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物料深耕还田改善石灰性黑钙土化学性质提高玉米产量

发表时间:2020/9/9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3期   作者:苏宏伟
[导读] 摘要:玉米是我国农业生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石灰性黑钙土并不符合玉米生产实际需求,对其进行改善,能够使其更加符合玉米生产的实际需求,提升玉米产量。
        克东县乾丰镇乡村经济发展服务中心  黑龙江齐齐哈尔  164800
        摘要:玉米是我国农业生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石灰性黑钙土并不符合玉米生产实际需求,对其进行改善,能够使其更加符合玉米生产的实际需求,提升玉米产量。
        关键词:有机物料深耕还田;石灰性黑钙土;玉米产量
        引言:
        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在我国的发展过程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而玉米是现阶段我国发展中的主要作物之一,其产量在极大程度上影响我国的农业发展质量。土壤质量是决定农业生产质量的重要因素,在提升玉米产量的过程中,对于土壤的改良主要是针对于其ph值,以及土壤中有机物含量两方面进行改良。
        一、玉米生产需求概述
        提升玉米产量,首先需要对玉米对于土壤的实际需求进行分析。从基本元素上讲,玉米在生长的过程中,需要土壤中含有磷元素,钾元素以及氮元素等元素。而这些元素能够促进氨基酸以及蛋白质的合成,提升玉米生长质量。以及玉米在生长的过程中,需要土壤中含有大量的养分。但土壤中微量元素含量过高时,会造成土壤的酸碱度失衡,影响玉米的生长,如土壤中酸性过强时,其会造成农产品烧苗,进而影响植物生长质量。
        从肥料角度而言,玉米在生长的过程中主要使用无机肥以及有机肥两种无机肥在应用的过程中所植物要使用的是磷肥,钾肥以及氮肥。有机肥则是指部分含有氮元素的有机物。这部分肥料在使用的过程中,能够为玉米的生长提供充分的营养物质,以及增加土壤中的有机质,提升玉米的生产质量与产量。
        玉米在生长的过程中,对于土壤的要求较低,但是由于玉米生长中其根系较为的庞大,造成其在生产过程中对于养份以及水分的需求较多。而根据现有的数据,可发现玉米在生长的过程中,需要保证土壤的松软,提升土壤的通气性,这样能够在较大程度上提升玉米的生产质量。玉米在生长的过程中,其根系对于养份的需求量较高,从现有的数据中可发现玉米在生长的过程中,需要保证土壤中含氧量在10%~15%。而玉米在生产过程中若是土壤中的空气不足,就会在较大程度上影响玉米的呼吸代谢,进而对其生产质量产生影响。
        从酸碱度上来说,玉米在生长的过程中需要保证其土壤的ph在5~8之间这样能够提升玉米的生产质量,而玉米在生长过程中若是土壤的ph在5.5以下就需要相关人员使用石灰石等物质来调节土壤的酸碱度[1]。
        二、石灰性黑钙土概述
        石灰性黑钙土在我国黑龙江省较为常见。其土壤中含有较多的钠离子以及较多的HCO3-离子。而且土壤中的ph更可以高达8.2以上。从上文的分析中可知玉米在生长过程中较为适合的ph在5~8之间。石灰性黑钙土中ph高达8.2,并不符合玉米的生产实际需求。玉米在其中生长的质量较低,产量也较低。现阶段我国在进行石灰性黑钙土研究的过程中,主要是想办法降低土壤中的ph值,以降低土壤对于玉米生产的影响。而伴随着我国不断地发展,我国也在改善石灰性黑钙土研究中获得较为优良的成果。其中较为简单与便捷的方式是使用有机物料深耕还田方式,改善石灰性黑钙土化学性质,使其能够更加的满足玉米生长实际需求,进而提升玉米产量。
        三、材料选择
        在进行有机物料深耕还田,改善石灰性黑钙土化学性质的主要的研究方法为实验法,而实验法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对于材料的选择十分的重要。可以说材料选择的合理性在其他程度上影响实验质量。
        从实验区的选择情况来看,本次实验所选择的区域处于大陆性半干旱季风气候,全年气温在3.2℃,平均降雨量为426mm左右。
