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网络教学的有效性策略

发表时间:2020/9/15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第13期   作者:朱全保
[导读] 技术的发展促进教育的进步。理念的更迭,是教育变革的原动力
        朱全保   
        安徽省淮南市凤台县实验小学  232100
        摘  要:技术的发展促进教育的进步。理念的更迭,是教育变革的原动力。随着技术不断提高,线上教育和智慧课堂,成为教师变换授课的新手段。本文以网络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的应用,为出发点,基于笔者授课经验,通过对学生的观察、课堂的记录并结合最新理念,从内容创设、实际授课、和课后反思三个角度,先阐述目前存在的问题,然后根据问题,提出自己对小学数学网络教学的相关见解。
        关键词:      网络教学  有效性    策略  
        引  言:随着网络教学观念的推进,很多学校,开始尝试将网络课堂引入传统教学,并把该理念,作为教学改革的驱动力。本文以网络课堂的实际应用为出发点,结合课堂教学经验,通过多种途经考察、分析目前存在的问题,根据笔者教学视角,提出相应教学方法,希望可以为教学后续发展,提供一定思路[1]。
一、网络教学定义概述
        网络教学,是在新时代下,最大程度发挥课堂优势,促进学生进步的教学手段,以网络为载体,为学生提供多样化教学,培养学生养成创新思维和高效解题能力的新型授课模式。
二、网络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实际应用中的现状分析
        (一)网络教学的特点
        根据发布的《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的相关内容,如何取得高效平台教育效果,成为工作重点。因此,网络教学开始发展,从产生至今,教师对其应用程度,也各有不同。根据多方总结,我们可以得出网络教学的特点:一是教学具有虚拟性,可以最大限度的摆脱空间的限制,为学生带来便利,二是教学资源可掌控性,可以对多门学科进行类别管理,实现教师高效授课的可能性。
        (二)网络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根据网络教学的特点可知,网络教学有诸多优点,但是在实际应用中,仍存在诸多问题,笔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从内容创设、实际授课、和课后反思三个角度,分析目前存在的教学问题,并以此,提出自己的见解。
        1.内容创设存在的问题。
        (1)部分教师虽然积极应用网络资源,但只是简单的搬运,将原本在课堂讲授的知识点,变成网络资源,供学生自己查阅,这样的授课,并没有掌握网络教学的真正意义,只是在简单复制,不会为学生进步产生良性影响[2]。
        (2)网络教学的应用,会对传统课堂带来一定冲击,很多教师,没有正确看待带来的冲击,仍然不改传统的授课理念,依然采用传统的课堂设置,致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对教师授课带来负面影响。
        (3)网络教学突破了传统师生的互动模式,但是也导致部分教师在授课时,将大块时间放置在网络教学方面,导致师生互动不够,小学生群体特殊,人与人之间交流过少,导致学生无法集中注意力,导致课堂效率低下。
        2.实际授课中存在的问题
        传统课堂由于诸多因素影响,在进行授课时,可能会遇到诸多问题;网络教学虽然优势明显,但在实际操作时,仍然面临诸多问题,具体如下:
        (1)网络教学只存在于形式,并没有深入到中心。如进行小学五年级“多边形的面积”一课讲解时,教师将课件上传到网络,课后习题也只是简单上传,并不进行直接讲解。对于其他的教学环节,也只是按着传统教学模式来进行。
        (2)对于网络教学的认识不够,教师对于网络教学的应用情况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过度依赖,教学完全依靠网络,忽略其他教学途径的应用;二是认为网络教学会破坏传统教学,不去应用网络。


        3.课后反思方面存在的问题
        当课上教学任务完成后,大多数教师会对自身课堂表现进行反思,以供下次授课时,有所增益。但在进行反思时,大多数老师存在以下问题:
