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市现代农业生产发展服务中心 辽宁大连 116033
摘要:对于现阶段的林业行业来说,不仅要做好林业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还要兼顾林业经济的发展,这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实现社会进步的重要体现。因此,相关部门应提升生态环境保护的管理强度,加大监管和处罚的力度。同时,学习国内外先进的发展经验,寻求多种经济发展模式,在满足环境保护的前提下,开发林业旅游业,注重林业资源的合理应用,进而推动林业行业的可持续发展。鉴于此,本文主要分析基于生态环境保护的林业经济发展。
关键词:生态环境保护;林业经济;发展
1、引言
从我国发展情况来看,林业环境的发展仍然有着诸多问题。尤其是生产力方面,整体表现同样极为低下,同时效益的增长也没有达到预期。因此,通过对生态资源展开保护,可以有效满足林业发展的实际需求,并逐步跟上时代的基本脚步。从某种角度来说,这已经成为了我国近些年的一大重要战略目标。在现有的生态循环体系中,林业资源在其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又属于可再生资源,因此在节能减排方面有着非常好的效果。伴随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于林业方面的需求度不断提升。早期林业发展的模式已经非常陈旧,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只有对其不断发展,并做好环保工作,才能确保二者之间实现协调发展。
2、我国林业经济效益概述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 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与生活质量不断提升,作为家具、建筑、装饰品等行业的主要材料支撑,社会大众对林业经济的需要越来越高,同时,这种需求也成为林业经济市场化发展的重要动力,关系着林业经济的效益实现。林业经济的效益就是指林业经济在市场化发展过程中, 通过对林业资源的利用, 将加工之后的成品投入到市场的营销之中所获得的利润总和。作为有着自身特殊性的经济体,林业经济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也是相应而生的, 经济效益的实现既要依赖于自身的创新发展,同时也要依赖于作为基础环节的社会效益。
在林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市场化的介入,也出现了过度偏重经济效益的现象,由此导致了对林业资源的不当使用,缺乏对林业资源的保护意识,进一步导致森林生态的失衡。这主要是与我国林业经济发展粗放化、单一化相关,在巨大的市场需求刺激下,一方面我国多数林业经济体的产业链仍然相对单一,产品创新能力不足,经济效益实现所依赖的环节有限;另一方面,在林业资源开采的过程中,缺乏护林、种林的意识,影响到林业资源总体的经济效益水平与能力。
3、林业产业相关生态功能概述
3.1、维持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
森林系统作为一个庞大的生态系统,其主要包括地被植物、草、灌木以及乔木4个主要部分,而且每个部分之间都有很多分类,并且种类也非常多。此外,每种生物之间都存在非常紧密的关系,彼此之间不仅相互依存,而且还存在一定的竞争关系,由此在一个环境下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森林系统,因此林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维持了生态环境的多样性。
3.2、避免水土资源流失
森林资源拥有非常庞大的根系,因此其具有很强的储水作用,通过吸收大自然中的水分,能够有效减少地表水分蒸发,因此不仅能有效储存水资源,还能保持土地资源,避免出现水土流失的问题。水土流失是由很多因素导致的,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具有重大的影响,而大片的森林系统则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保护水土资源,避免出现水土流失,所以,相关部门也要对此给予高度重视,充分提高林区的水土资源保护能力。
3.3、对生态资源起到了平衡的作用
森林系统作为动物的家园,为其提供了生活的场所,而且森林中的很多植被也为其提供了充足的食物,可以说是野生动物们生活的天然屏障,而且通过保护森林系统,还能避免人类侵扰野生动物的生活,因此国家应该更加重视森林资源系统保护工作,为野生动物提供更好的栖息环境。
4、基于生态环境保护的林业经济发展
4.1、养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首先,宣传投入不足。很多企业、学校并没有将环境保护意识纳入到日常的工作或教育中,没有形成一个良好的环境保护宣传氛围,也就无法养成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其次,教育力度不够。无论是从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来看,环境保护的意识都不足,更有人认为环境保护与自己无关,造成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是教育力度不够。再次,环境保护的投入不足。很多企业一味的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对环境保护的资金投入与管理较少,导致员工不重视环境保护,也没有形成环境保护的意识。因此,相关林业企业及政府管理部门应加强环境保护的宣传及教育,使人们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时刻学习环境保护知识,在充分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后,自然而然地培养起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4.2、持续开展林业生态环保建设工作
林业生态系统的保护工作不仅关系到林业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更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
首先,相关企业及政府部门应强化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建设与监管工作,为今后的经济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其次,在建设工作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保护自然的基本原则,保证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常态化、可持续化及规章化。最后,加强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和经济发展的联系性,实现共同发展的科学目标,从而推进林业生态环保与经济发展建设。
4.3、转变林业开发和生态保护思路
就目前我国的林业行业发展情况来看,绝大多数林业企业以开发为主,注重提高经济效益,而对开发的森林资源并没有给予充分的保护,且对森林环境的关注较少。一般的林业企业不间断的进行砍伐,然后再种植,这样可以较快地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但仅仅是一种短期的效益。由于森林生态系统的覆盖面积逐渐缩小,可持续再生的森林资源也越来越少,从长远来看,这种不平衡的森林生态系统,会引发越来越多问题,如水土流失、动植物数量和种类减少以及自然灾害频发等。这种不平衡的发展形式与我国的可持续发展背道而驰。因此,在新时代的林业经济与环境保护的发展背景下,及时合理转变传统的管理思路就显得尤为重要。改变传统经济效益为主的发展理念,积极寻找开发与保护的平衡点,使两者共同提高,才是我国林业发展及环境保护的关键。
4.4、实现现代林业
在林业经济发展过程中还需要仔细考察整个林业市场的需求情况,并且在此基础上进行更有针对性的林业资源生产活动,从而实现效益的最大化。在此过程中,当地政府部门要起到先锋带头的作用,对居民进行积极的宣传和倡导,大力支持和鼓励居民的建设行为,由此更好地促进当地林业资源的发展,缓解当前林业市场紧张的态势。
4.5、加强林业经营
在林业种植过程中,要尽可能种植适应能力比较强的经济性树种,而且为了有效预防病虫害要保证林业资源的多样性。在种植过程中,种植面积不能过于密集,而且为了有效保护林业资源,当地政府部门还要组织专门的队伍来科学管理林业资源,从而更好地促进林业资源的良好发展。此外,在生态林业培育和建设的同时还要建设林业景观资源,在林业资源砍伐以后要立即开展下一轮的种植作业,要使土地一直保持被植被覆盖的状态,同时还要定期完成林业的更新。
5、结束语
在以往的林业经济发展中,由于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不足,林业公司一味追求经济效益,造成过度开发与污染,破坏了我国生态环境,也不利于林业事业的长期发展。因此,在时代发展的大背景下,全民环保意识提升,意味着林业行业也应该寻求突破,不仅要保证林业行业经济发展,还要保护生态环境,为祖国的环境保护事业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郑姝婷.基于生态环境保护的林业经济发展[J].江西农业,2020(08):83+85.
[2]熊文媛.浅谈环境保护与林业经济发展的关系[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0,31(06):4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