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策略分析

发表时间:2020/9/15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第13期   作者:赵振新
[导读] 伴随着新课程标准的不断更新和完善,教育教学不断进行改革,教学理念改革,对教学要求提高,课堂教学的展开不再知识传授学生基础知识,还要对学生思维、能力进行综合性培养,促进学生全面性发展
        赵振新
        山东省博兴县纯化镇中学 山东博兴 256507
        摘要:伴随着新课程标准的不断更新和完善,教育教学不断进行改革,教学理念改革,对教学要求提高,课堂教学的展开不再知识传授学生基础知识,还要对学生思维、能力进行综合性培养,促进学生全面性发展。抽象思维又称逻辑思维,抽象思维能力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科学知识,做到举一反三。 物理学科知识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和抽象性,是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重要学科。本文就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策略进行分析。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抽象思维能力
        引言:物理学是初中学生非常头疼的一门学科,其原因就在于物理知识比较抽象难懂。在传统的物理教学中,教师注重传授学生理论知识,而忽略了物理学科教学对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难以得到发展,物理学习教学价值不高。
        1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意义
        物理作为一门理科类学科,实践性较强,并且对学生的想象力和观察力有着积极的影响。就初中物理学科教学而言,其知识充满了探究性,与学生实际生活密切相关。因此,我们需要加强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更多的知识,而且有助于学生将物理知识应用于生活中,提高学生物理学习价值。物理教学中,教师有效进行教学方法创新,引导学生自主进行思考、探究,帮助学生理解物理理论知识、物理实验现象,提高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学生抽象思维形成,能够加强学生对物理学习知识的把握,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学生今后进行更高深的物理知识学习奠定基础。同时,学生抽象思维形成,有效培养了学生们的创造性和自主思考能力,契合新课改教育教学目标,影响学生未来的发展和成长。因此,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应该积极引入创新教育理念,对学生抽象思维进行培养,促进学生成为社会中的创新型人才。
        2 初中物理教学现状分析
        2.1 课堂教学枯燥无趣
        传统的初中物理教学侧重于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掌握程度,而忽视了对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教师在讲授过程中更多地向学生灌输知识,忽视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在这样的教学背景下,面对抽象难懂的知识,学生头疼欲裂,难以有效地地进行学习,更谈不上通过物理教学提高抽象思维能力。
        2.2忽视学生实践学习
        中学物理最重要的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而实践是抽象事物在物理中的具体化。如“相同的平面,压强越大,摩擦越大。”这个抽象概念,仅仅从字面上解释很难理解,但若采用实践方法,学生能一目了然。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实践教学,能够具体、形象地理解物理抽象知识,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抽象思维能力。但目前的教学现状是实验课时间太少,教师过于注重理论课程,学生难以得到丰沛的实践进行实验,课堂教学价值不高,
        2.3 课堂教学缺乏针对性
        中学物理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太少,会导致教师不能了解每个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由于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基础不同,有些学生天生就具有抽象思维能力,有些则较差。这个要求教师要根据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来制定训练方法,否则,问题简单了,对抽象思维好的学生没有帮助,问题太难了,又会把那些抽象思维不好的学生吓跑。
        3 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策略
        3.1 转变教学观念,注重学生思维培养
        目前,我国教育主要是应试教育,这种教学模式下,大部分学生思想都被教师所模式化,阻碍了学生的思维发展,因此,教师需要转变教学思维,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加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学习化学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抽象思维。

课堂教学中,教师想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就要突破旧的思维模式框架,善于运用联系的观点、综合的观点、系统的观点、开放的观点,从发展的角度和矛盾的角度看问题。同时,要在主观上正确认识创新,对自己的教学有信心,优化课堂教学模式。
        3.2 引入信息技术,辅助课堂教学展开
        传统物理课最大的缺点是不能重复,也不能保存。比如,在几乎所有的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都只是教师带着学生做一次简单的实验,对于简单的实验,学生基本上都能掌握,但是对于比较复杂的实验,学生在第一次接触的时候很难理解其中的原理,很多学生都是机械地按实验步骤做实验,在实验过程中没有明确实验目的、步骤等,实验教学价值不高。另外,初中学生学习压力较大,课程设置也比较紧张,学生没有足够课余时间独立进行重复性物理知识探究学习,物理教学效果难以提高。信息技术的引入,一方面改变了高中的物理教学模式,另一方面拓宽了学生学习的渠道。一是信息技术背景下,一些新型教学工具,如,微课教学,具有可重复性,弥补了传统教学的不足,提高了物理教学有效性。二是信息技背景下,现代教育基于可将所有教学内容分解成若干学习模块,学生可以选择自己的薄弱环节进行学习,展开针对性教学,帮助学生突破物理教学重难点。三是现代教育手段的引入,使物理教学内容更加直观,知识点更加清晰,促进学生随时随地学习,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效率。四是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够化抽象为直观、化复杂为具体,加强学生对教学内容难过的理解和学习,促进学生抽象思维形成。
        3.3 引入思维导图,构建学生物理知识体系
        中学阶段的物理教学中,物理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和衔接非常紧密,对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避免学生在学习基础概念的过程中产生记忆混乱等不良现象,教师不妨将思维导图的教学模式合理地运用到物理课堂教学中。以思维导图为载体,引导学生对物理知识点进行衔接性记忆,完善物理知识体系,使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学习更加深入和系统,确保物理学习更有效。在此过程中,教师可通过思维导图指导学生综合复习,以增强学生的物理知识储备,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物理抽象思维能力。
        3.4展开探究性教学,提高学生主动性
        探究性教学与传统教学有着本质的区别。传统式教学以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为主,探究性教学以学生主动学习为主,实际学习过程中,学生主动学习知识的效率远高于被动接受知识的效率。物理知识中会包含许多抽象的概念,如果只是靠老师的讲解,学生只能做表面的理解。探究性教学主要是让学生自己去探索深奥的物理知识,教师作为学生学习过程的引导者和支持者,帮助和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分析和理解。探究性教学要求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对学生的能力有一定的要求,同时,也能促进学生思维能力有效发展。物理学课堂教学中,不是老师讲完知识就完成教学的,关键在于学生能否学到知识。探究性教学能很好地锻炼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物理学习质量,促进学生抽象思维发展。
        3.5 展开实验教学,发展学生综合能力
        实验是物理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进行实验教学。通过实验教学,可以使学生对物理知识有更深的认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验对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有很大作用。同时,实验还有助于培养创造性,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传统的实验教学多由教师进行,学生观看教师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学生很少自己动手,不利于学生进行物理知识学习。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积极创新实验教学,促进学生亲自参与各种实验,亲身体验每一步实验所产生的效果,以此来加强学生知识理解,促进学生抽象思维发展,提高学生综合品质。
        总结语:总而言之,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是初中物理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教师应该给予重视,采用正确的方法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发展,进而完成教学任务。
        参考文献:
        
        陈万超. 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策略分析[J]. 数码设计:下, 2019, 000(005):245-246.
        陈玉霞. 中学物理教学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的策略分析[J].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7(1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