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第一建筑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贵州省 550003
摘要:路基是市政道路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不仅是路面的基础,而且是路面中的重要支撑结构,能够对交通荷载进行有效的承接。其对市政道路建设的质量起着决定性的影响,市政道路建设在城市建设以及交通建设方面起重要的作用,因此,路基间接地对经济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为了使路基施工质量得到有效的保证,需要对其施工人员以及施工材料等进行科学的规划,市政道路路基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极具重要性。
关键词:市政道路;路基施工;质量管理
1市政道路路基质量要求
1.1强度要求
在市政道路路基施工环节,要想更好地提升路基结构施工强度,进一步满足城市交通运行需求,施工人员要明确市政道路路基施工强度要求,并严格控制路基施工质量。由于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道路车辆数量逐年增多,对市政道路路基施工强度与承载力提出了严格要求。如果市政道路路基施工强度不达标,特别容易引发大面积塌陷,影响道路交通的稳定运行,给城市居民的日常出行带来较多不便。因此,施工人员要加大市政道路路基施工强度控制力度,减少塌陷现象的出现。
1.2水稳定性要求
受外界降雨与地下水影响,市政道路路基强度逐渐下降。由于各个区域的地质条件不同,所采用的处理方法也不尽相同。市政道路路基施工期间,如果遇到冬季冻结区域,水体温度显著下降,容易引发冻结现象,降低市政道路路基施工强度。为了保证市政道路路基施工强度符合设计要求,要提升路基水稳定性,妥善处理地下水与地表水,尤其是在季节性冻结地区,若外界水文条件出现变化,会引发严重的冻结现象,特别容易发生翻浆现象。所以,施工人员要严格控制市政道路路基施工强度,合理选择施工时间,有效减少冻结现象的出现。
2市政道路工程存在的质量问题
2.1市政道路存在的问题
首先,最常见的问题就是路面裂缝和塌陷问题,随着道路使用的年限增加,这样的道路现象多多少少会出现,主要的裂缝有三种,纵向、横向和网状裂缝;其次,市政道路的车辙现象,车辆的负载反复作用在路面上形成了永久性的带状凹槽,有车辆负载造成的结构型的车辙,有沥青混凝土的变形产生的流动性车辙,有施工中沥青自身压实问题产生的车辙;最后,市政道路路面不平整,车辆的反复碾压,路面会出现凹凸不平的现象,也会造成路面强度不平衡,还有路面的沉降,变形。
2.2出现问题的原因
针对以上市政道路出现的问题,本文分析了其产生的原因。首先,为了节省投资成本,一部分工程开发商把工程的单价使劲压低,造成高技术和设备好的施工团队很难接受,只能交给施工质量水平较差的单位,导致道路施工的过程中技术水平达不到,质量不过关,管理不规范等现象;其次,我们都知道路基是市政道路的基础,路基的抗变形能力对道路质量的影响很重要。由于道路上所用的材料是沥青,具有一定的热软冷硬的特征,路面的波浪起包还有车辙是由于沥青面层塑性形变不断累积的过程,与沥青的种类、粘稠度还有用量以及与混合料的配比有关;最后,由于市政道路交通压力较大,所以一般施工期要求比较短,在不合理的工期下,施工单位盲目抢工期,对工程质量有很大的影响。
3市政道路建设中路基施工的质量管理措施
3.1施工材料管理
施工材料在工程建设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其不仅是工程建设的基础所在,而且是施工质量中的管理要点。因此,在市政道路路基施工管理过程中,需要将回填土质管理当成重点。在进行填筑阶段之前,先要对填土质量进行科学的检测,将其物理性质进行有效的记录,并且还需要对土质含水量和干容量进行有效的测定,对测定结果进行完整的记录,从而为施工方案的确定提供数据支持和依据。当检测过程中出现质量不合格的现象时,要对其进行有效的清除。
另外,在进行土质击实试验时,要将地理位置因素考虑其中,当土质中颗粒以细小的形态呈现时,说明砂性土在土质中的弹性模量较高,但土质自身的弹性模量较低,为了使施工质量符合相关规定的要求,要将砂性土模量较高的材料应用到施工建设之中。
