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方正县红星林场 黑龙江方正 150800
摘要:营林生产需要以保护环境为前提,结合林业工程的建设需要进行科学的规划设计。将先进的造林技术应用到营林生产中保证林业资源的种植质量。由于各地的环境条件存在一定的差异,需结合该地区的实际情况进行造林规划设计才能保证营林造林的质量和效果。同时也需要明确营林生产中造林工作的重要性,掌握造林技术的应用要点,实现营林造林工作的有效开展,有利于强化营林生产水平并实现森林资源的持续发展。
关键词:营林生产;造林规划设计;造林技术要点
林业是关系到国家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重要产业,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不但可以满足社会的发展需要,也可以构建良好的生态环境。但是由于环境质量问题逐渐恶化,林业在营林生产的过程中要做好造林规划设计工作,对造林技术进行优化与创新以提高技术水平。要确定造林内容和目标,通过规划设计将造林工程在林业现代化发展中的作用体现出来。
一、营林造林在林业发展中的作用
环境问题一直是人们比较重视的问题,在进行营林建设的过程中也需要考虑到环境方面的问题。在现代化的营林生产中需要改变传统的管理方式,结合各地区的实际情况实现营林工作的有效开展,制定科学的营林造林方案做好针对性设计工作,注重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同时也需要加强对造林技术的深入研究,对林业违法行为进行约束与管理,防止出现森林资源过度采伐的情况,对水土流失问题进行有效控制。营林生产在林业发展和环境保护中的重要性较为明显,林业部门有关人员必须要加强对营林造林的管理,在以往造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对各地区的造林工作进行合理规划与科学设计,并实现多种造林技术的充分落实,这对林业的进一步发展有着积极影响。
二、营林生产中的造林规划设计
1、造林设计
在进行造林规划设计的过程中首先要明确造林工作开展的主要方向,要考虑到自然环境和区域经济发展规律,通过进行全面细致的分析保证规划设计内容能够得到全面落实。造林设计工作在开展之前需要收集该地区地理信息,并运用计算机信息系统对信息数据进行分类,并结合该地区的实际情况形成一个专门的设计图纸,其中要包括造林工作开展的全过程,同时也需要涉及到成本预算、人力资源分配、绿地建设区域和造林树木品种等方面的内容,对各项工作内容进行合理安排,让营林造林工作能够得到顺利开展。为了提高林农的收益,将造林区域的土地资源价值充分体现出来,必须要保证各地区营林规划设计的针对性,林业各部门之间要协调配合共同完成营林造林工作,推动各项营林活动的有序开展。
2、造林内容
造林规划设计要与造林内容相结合,要根据造林地区的土壤环境和气候条件等选择适合在该地区生长的树木,在保证树木品质的同时也需要保证树木的适应性,让树苗能够健康生长。其次,要重视技术方面的设计内容,为营林生产作业的规范化开展提供技术支撑,根据造林内容进行造林规划设计安排和资金预算工作,降低多方面因素对营林生产造成的影响。在选择树种时需要考虑适应性、抗病能力和经济性等方面因素,做好资金的规划工作,让营林造林中的各项工作得以规范开展。
3、造林规划系统的应用优势
(1)便捷性。造林规划设计系统是以计算机信息技术为基础的现代化系统,在操作上比较方便,能够利用信息技术对数据信息进行分类、整理,提高了各项工作的开展效率,各部门也可以实现实时交流,便于对各个部门的统一化管理,有利于各项工作的快速落实,让造林规划设计工作得以高效开展。
(2)开放性。
造林规划设计系统的建立能够将营林造林工作的实际情况在平台上展示出来,林业各部门工作人员在该平台上可以进行相关信息的查找与应用,为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便利,所以该系统的开放性比较强,若营林生产中遇到一定的困难也可以通过平台与有关部门进行沟通交流,共同探讨制定解决方案,有利于提高营林造林规划设计工作的开展效率。
(3)安全性。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与完善,林业部门内部也要将管理系统相关程序进行升级,以确保内部管理系统保持先进性和安全性,例如:建立内部规划系统或数据管理库,可确保档案的管理工作更加妥善,利用保密管理模式储存重要档案和文件,提高林业部门的管理能力。或组建科研小组进行新系统技术研发,建立强效的防火墙,减少信息泄漏,进行定期病毒检查,最大程度上保证数据信息安全,一旦发现问题,要及时对系统程序进行编改,以免造成文件和档案丢失。
三、营林生产中的造林技术要点
1、前期准备工作
要想实现造林工作的有效开展,必须要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确定具体的位置、选择合适的造林方法,确保能够满足林业营林生产要求。在造林之前要对造林地区进行整地处理,清除表面杂物,并对造林区域进行全面消毒处理,保证土壤环境的优质性,为树木生长提供良好环境。同时也要保证土壤的透水性和透气性,让树木在生长期间能够快速生根发芽。造林树种在移栽的过程中还需要注重对树木根部的管理与保护,按照一定的操作流程进行起苗、运输工作,做好运输阶段的防护工作,各个流程都要进行细致化操作,保证造林树种的栽种质量。
2、分殖造林技术
利用树木的根茎及枝干、枝杈具有的较强再生能力,进行新树培育,提高树木的成活率和林分覆盖率,保留林木的优良性,与其它造林技术相比,分殖造林技术运用较低,操作简单,技术含量较低,可大大减少人力资源投入成本和培育时间。
3、植苗造林技术
植苗造林技术是最为常用的造林方法,其培育幼林的方式主要是在苗圃中埋下种子,待种子长成幼林后,结合生产需求进行移栽。此方法对土地要求较低,对树种的萌芽率培育有较高的要求,利用树木完整根系吸收能力有效防止幼苗失水、缺水问题,适应干旱缺水或土壤环境不佳的生长环境,对灌木林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4、播种造林技术
播种造林技术比较原始,造林面积范围较大或大型植树造林项目时,在土壤中直接种植树种,利用树种的萌生能力,使其在自然环境下不断萌芽、生长,经过抚育和科学管理,构成成年森林结构,大面积的培育,该技术省时、省力,操作极为简单。但会受到土壤、土质、人力、时间等因素的限制,因在树种萌芽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需要长期抚育管理,投入时间和人力资源较大,营林后期抚育成本相对较高。
四、营造林病虫害及自然灾害的防治
营林生产过程中,病虫害的发生给幼苗生长造成巨大威胁,严重影响了营林生产工作,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治病虫害及自然灾害,是提高幼苗成活率的有效方式之一。可以在选取优良树种,确保树种具有较强的抗病能力的同时,加强管理和养护力度,及时施肥、除草和修剪枝干,安排专门人员对树种的检疫和检查,防止外来树种和病虫害的入侵;此外,植物自身生长周期与病虫害存在密切联系,要提高树木抗逆性,喷洒生物药剂进行防治,防止病虫害发生。
参考文献:
[1]顾位烈.分析营林生产中造林规划设计与造林技术[J].花卉,2016,(04):100-101.
[2]郑荣辉.营林生产中造林规划设计与造林技术的探讨[J].农业与技术,2015(0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