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优质护理在小儿化脓性脑膜炎中的价值

发表时间:2020/9/9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0年16期   作者:王倩 朱学非
[导读] 目的:本次研究对小儿化脓性脑膜炎患儿采取优质护理干预
        【摘要】目的:本次研究对小儿化脓性脑膜炎患儿采取优质护理干预,对其护理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研究对象选择在本院于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间收治的20例小儿化脓性脑膜炎患儿。将上述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实验组10例(采取优质护理)。对照组10例(采取常规护理)。对两组护理后效果进行观察。比较两组抽搐惊厥、意识障碍、高热以及颅内压改善情况。 结果:实验组抽搐惊厥、意识障碍、高热以及颅内压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其差异满足统计学含义(P<0.05)。结论:本次研究对小儿化脓性脑膜炎患儿采取优质护理干预,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可有效改善该疾病相关症状。该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优质护理;小儿化脓性脑膜炎;价值
        化脓性脑膜炎是由多种化脓性细菌导致的脑膜炎症。部分患儿病变累及脑实质,是小儿、特别是婴幼儿时期较为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1]。通常小儿败血症患儿有四分之一的几率引发化脓性脑膜炎。因该病在婴儿期的表现不明显。其颅内压增升高发现较迟,较多出现缺乏脑膜刺激征[2]。在早期检查时较为困难。为次,本次研究对小儿化脓性脑膜炎患儿采取优质护理干预,对其护理效果进行研究分析。其研究结果见下文。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选择在本院于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间收治的20例小儿化脓性脑膜炎患儿。将上述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实验组10例(采取优质护理)。对照组10例(采取常规护理)。上述患儿均通过研究标准筛选。排除患有其他器官疾病,以及无法配合此次研究的患儿。此次研究已通过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其中实验组男婴为6例,女婴为4例。日龄为6天≤24天。平均日龄为(14.67±3.46)天。对照组男婴为7例,女婴为3例。日龄为7天≤23天。平均日龄为(15.38±4.32)天。两组基础资料比较差异不满足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则采取优质护理,其护理详情如下所示:
    (1)病情观察:治疗和护理的关键是入院后应及时监测患儿的状况和生命体征。 处于危急状态的患儿应进行心电图监护。以观察患儿的呼吸、心率、血氧饱和度以及血压等。并对患儿的反应予以密切观察。以及观察有无躁动不安等症状,对惊厥、颅内压增高以及呕吐予以防止。
        (2)高热护理:化脓性脑膜炎导致的高烧患儿应注意保护脑细胞。 物理冷却可用于减少脑水肿和避免脑损伤。 体温低于38.5°C的患者应降低培养箱中的温度,体温超过38.5°C的患儿应按照医生的指示对头部进行冷敷,每30分钟测量一次温度,并记录。直到体温正常为止。 同时,观察患儿的反应以及四肢的温度。
        (3)康复护理:对康复护理进行完善,有助于降低患儿后遗症的发生几率。同时可较好的改善病情。护理人员应该告知家长有效的康复护理方法。对于恢复期的患儿,应给予相应的功能训练。给予患儿按摩护理,有助于肢体恢复。播放舒缓音乐刺激患儿的感官功能。最大限度的减少后遗症的产生,促使其加快康复。定期进行随访,对患儿的康复状况进行观察。
        (4)药物指导:护理人员需要对患儿的用药方法、副作用等予以了解。在进行输注过程中流速不要太快,以免引起脑水肿和加重病情。通常将留置针留置3至4天,以起到保护血管的作用。若家长在旁陪护,需要告知家长相关注意事项。确保及时输注药物,保持静脉输液畅通无阻。
        (5)心理护理:家长多因患儿病情等情况产生不良心理情绪。例如焦虑、恐惧等。同时对患儿的预后担心。护理人员需要向家长说明该疾病治疗、护理方法。并介绍相关知识。对家长的不良情绪予以消除。及时告知家长患儿的住院情况。对患儿予以抚摸
1.3 疗效标准
        对两组护理后效果进行观察。比较两组抽搐惊厥、意识障碍、高热以及颅内压改善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结果数据输入到SPSS17.0软件中进行分析,率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并以率(%)表示,(P<0.05)为差异显著,满足统计学含义。
2 结果
        实验组抽搐惊厥、意识障碍、高热以及颅内压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其差异满足统计学含义(P<0.05)。详见表1.

2.讨论
        在临床上,小儿化脓性脑膜炎的表现不明显。尤其是在病程的早期,其对特异性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予以缺乏[3]。同时体征的情况表现不典型。在相关研究中得知,采取优质护理干预可提高患儿的治疗效果,并改善其相关症状[4]。
        优质护理是以早期发现、早期处理以及早期干预为主要核心的护理模式[5]。该护理中,对患儿的病情予以密切观察。若发生异常情况,护理人员需要采取及时的护理干预,促进患儿病情的恢复。另外,在施行优质护理后,对护理服务的内涵予以充实。并且对护理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予以提升。从而提高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根据本次研究结果得知,实验组抽搐惊厥、意识障碍、高热以及颅内压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其差异满足统计学含义(P<0.05)。通过结果比较可以充分证明,优质护理在小儿化脓性脑膜炎中的价值要显著优于常规护理。
        综上所述,本次研究对小儿化脓性脑膜炎患儿采取优质护理干预,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可有效改善该疾病相关症状。该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李欢. 优质护理在小儿化脓性脑膜炎中的效果观察[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2019, 004(014):58-59.
        [2]徐美英. 观察优质护理在小儿化脓性脑膜炎中的应用效果[J]. 饮食保健, 2019, 6(025):207.
        [3]卜艳红. 探究小儿重型化脓性脑膜炎致高热的临床护理要点[J]. 心理医生, 2017, 23(013):193-194.
        [4]王苏雯. 小儿重型化脓性脑膜炎致高热的临床护理分析[J]. 中国保健营养, 2019, 029(016):201.
        [5]于毅. 小儿重型化脓性脑膜炎致高热的临床护理分析[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9, 013(005):173-17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