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婧
哈尔滨市虹桥第二小学校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150000
摘要:数学的教学过程实质上是一个数学化的过程,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受教育者的主动接受是实现教学的关键,所以,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在主义教师的引导的同时,还要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学生发挥自身的聪明才智留有空间,这样才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自我发展能力,也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关键词:小学数学; 课堂效率; 积极性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要想学好数学这门学科,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关键。数学课堂上,教师要想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必须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凸显学生的主人翁地位,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到数学教学中,并且发挥他们的想象力,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打造高效的数学课堂。
1小学数学教学中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的意义
在小学的数学教学中,其教学内容的逻辑性和抽象性会比较强。所以,在具体的数学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理解能力会有一定的要求。但是,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无论是其理解能力还是想象能力都还处于一个发展阶段,所以,小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困难。为了使学生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我们就必须把握好学生好奇强的这一特点,通过充分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对学习数学产生兴趣,进而更好的学习和掌握数学知识。有相关的研究数据表明,“字习的积极性能够产生一种推动人们进行知识探求的重要动力,有助于兴趣和习惯的养成”可见,一个人只要对所学习的学科感兴趣,就会主动地去学。所以,想要达到更好的数学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学习主动性具有重要的意义[1]。
2数学教学中提高学生的积极性的策略
2.1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培养孩子的学习积极性
首先,教师应该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做一名好教师,不仅要做到教书育人,更重要的是要爱自己的学生,即使他们违反了纪律,老师严厉批评时,也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更要让他明白:老师是关心你、爱护你的,是为你着想才如此严格要求。这样,在“严师”面前他就不会产生逆反心理,会理解老师的苦心。
其次,教师要尊重、欣赏和鼓励学生慢学生承受着更大的心理压力,他们的心灵更加脆弱,自尊心更加敏感,更渴望得到他人的尊重与关爱。因此,尊重学生,尤其保护好慢学生的自尊心,也是教育教学取得成功的关键。“赞扬学生极其微小的进步,比嘲笑其显著的劣迹高明。”因此教师要善于发现慢学生的闪光点,发展他们的积极因素[2]。
2.2创设有趣的情境
在数学教学时创设有趣的情境可以在一开始就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接着继续围绕这个情境展开,效果会大大提高。例如在教学“认识图形”这一课的时候,可以用“雪地里的小画家”引入,课堂开始首先就引起了学生的好奇:“今天学什么?”接着让学生看图将小动物与脚印配对,“小鸡,画竹叶;小狗,画梅花;小鸭,画枫叶;小马,画月牙。”一看到图片学生很快就能反应过来哪个小动物印出来的是什么脚印。小动物们走了,数学的立体图形来了,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小动物“印脚印”联想到立体图形印的“脚印”就是这节课要学习的平面图形,深刻感受平面图形从立体图形的一个面上剥离下来的抽象过程。接着让每个学生各自在纸上画下自己所拿到的立体图形的“脚印”,观察这些图形,直观地了解平面图形的特征。
2.3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在现实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着为了教学进度而出现“学生一言不发,教师满堂讲解”的现象。在这样的状态下,学生很容易置身事外,在课堂上昏昏欲睡,提不起学习的兴趣。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虽然是整个课堂的掌舵人,但是学生才是真正的学习主体,所以教师应该树立学生是学习主人的观念,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融入到课堂之中,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能够意识到自身的存在,这样才能够起到很好的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效果。除此以外,教师还要注意对课堂表现好、积极发言的学生予以及时的表扬,这样不仅会给学生的努力予以肯定,还会为其他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而对于一些性格内向不爱说话的学生,教师更要耐心并给与及时的鼓励[3]。
2.4注重现代媒体运用,生动呈现教学内容
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多媒体技术被广泛运用到教学中。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在运用现代媒体时,要真正做到多媒体与教学内容的相结合,保证课堂的效率。从相关的调查数据中了解到,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吸引了学生的眼球,还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学生对多媒体具有浓厚的兴趣。当老师将本节课所讲的内容与多媒体融合起来时,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直观化、形象化,学生在理解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他们并没有之前那么吃力了,因此,他们愿意参与到数学课堂中,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
例如:讲解“负数”这一教学内容时,本单元是建立在学生认识了自然数、分数和小数的基础上,从而引出了负数这一概念。在认识负数之前,教师利用多媒体,创设生活情境,即:教师运用多媒体播放一段天气预报的视频,然后提出问题,天气预报中提高了零下5 度是什么呢?零下与零上有什么区别呢?通常情况下,什么时候才会出现零下呢?通过设问,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学生结合他们的生活经验得出零下5 度,意味着天气冷了,并且路面有水的地方会结冰。接着教师利用多媒体,将数轴的模型图呈现在学生的面前,这样做让学生更为直观地从直线上看到了正数、0 和负数的内容,这样一来,帮助学生进一步感受负数的意义,并且学生也能自主地画出数轴。多媒体在本节课教学中的运用,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学生自主参与到学习中,从中感受到学习数学知识是非常有用的。
2.5设置合理的奖惩机制
虽然小学生思维活跃、表现欲强,但是他们的注意力无法长时间集中。为了让他们的注意力较长的集中到学习上来,可以适当在课堂教学中加入奖惩机制,给学生带来惊喜。例如上课前可以先给他们分组,这样面向一排学生或者一组学生,避免遗漏,可以有效地调动大范围学生的积极性。表现好的小组可以获得五角星,一节课下来优胜的小组能够到老师那里每人兑换大拇指。课后,可以用累积的大拇指向老师兑换自己想要的奖励。奖励可以是物质上的,比如学生需要的各类文具;也可以是精神上的,比如老师的拥抱,做老师的小助手等等,让学生享受到因个人努力而获得的特殊待遇。课堂上积极举手发言的同学与某些方面获得老师表扬的小朋友也都可以获得大拇指,当然如果表现不好则会扣掉。这样一来,只要赋予学生感兴趣的奖励,他们就会积极地参与进课堂中来。但是单一奖励形式并不能持续太久,时间长了可以提高获得奖励的门槛,扣掉奖励达到一定的次数也可以增加相应的措施。课堂中还可以设置一些简单的与内容相关的小游戏,赢得比赛一样可以获得奖励,让学生兴趣盎然,全身心投入在学习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4]。
结束语
数学这门学科具有较强的逻辑性、抽象性,因此,学生在学起来会感到枯燥无味。如果始终沿用之前“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这会让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还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针对此,教师应在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下,转变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法,使得学生能积极参与到数学教学中。
参考文献:
[1]王慧. 构建小学数学兴趣课堂的策略研究[J].小学数学教育,2018,(6):20-33
[2]张白银.小学数学教学中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策略探析[J].西部素质教育,2016,(02):117.
[3]吴玉兵.关于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学习积极性的分析[J].学周刊,2018,(35):31.
[4] 王海彬.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方法研究[J]. 才智,20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