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细化管理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应用剖析

发表时间:2020/9/15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第13期   作者:潘斌
[导读] 班级管理是小学教育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潘斌
        湖南省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小学 415000
        摘要:班级管理是小学教育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为了有效提升小学班级管理效率,非常有必要引进精细化管理理念和手段。本文重点针对精细化管理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应用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班级管理,精细化管理,应用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传统的小学班级管理模式已经表现出了明显的滞后性。在这种情况下,非常有必要引进现代化的班级管理模式,通过现代化的管理手段来提升小学班级管理水平。而精细化管理则是近几年来才兴起的管理模式,已经在社会各行各业种得到广泛的应用。结合当前小学班级管理的实际情况,引进精细化管理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精细化管理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应用意义
        精细化管理,是一种非常有效的现代化管理方法,可以通过分析、简化以及优化等流程实现无缝管理。将精细化管理应用到小学班级管理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可以提升学校管理工作效率
        对于任何一所学校来说,班级都是非常基础且重要的组成部分。班级管理工作的开展,必须要遵守学校内部制定的管理流程和管理理念。将精细化管理应用到小学班级管理中,需要在学校内部构建一套系统的管理体系,将学校各部门之间建立紧密的联系,然后按照相应的流程对所有班级进行统一的管理,形成不同的班级管理方案。这样一来,整个学校的管理工作效率都会得到显著的提升。
(二)可以提升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
        目前,我国已经全面进入了信息时代,信息技术的普及与应用以及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与工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要想将精细化管理应用到小学班级管理中,班主任不仅要意识到小学班级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时刻关注小学班级管理的实际情况,还要利用大数据技术和信息技术来对现有的班级管理方法进行优化,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优势来优化小学班级管理流程,实现精细化管理应用的长期性与稳定性[1]。
二、现阶段小学班级管理过程中的常见问题
(一)班主任管理工作繁重
        自古以来,教师就承担着教书和育人这双重责任。所谓教书,指的是将课本上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帮助学生积累大量的知识。而育人,则指的是加强学生道德行为方面的引导,让学生懂得礼仪廉耻。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教师在承担着教书育人双重责任的同时,其工作量也在无限制的增加,工作任务越来越繁重。首先,绝大多数的小学班级容量都非常大,少则二三十人,多则四五十人。而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家庭背景,班主任要想对这些学生进行有效的管理,就必须要逐一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原生家庭情况,结合学生的原生家庭采取相应的管理手段。其次,班主任还需要做好相应的迎检工作,准备各种各样的迎检资料,例如安全、消防、禁毒、反邪防邪等内容都需要占用班会课教育沟通时间[2]。
(二)小学班级管理主体单一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学工作的主体发生了改变,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而教师则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与陪伴着。虽然新课程改革在不断的推进,但是绝大多数的教师依然没有摆脱传统教育思想的桎梏,班主任依然在利用传统的教育思想进行班级管理,在不断强调学生要好好学习、遵守纪律的同时,并没有在班干团队建设、科任教师团队建设、家长团队建设方面投入过多的精力。这样一来,其它方面的力量调动不起来,班级管理效率就难以得到显著的提升,管理效果就会差强人意。另外,小学班级管理模式也非常单一,没有重视起民主管理手段的应用。而这,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了学生的排斥与抗拒。


三、精细化管理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应用策略
(一)加强精细化管理意识的推广
        要想将精细化管理应用到小学班级管理中,必须要摒弃传统的班级管理理念,加强精细化管理意识的推广与应用。只有更新班级管理的理念,才能够在教育改革的推进下,促进学生、班级以及学校的发展。首先,要提升班主任的精细化管理意识,使其充分意识到将精细化管理应用到班级管理中的作用。只有这样,班主任才能够积极主动的在班级管理中尝试精细化管理方法,通过班干团队建设、科任教师团队建设以及家长团队建设来提升班级管理氛围的民主性。其次,班主任要起到带头作用,通过自身的一言一行来落实精细化管理思想。只有这样,才能够对学生产生积极有效的影响,让学生也意识到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性。只有学生充分意识到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性,才会积极主动的配合班主任的管理工作。
(二)制定精细化班级管理纪律
        纪律是决定小学班级管理质量的重要因素。所以,要想将精细化管理应用到小学班级管理中,就必须要制定出精细化的班级管理纪律,并将精细化班级管理纪律与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进行结合。首先,班主任要以学生的学习成绩以及性格为标准,将学生划分成若干学习小组,并由小组内部推选出一名组长。需要注意的是,学习小组的划分需要遵循学生自愿的原则。其次,班主任与全班学生一起共同拟定班级纪律,并实施扣分制度。小组组长的主要工作任务就是对小组成员的学习情况进行监督,对组内纪律进行负责,然后带领小组成员一起学习、成长、进步、发展。最后,还要引导全班同学推选出一名纪律委员。纪律委员与各小组组长一起,共同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班级管理架构。而这正是实现精细化管理管理的关键[3]。
(三)加强数据信息的合理应用
        在信息化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在小学班级精细化管理过程中,加强数据信息的合理利用,可以为提升班级管理决策的科学合理性提供参考依据。对此,班主任在日常的班级管理工作中,要加强各种相关数据的收集、分析以及整理,然后以此为基础采取相应的管理手段,降低个人经验对管理工作的影响。只有这样,才能够提升班级管理工作的客观性与公平性[4]。
(四)注意民主管理手段的应用
        要想将精细化管理应用到小学班级管理中,民主管理手段的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要想加强民主管理手段的应用,建议从以下三方面做起。首先,通过民主选举的方式选拔班干部,根据学生的管理能力,使其承担相应的管理责任,然后创建班级管理小组,通过众多学生的集思广益来高效的解决班级管理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其次,针对不同的管理小组,设置不同的管理任务。对此,班主任要努力搜集不同学生的需求,并以此为基础设置工作监督小组,为各项班级管理措施的顺利实施提供保障。在这一过程中,班主任需要进一步增强学生的管理意识,让学生意识到自身是班级管理的主人,应当积极融入到班级管理工作当中。最后,班主任要做好相应的引导与监督,积极努力的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心理状态,并利用课余时间与学生进行深度的交流和沟通,然后通过公平、全面的评价方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与进步[5]。

结语:
        综上所述,将精细化管理应用到小学班级管理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可以提升学校管理工作效率、提升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鉴于现阶段小学班级管理中还存在着班主任管理工作繁重、班级管理主体单一等问题,要想在小学班级管理中应用精细化管理,就必须要加强精细化管理意识的推广、制定精细化班级管理纪律、加强数据信息的合理应用、注意民主管理手段的应用。

参考文献:
[1]刘宽祥.精细化管理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应用[J].新课程·上旬,2019,(9):212.
[2]杜江.精细化管理在小学班级管理应用中的问题与对策探讨[J].考试周刊,2019,(9):178.
[3]刘艳.精细化管理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应用[J].文教资料,2018,(24):168-169.
[4]李维臣.浅谈精细化管理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应用[J].魅力中国,2020,(4):80-81.
[5]丁元峰.小学班级管理中精细化管理的应用[J].华夏教师,2017,(10):9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