009.
[2]刘玉玲.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环球市场,2019(14).
[3]廖少床.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建筑与装饰,2019,000(003):P.7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