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技术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9/15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第13期   作者:邵华美
[导读] 素质教育背景下,物理教学不仅要注重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授,更要对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加以培养,确保学生可以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需求,成为优秀的现代化人才,学生的未来发展前景才能更加广阔和光明
        邵华美
        杭州萧山技师学院   浙江省杭州市   311200
        摘要:素质教育背景下,物理教学不仅要注重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授,更要对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加以培养,确保学生可以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需求,成为优秀的现代化人才,学生的未来发展前景才能更加广阔和光明。本文将探讨和研究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在物理教学中需要遵循的原则及有效策略,希望能够充分发挥出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降低物理教学难度,促进物理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从而为学生深入理解和灵活运用物理知识创造有利条件。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物理教学;应用策略
        引言:物理知识是比较抽象的,学生理解起来相对困难,他们经常会感到物理学习十分吃力,物理基础不够扎实,学习效率极为低下,甚至会将物理学科视为洪水猛兽,直接放弃学习物理,给物理教学增加了不小的难度。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给物理教学注入了勃勃生机,将抽象复杂的知识变得清晰易懂,便于学生的理解和吸收,物理学科与现实生活的紧密关联还会提高学生物理知识应用水平,使之产生学好物理的强烈自信,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物理学习热情,促进物理教学的顺利高效开展。
        一、现代教育技术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原则
        1、主体性原则
        现代教育理念反复强调学生在物理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这就要求在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时能够想方设法的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到物理教学活动中,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启发和引导,使其认真观察,积极思考,踊跃发言,大胆质疑,以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2、交互性原则
        物理教学中遵循交互性原则,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共同探讨和解决物理问题,学生对教师产生了深厚的情感,就会虚心接受教师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制定科学的物理学习计划和目标,并为达成这一目标不断付出努力,学生的成长和进步将是显而易见的。
        3、创造性原则
        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就变得极为必要。通过制作多媒体课件开阔学生的视野,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促进学生思维的激烈碰撞,学生对物理概念、公式和物理现象产生了深刻的了解,更易于诞生解决问题的新想法、新思路,创造性思维随即而生。
        4、实效性原则
        有些教师对于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依赖性较强,认为多媒体教学适用于所有教学内容,还在课件中添加了大量新颖元素,刺激学生的感官,致使课堂氛围过于吵闹,学生的视线虽被吸引,思维却没有被调动,严重影响到了物理教学效果。在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时要遵循实效性原则,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现代教育技术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1、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现代教育技术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无疑是对传统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的一大颠覆,将书本上的物理知识生动形象的呈现在了学生面前,物理课堂不再是教师的一言堂,学生拥有了展示自我和表达想法的机会,真正成为了物理教学的主体,学习压力一扫而空。物理现象稍纵即逝,有些很难用肉眼捕捉,教师可以制作多媒体课件,用视频、音频、动画等形式真实还原物理现象,给学生制造一场感官盛宴,加深学生对物理学科的理解和认知。

与此同时,教师还要用简洁精炼的语言让学生知道我们身边的机械设备和电子设施是如何运转的,深入讲解其中蕴含的物理知识,在多重刺激之下学生的思维必然会更加活跃,还会提出一些奇思妙想。教师要在互动中引导学生验证自己的结论是否正确,对他们予以鼓励和表扬,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
        2、扩展学生的知识面
        一般来说,物理教材的编纂需要耗费不短的时间,这就造成了教材上的知识有着一定的滞后性,与物理学科的发展现状不符,而且有些知识较为枯燥,不利于学生物理学习积极性的调动。物理教师应该善于利用网络教学资源,开阔学生的视野,让学生看到物理学知识在各个领域中的突出运用,了解物理学科迄今为止取得的伟大成就,学生就会明确物理学习的价值所在,积极转变物理学习态度,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研究物理问题。除此之外,网络教育平台是物理教师获取教学资源的一个重要渠道,教师还可以从网络教育平台上下载优秀的教学课件,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改进和调整教学方案,加入更多与现实生活相关的事例,然后在课堂上进行播放,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促进学生理论和实践的融合渗透,学生将会焕发出对物理学习的澎湃激情。
        3、展示实验操作过程
        物理学科中包含了多种多样的实验,了解实验原理和实验过程有利于学生掌握物理知识,而有些实验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对于实验场地和设备有着较高要求,受到学校场地、设备等因素的影响,是无法在课堂上演示出来的,可以借助现代教育技术模拟实验过程,比较清晰直观,还可以轻松攻克重难点知识,深受广大师生的喜爱。教师在课前可以在互联网上搜索一些实验视频供学生课堂上观看,学生可以了解每一个实验环节,同时利用视频播放控制技术,重复观看重点环节,加深学生对物理实验过程的认识和理解,提高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掌握程度。此外,物理实验过程中,往往涉及到一些比较抽象、无法通过常规实验了解的内容。例如,带电粒子的运动轨迹和规律,学生很难在大脑中建立相关物理图像,因为这种现象肉眼无法观察到,完全凭借想象学生理解相对困难。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在学生面前展现这些物理现象过程,从而拉近他们与抽象物理知识的距离。
        4、开展研究性学习
        通过在物理教学中设置研究课题,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组织研究性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信息获取和分析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将会是物理教学的一个重大突破。教师可以将全班学生分成多个学习小组,统一布置研究课题,让学生在课下到互联网上收集相关信息,形成研究成果和研究报告,在课堂上与其他小组予以分享。每个小组选出一名组长,对小组成员的职责进行划分,各个成员的分工协作能够提高学习效率,更加快速的得出研究成果。同时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的想法千差万别,在讨论的过程中极有可能会提出不同的观点,此时就需要用充分的论点论据证明自己观点的正确性,教师需要观察各个小组的表现,了解研究性学习的进度,适时地对学生进行指导,避免学生走上弯路,帮助学生获得成功,物理学习将变得趣味无穷。
        结语:
        总而言之,物理教学中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已经成为了大势所趋,将会增强物理教学的趣味性,让物理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活跃,学生会产生浓厚的物理教学学习,主动参加各种活动,获得知识能力的协同发展。教师应该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来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展示物理实验操作过程,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以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锻炼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强化学生的信息素养,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可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如英.初中物理实验课中培养学生自主能力的策略[J].数理化学习:教育理论版,2015,0(7):79-79.
        [2]沈慧娟.现代教育技术在中学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1(12):70-70.
        [3]赵仁.优选教学方法,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率[J].中国校外教育:中旬,2010(5):127-12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