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级管理中“严”与“爱”的结合

发表时间:2020/9/15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第13期   作者: 陈洁
[导读] 小学生正是思想萌芽的阶段,没有太多学习责任感,学习全凭喜好,不像中学阶段学生
        陈洁                                                     江苏省泰州市大浦中心小学 江苏省 泰州市 225300
        摘要:小学生正是思想萌芽的阶段,没有太多学习责任感,学习全凭喜好,不像中学阶段学生。这个阶段如果放任学生去玩去闹,必然会对教学有一定影响,因此要以“严”教学,但太过严厉也会引发学生的反感,并且限制学生的思维,因此也要在教学中体现“爱”的元素,在小学班级管理中提倡“严”与“爱”的结合,相互协调,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样的班级管理才算是优秀。
        关键词:小学班级管理;“严”与“爱”结合
        引言:
        小学生是民族的未来,是未来社会的基石。做好小学阶段教育,帮助学生塑造良好习性,培养学生正确三观,学生必将受益终生。做好班级管理,塑造良好的班级氛围,让学生在良好的氛围中学习、竞争、讨论、探索,必然会让教学质量更加出色。
        一、“严”需适度[1]
        无规矩不成方圆,对小学生进行以班级为单位的管理是必然的。小学生的天性便是好玩,如果任凭学生去玩去闹,学生没有学习的想法,肯定会影响学习质量。但如何管理、以什么尺度管理却成了问题,可以说小学班级管理最大的问题便在于是否适度,如果对学生的管理过度严格,必然会让学生产生反感,而对于学生的管理过度轻松,又会让教学没有效果。在这里提倡“严”而有度原则,尊重学生好玩、好动的天性,在玩的时候就放开了玩,在学的时候却也要规范学生的行为,收敛心神去学。
        二、“爱”需平衡
        对于小学生的关爱,相信每一位教师都有,不过对于学生的关爱也需要平衡,不能太过宠溺,不能任由学生的性子去做事,对学生犯的错误要实事求是指出,帮助学生找出问题的成因,进而改进,再改进之后却可以给学生适当奖励,“打一棍子,再给一颗枣”,让学生能正确看待自己身上的问题。
        三、“严”与“爱”的结合
        (一)爱要大胆说出爱,加强沟通,缓冲严肃气氛
        学校和课堂的严肃气氛是天然的,学生与生俱来会对教师有畏惧心理。究其原因,就是学校的教学和任务性质,要求学生坐有坐姿,站有站姿,谈吐优雅,做事合理等等,无形中约束了学生的时间、空间、心理,可以说校园或班级氛围本身就是严肃的,必然需要教师用“爱”来缓冲这种严肃的氛围,在日常教学中教师改变严肃的面孔,积极和学生交流沟通,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甚至不惜扮丑角,让课堂氛围轻松且活跃,久而久之,师生关系更融洽,学生有什么话愿意跟教师述说,班级管理才会“严中有爱”。


        (二)民主管理,严格的制度中体现爱
        每个班级都有规章制度,本质是日常教学中潜移默化形成的,形式上缺失教师制定的。它是“严”的源头,在规章制度的制定方面,如果要加入“爱”的元素,体现在让学生参与制作班纪班规,让学生的班级参与感更强。并且教师要参与进去,例如在班干部的选举上,让学生集体自主选择。例如在班会的主题确定上,让学生投票确定下一期班会的主体。例如教师参与班级大扫除、交班费,班主任及教师真正成为班级的一份子。再例如课后作业上,学生如果要改变课后作业量,班主任可以以某一目标来交换条件,只要达到一定学习成绩,就可以减少一定作业量。有必要的话,也可以采用学生相互管理、学生管理教师的方式,相互打分,相互管理。
        (三)落实“严”与“爱”并行的教学理念[2]
        在班级管理或日常教学中,班主任和各科教师沟通,将“严”与“爱”并行的教学理念落实下去,做到适度且平衡,从多角度多方向思考问题。如果对学生太过严格,而没有表现出爱,班级管理就会太过单调,在教学理念上要保持严与爱并行。例如学生学习较差,教师不能以多做作业来作为对学生的惩罚,也不能直接放弃,而是要耐心培养,例如学生在德育方面有问题,教师通过走访了解学生出现德育困境的成因,展开爱的教育,引导学生走向正途。例如学生做错了一件事,教师先给予批评,引导学生改正错误,在学生改正之后,再给予奖励,做到“严后有爱”。例如学生没有完成作业,了解情况并不严重,就可以不用过多批评,给予关爱,但在关爱的同时,也一定要让学生补交作业,规则不容改变,做到“爱后有严”。在严格的、量化的、具体化的教学制度里,做到关爱学生,拉近学生和教师的距离,让学生感觉到班级这个温暖的大家庭,就会更加热爱这个大家庭。
        (四)爱不能落下每一个人
        我们经常可以发现,存在一些各科教师和班主任将目光放在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身上,而忽略了对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的关爱。其中最明显的就体现在以考试成绩来排座位上,学习较差的学生坐在后面,对学习更不利,学习又会更差,形成恶性循环,这是不对的,班主任或各科教师对学生的关爱不能落下每一个学生,相反,对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还要给予更高的关怀,在日常教学中多提问,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适当教学资源倾斜。在班级管理和教学中,可以成立学习小组,以优帮劣,实现共通进步。
        (五)在评价体系中展现“严”与“爱”
        反馈与评价是非常重要的,而且要落实到班级管理或教学中的方方面面,这就要求教师对学生有一定了解,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和不足之处。在评价时,首先对学生身上的闪光点给予肯定,再支出学生身上的不足之处,引导学生下次改正。我们发现在升学册班主任评价中经常使用这一点,全面分析学生的优劣,综合阐述学生的长处与短处,但日常管理却没有做到这一点,希望班主任引以为鉴。
        四、结束语
        小学生特点鲜明,没有较强的学习责任心,没有自我管理意识,这就需要班主任加强班级管理,引导学生走入正途。在班级管理中要让“严”与“爱”充分结合,严中有爱,爱中有严,相互协调,才能塑造更好的班级环境和氛围,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维全,张芹.小学班级管理中“严”与“爱”的结合[J].华夏教师,2017(10):87.
[2]彭曙凯.小学班级管理中的“严”与“爱”[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6):19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