        (1)没有清晰认识到反思的真正意图。反思只是停留在表面,没有抓到问题的根本,只是机械性的改进,如在小学六年级“位置”一课教学时,有些教师在第一次网络教学时,只是上传了简单课件,并没有对课件进行深入讲解,还是在宣读课本,这样导致学生注意力不集中,不明白老师的意图,导致课堂效果不佳;经过反思后,该教师只是丰富了网络资源,并没有实际应用,最后还是导致学生一头雾水,没有起到很好的利用作用。
        (2)对于学生在进行网上课后练习后,教师并不重视结果,对学生提出的疑问也不够重视,不能积极解答,导致学生的观念改变,对网络教学不感兴趣,在意识上,觉得可有可无,影响学生发展,造成不良后果。
三、基于目前课堂现状,提出针对策略
        基于对以上三方面主要问题的思考,结合当前教学状况,对内容创设、实际授课和课后反思三方面,提出相应的策略。
        (一)内容创设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学习
        网络教学,之所以越发受到教师的欢迎,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网络教学,可以突破时空的束缚,更好的让学生更详尽的理解知识点,形成自己的学习方法,养成学生自主学习的好习惯。所以,在进行网络授课内容创设时,要以学生为中心,体现学生在课堂的重要性;在设置教学目标时,不能以提高学生成绩作为首要目的,而是要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为主,让学生学会自我思考,形成自己的学习模式。
        同时,教师要学会创设问题,安排任务,以此来引发学生进行思考,教师向学生抛出问题,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思维想象,让学生满足内心自我求学的欲望,激起学生学习的信心。但是,在创设问题时,教师要注意问题的难度,要适中,且可以分层次,不能让学生失去学习信心,也不能让学生感觉过于简单,而丢失学习的兴趣。
        (二)实际授课的策略应用
        与传统授课不同,网络教学为教学提供了无限可能,为学生思路的拓展,带来更多的机会。与其他学科不同,数学是一门重逻辑,知识抽象,需要自己更多思考和积极动手的一门学科。因此,在设置一堂课时,教师不能只关注书本上所讲述的知识点,也要关注知识点的相关联系,和对生活的应用。为了让学生从小就养成团队协作的意识,教师可以设置不同的学习小组,成员水平要有所兼顾,在进行完课程讲解以后,鼓励学生进行积极探索,小组积极讨论,各抒己见,活跃课堂气氛,同时,让学生将自己的探讨成果上传到网络,进行分享,必要时,可以让学生进行讲解,使得网络教学和传统授课,更好的融合,促进学生能力的提升。
        如在进行三年级“小数的初步认识”一课讲解时,教师在进行授课时,先讲述小数的定义和整数的不同之处,为了小数的概念更好的被学生理解,教师可以将生活情景带入到课堂,利用网络,播放在菜市场买菜的片段,让学生通过喜闻乐见的生活片段,拉近对知识点的理解,减少因为没有接触过知识点而带来的不适。同时,教师要根据学生平时的学习反馈,对学生进行分组,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更好的掌握知识点,
        (三)改进课后反思策略
        在授课完成后,教师应该进行深入的反思,不能只停留在课堂表面,要关注学生的细节表现,如在讲解网络课件时,有那些学生表现的很积极,有那些同学的注意力并不集中,如何在下节课改善这样的情况,是教师要进行思考的。教师还要关注学生的网络习题课后完成情况,如何根据网络习题的完成情况,做好记录,积极对学生的问题进行讲解,在下次授课时,重点讲解,积极利用网络资源,对学生思路进行拓展。
        网络教学,是时代进步的表现,也是技术发展最好的展示,如何更好的应用网络教学,实现教学进步,是教师要不断进行思考的问题。基于笔者对内容创设、实际授课、和课后反思三方面的思考,希望可以为小学数学课堂改革,带来一些新角度,希望可以更好的促进教学发展,达到更好的教学目的,实现学生更好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卢德学.网络互动课堂环境下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的有效策略[J].学周刊,2020(12):32-33.
[2]杜建英.互联网背景下小学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探究[J].学周刊,2020(12):28-2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