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保山市龙陵县平达乡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678309
摘要:随着时代不断的发展,我国的农业技术也得到了快速的提升,而且农技技术在人们的生活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是我国主要经济的来源之一。我国现阶段属于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在各个行业的都广泛应用,在农机技术中也不例外。农机技术的推广是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必要性措施,在互联网技术高度发达现今社会中,融合信息技术于农机推广中,是符合经济发展趋势的操作。农机技术对信息技术的应用中可以有效的提高农机技术的发展,促进整个农业的发展。
关键词:信息技术;农机技术推广;应用
信息技术是指可以获取处理和使用等相关信息的技术,信息技术在农机技术中主要应用的范围是在农业技术操作上以及农业基础设施装备信息化等多个方面的,作为农业现代化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志,农业机械化以及信息化一定是将来发展的趋势。在农机技术中使用信息技术,农机技术与信息技术的融合,不仅提高了农业的科技含量,而且使得农业更加便于管理,为农业的科学发展奠定了基础,为农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因此,必须充分了解信息技术在农机技术推广中的应用,并加大对其的使用力度,创新农业生产模式。
一、农机技术与信息技术融合的必要性
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农机信息化也日趋完善,而农机信息又有效地促进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农业机械化作为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经历着一场信息化的变革,农业机械化的现代化进程离不开信息化的发展。农机生产过程中各个环节都涵盖了大量信息,因此,对生产过程中各个环节的信息,都需要通过严格的把控这些信息来实现。信息技术的主要任务就是对农业生产中的信息进行及时传递和分析以及汇总,以为生产单位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提供真实可靠信息,促进更加科学地组织农业生产,提供高效化的农业生产步伐。当前的农业生产力技术方面还有待加强;农业生产模式也是限制农业生产发展的因素之一。因.此,在推进农业机械化生产的同时,要能够将信息技术有机地融入其中,不断完善农业生产管理,全面进行深度化的管理模式改革。在当前农业改革的形式和大背景下,农业生产先进的组织形式和管理模式,是当前农业改革在生产管理方面追求的重要目标。信息科技化在农机技术推广中的应用,大大地提高了其管理水平。因此,信息技术在农机技术中的发展和应用为当下时代农业的发展。
二、农机技术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我国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对先进技术的需求越来越大,先进技术的使用改变了原有的生产力低下问题,为经营生产创造了更多的动力。农机技术的使用就是改变传统农业生产力低下问题的重要措施,在使用中用机器代替了人力,加快了生产的效率,也提高了农业的产量。但农机技术依旧存在一些缺陷,影响了农机的使用效率,对农业中农机整体发展造成了阻碍。比如说,一些农机在出厂时信息化水平不高或者是长期未进行更新换代,多数都是有人为进行操作,农机应有的信息化GPS等设备并没有安装到位,这种形势下的农机技术并不能满足现代化农业的需要,就更加难以利用信息技术来提高农业生产质量和产量,不符合现代化社会发展的要求。另外,当前市场上很多农机产品存在不足,已经被市场拒绝,影响了农机产品市场的发展。这些问题对农机技术而言都是巨大的挑战,如果不及时优化农机技术,使用更先进的农机进行生产,就会阻碍农业正常生产发展,限制农行现代化的发展。农机技术的管理及操作人员思想滞后,使用的技术均为落后的基础农机技术,面对新技术一方面无法接受,另一方面存在排斥的思想,导致农机技术的信息化发展受阻。
农机技术的推广是我国从改革开放以来就着手落实的重要政策,农业操作中也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步,随着时代的进步,农村发展对农业机械设备的要求越来越高。由于农户的文化水平不高,因此农户更加看重农业机械的功能性。例如在采收麦子时,他们只要求机械满足收割要求即可,对其他应用信息技术的对农业发展的补充性和远观性机械功能缺乏重视。
三、信息技术在农机技术推广中的应用
1. 精准种植技术。精准播种技术主要结合导航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两种技术的优点,根据地块状况进行播种,但是由于土壤具体状况的不同,所以要结合土地状况做适度的土地能力变化,开展精准的播种操作,并在播种量控制和开沟深度控制方面做好适度调整,目的是让播种的深度保持一致,均匀的播种,满足精量化种植的要求。精准播种技术可以节约大量的种子,避免播种过程中的浪费,同时能让作物可以在田间较好的散布出去,这将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用以提升农作物对太阳能或者营养成分的吸收效率。
2.信息技术用于精准灌溉。通过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将灌溉操作提高了一个新的高度,实现了自动灌溉技术。在以往的灌溉操作过程中,都是根据经验来进行灌溉操作和判断的,而当前使用的自动灌溉操作技术实施后,可以将灌溉设备安装在耕地上,不会占据较大的地面空间,同时内部采用自动化控制系统,可以定期地对地表水含量进行收集,进一步将收集到的数据信息传送到接收设备中,然后由农务人员对灌溉设备进行科学合理地操控,确定其是否对土地浇灌、浇灌量大小,等到土地中地表水含量测定值达到一定标准后,停止浇灌,实现了自动化浇灌操作,为农业发展带来了很大的便利。
3. 精准的施肥技术。精准的施肥技术主要利用电子地图提供土壤中养分盈亏状况,结合当前的土壤情况,了解土壤的类型,并结合产量的水平或者作物的具体种类,根据现有的土壤肥力进行信息化的系统管理,并对培养的土壤做分析和采样,结合现有的分析状况做数据的整合和处理,控制地块土壤中的肥沃程度,结合软件工程的方法做好精准的施肥数据设计。在土壤施肥的基础上,可以根据现有的科学配比状况进行微量元素配比,进而达到针对性的施肥。该方式能够更好的减少当前由于过渡施肥形成的农产品质量下降的状况减少农业生产的成本的前提下,在多系统之间形成自由的操作以及共享,让信息可以通过多种渠道传输,最终实现信息的高效利用。
四、总结
信息技术的发展不断推动着我国农业技术的可持续发展和进步,对于我国农业工作开展带来了很大的便利,与此同时也减轻了务农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信息技术在农机技术推广当中的实际应用,不仅能够带动农业生产的整体效率和水平,而且能够促进农业经济的整体发展。虽然信息技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仍然有很多需要不断完善和优化的地方,需要我们进行不断地探究。但是两者的有效结合,可以保证农作物质量的同时,也能够保证农作物的产量。
参考文献:
[1] 郭银英.探讨信息技术在农业技术推广中的应用[J].农家参谋,2020(10):72.
[2] 王建宏,潘俊普.信息技术在农机技术推广中的应用[J].农机使用与维修,2020(04):51.
[3] 岳守翠.信息技术在农机技术推广中的应用[J].南方农机,2020,51(04):59.
[4] 张英.信息技术在农机技术推广中的应用[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9(12):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