        从实验土壤的选择情况来看,所选择的是在一定区域内具有代表性以及普遍性的地点中,选择60×60×60cm抛面分层进行取样。在进行土壤取样的过程中,需要尽可能的保证取样的普遍性与代表性降低由于特殊数据对于实验的影响。


        四、实验方法
        在这些实验的过程中,需要保证实验的规范性。其实验的主要步骤包含以下几个部分。
        第一部分,样品采样再进行采样的过程中,需要对当地具有代表性及普遍性的土壤进行材料,为保证数据检验的质量,相关的研究人员可以多选取样本进行检验,或者是对样本进行多次检验,以提升数据检验质量。
        第二部分,设置实验方案。为提升实验结果的可靠性,研究人员在进行实验的过程中需要设置,相应的对照组实验。第一组在实验的过程中所使用的方法主要为常规耕作方法。第二组在实验的过程中所使用的方法为深松方法。第三组在实验的过程中所使用的方法为秸秆心土还田法。第四组在实验的过程中所选择的方法为秸秆心土还田+鸡粪法。这四组在实验的过程中除所给的变量外,其他方面完全一致。
        第三部分,数据的分析再进行数据分析的过程中,主要是进行两部分的数据分析,第一是对土壤中的酸碱度进行分析,在进行ph检验的过程中,主要是利用美国所产的IQ150原位土壤ph计测定,分别在5cm,15cm,25cm,35cm以及45cm处进行ph的鉴定。在对土壤中磷含量进行鉴定的过程中,所使用的主要方法是碳酸氢钠提取法测定,对土壤中钾含量进行检测的过程中所使用的方法是盐酸-AAS法测定,在对土壤中水溶性钾钠离子进行检验的过程中,所使用的检验方法为火焰光度计法,再进行水溶性钙离子检验的过程中,所使用的主要方法为盐酸浸提原子吸收法。
        第四部分,结果的获得,在进行实验后需要对玉米成熟后的产量进行调查,以判断有机物料深耕还田法,在提升玉米产量中的应用效果[2]。在进行实验结果调查的过程中,需要在实验范围内每个部分,选取较为具有代表性的三个点,按照10m×10m的范围对其的生产量进行检测。
        五、有机物料深耕还田改善石灰性黑钙土化学性质提高玉米产量结果分析
        (一)土壤情况分析
        从土壤ph情况来看,在对土壤进行整改后,深耕处理的土壤ph变化较为明显,秸秆心土还填法,在应用的过程中与深耕相互结合,能够在较大程度上降低土壤中的ph值。
        从土壤中离子的情况来看,使用生根处理后的土壤中钠钾,HCO3-离子均有较为明显的下降趋势。而钙离子有一定的上升趋势。深耕组在实验的过程中,其水溶性钙均小于对照组相同土层的数值。
        从土壤中氮元素,磷元素,钾元素的变化情况来看秸秆心田还田,以及秸秆心土还田加鸡粪处理的方式,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其表层10cm以内其土壤中的氮元素、磷元素、钾元素均小于对照组,在10cm以上期间,土壤中含磷量最高的为,秸秆心土还田+鸡粪处理组。从土壤中钾元素含量情况来看,在20cm到50cm期间,秸秆心土还田+鸡粪中钾元素含量最高。其次是秸秆心土还田,深耕,对照组。从现有的数据中可以看出,深耕法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能够对土壤中的元素进行较好的调节。而秸秆与鸡粪的使用,则能够较好地补充土壤中的元素。
        (二)玉米产量情况分析
        从三种处理方式的实际情况来看,三种处理方式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玉米的生产质量。而且敢于鸡粪的使用,能够在较大程度上提升玉米的产量。从现有的数据中可以分析出使用秸秆心土还田+鸡粪,的方式在第1年的效果十分的明显。而这种方式也是所有方式中提升玉米产量质量最高的方式。
        六、结束语
        从本文的分析中可知有机物料深耕还田改善石灰性黑钙土化学性质,提高玉米产量,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具有较高的实际应用价值。而相关人员在改善石灰性黑钙土化学性质的过程中,主要是从改善土壤ph值以及增添土壤中有机物含量两方面入手。
        参考文献:
        [1]王秋菊, 高中超, 焦峰,等. 有机物料深耕还田改善石灰性黑钙土化学性质提高玉米产量[J]. 农业工程学报, 2015(14):110-11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