3.2施工方案的制定和执行
为了保证施工能够合理的开展,需要制定出科学的施工方案。在施工方案的设计中,需要对周围环境因素进行充分的考量,并制定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来以防万一,当问题发生时,能够在第一时间内采取措施来应对,从而使产生的影响控制在最小范围内。机械化的有效应用,不仅能够使施工的效率得到显著的提升,而且能够使劳动成本得到有效降低,从而使人为操作产生的影响得到有效的控制,进而为生产安全的有效落实提供保障。在施工进行时,所有步骤都必须按照施工方案中制定的标准来进行,并对各个环节进行实施的把控,从而为施工方案的有效执行奠定基础。
3.3土方开挖管理
路基在进行土方开挖之前,需要全面、彻底地清除开挖区域的杂物,然后从上至下利用横挖法来进行科学的挖掘。在开挖的过程之中,对路基交接位置的边沟进行重点关注,通常采用将其引入路堤两侧天然沟和排水沟的方式,避免路堤冲刷现象。另外,在截水设施的施工过程中,要利用控制其形状和尺寸的方式来为其稳定性提供保障。除此之外,要先将碾压沉降高度预留出来,才能进行正式的开挖操作,并针对超挖以及土质松软现象制定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从而保证土方开挖能够合理的开展。
3.4土方回填管理
基底完成之后,需要将回填土从最低处开始均衡上升,并且需要保证回填土衔接处的坡度在规定范围之内,另外,在铺土之前,要对其含水量进行有效的检测,当其含水量较大时,要对其进行翻晒处理,当含水量较小时,需要对其进行适当的洒水。通常情况下采用自卸汽车来进行运土,铺料用装载机进行完成,推土机来完成平整以及碾压等过程,并采用人工来进行有害杂质的剔除。另外,需要对铺土厚度进行有效的检测,当铺土厚度符合标准后,先利用推土机进行平整稳压,然后再利用人工对结构边缘部位进行铺料,最后,进行环刀取样,并要在现场进行检查,达到标准后回填上一层。
3.5路基施工安全管理
在路基施工过程中,要对其进行有效的安全管理,首先,需要对施工人员进行有效的安全培训,使其安全意识得到有效的提高,从而使其行为的规范性得到有效的保证;其次,对相关操作人员的技能水平进行培训,这样不仅使其能够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要求来进行操作,而且能够使操作的正确性和合理性得到有效保障;最后,需要安排相应的监督人员来对施工情况进行有效的监督,从而使其能够严格按照施工要求来进行操作,从而使施工安全性得到有效提高。
3.6路基检测
首先,需要进行地基检测,路基的设计形式对施工体系具有直接的影响,因此,需要对其进行有效的检测,对影响地基的环境因素和地质因素进行有效分析,从而对施工材料以及设计方案进行有效的调整;其次,对压实度进行检测,路基施工质量通常利用灌砂压实法来进行检测,该方法使用0.25~0.5mm的均匀砂来进行操作,将其从指定的高度以自由落体的方式落入洞中,在满足单位重不变的前提下,来对含水量进行有效的控制,从而使压实度得到保证。
4结束语
总之,市政道路路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问题是可控的,所以做好其质量控制对道路的质量和使用有着深远的影响,关系着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命健康安全。相关部门一定要重视,不能只为节约投资成本而忽略更重要的质量问题。当然,也需要施工单位认真负责,把道路工程建设当成建设自己的房屋一样认真,只有这样我们的城市基础设施才能更完善。
参考文献
[1]叶发录,林军.浅析市政道路的路基工程建设施工及其质量管理[J].建材与装饰,2017,13(44):227.
[2]郭咪咪.市政道路路基的施工质量管理措施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6,12(1):248-249.
[3]金洪明.市政道路路基施工质量管理浅析[J].江西建材,20148,34(13):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