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三新供电服务有限公司 江苏徐州 221000
摘要:低压配网线路作为配电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与配电线路供电的安全性、可靠性以及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有着直接的联系。低压电气供配电及设备安全管理工作就显得极为重要,要不断提升低压电网安全管理。为此,对于电力相关部门来说,必须对低压线路进行维护管理,不断对电线路改进和完善,确保电力线路的正常运行,促使供电变得更加可靠安全。
关键词:低压线路;巡视;安全管理;设备
引言:
在实际用电过程中,对于电能质量的衡量是以电压高低为标准,这一标准将影响到电力系统运行安全与电力设备的使用周期。低压线路是电力系统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力部门需要足够重视和保障配电运行中配电线路的安全问题,并且应采取合理的技术和经济措施,确保配电线路安全运行,对电网进行进一步的管理与升级,改善低压用电的不良情况。
1、维护管理低压电网运行工作的意义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居民生活水平明显提升,安全可靠用电在社会经济和生活中需求越来越大。低压线路和设备发生故障,影响广大企业、单位的正常运行和居民的正常生活,同时也直接制约着供电客户用电服务水平的提升。低压线路的分布具有分布范围广、复杂等特征,而且,低压线路运行的稳定性会受到内外部因素的影响,导致低压线路的故障频繁发生,对低压线路运行的安全性、可靠性造成极大的影响,对此,必须要做好低压线路的运行维护管理工作,这样才能确保低压线路安全、稳定的运行,进一步保证低压线路的供电质量。对低压电网运行修护治理是为了进一步保证居民们使用电时的安全性,而且加上对电网的管理检查还能有效的预防危险事物情况的发生,并可以及时得到修缮。总之,对于电网的检查一定要落到实处,维修检查人员绝不能敷衍工作,要时刻明白自己的工作关乎于每个民众的生命安全。
2、提高低压电网安全管理的策略
2.1完善低压供电
保证用户的用电稳定性,首先就要考虑到线路的负荷情况,按照一个区域的负荷水平,来假设相应的低压线路结构。树立以需求为导向的理念,对于用电量增加的现状,电网管理部门对其进行新的规划。相关的运行管理单位要积极的参与到配电线路工程规划设计的审核工作中,以及线路所在地区的特点及单位开展线路运行维护管理中积累下的经验等,为配电线路的规划建设提出相应的建议及意见。在规划过程中,在改善电网结构基础上,对电源点布局进行优化,进而提升了电网的供电能力,从源头上解决了低压的问题。低压线路网络的构建的过程中,使用低压线路区域供电模式。区分电源所在的实际区域,合理预估线路上的负荷,并合理布置负荷量,从而划分成为不同的供电区域,从而减少线路超负荷的情况。这样合理的划分供电区域和范围的做法也能减少跨区域供电问题的出现,对后期的维护管理也很有帮助。
其次,对于实际用电情况,尤其是高峰期的用电情况,加强摸底工作,根据统计的结果,对低压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并结合用电的全局,做好供电网络的建设工作。同时各单位和部门安全生产监督员还需按照生产工作计划,做好自身职责工作,尽可能减少非计划工作安排,真正做到工作有计划,过程有监管。因此,电力行业需要结合自身情况,借鉴发展经验,科学的规划低压线路故障分析和运行维护管理发展的方式和方法,实现配电线路运行可靠性、安全性与稳定性的全面提升。
2.2加强线路巡视工作
低压线路上包括多种多样的电力设备,电力设备会受到环境、天气等因素的影响而引起故障,对线路运行的安全性、可靠性也会带来一定的影响,因此,要加强对线路的巡视工作。
电力管理人员应该根据公司的的实际情况,制订适合企业自身发展的管理制度与管理规范,保证线路的管理人员能够按照规范工作。如果发现线路出现问题,就要及时通知维修人员,从而及时调整电力系统的运行,提升电网的安全性能。首先,按照低压线路的巡视检修规范与流程,合理的进行故障排查,确定设备和线路的周围运行环境是否正常稳定,清除影响因素,清除污染物和障碍物,确保线路的稳定运行。一旦发现设备存在运行问题或潜在的运行风险,要及时对其进行有效的处理,避免设备的故障对线路运行造成一定的影响。为了强化低压线路管理工作,台区负责人应根据相关的规章制度,不定期的进行低压线路和配电变压器台区进行巡视,把发现的隐患登记入册,并以书面形式反馈给供电所管理人员,供电所管理人员责令台区负责人进行限期整改,如果实际操作中,确实遇到比较棘手的问题,可以由供电所组织相关工作人员进行整改,保证低压线路正常运行。同时,加强对线路设备的投入,如果在巡视的过程中发现设备出现老化或已经存在潜在的故障现状,要及时更换设备,另外,要根据低压线路运行的具体情况来引进先进的设备,提高低压线路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通过不断强化运维管理,进而提升了供电服务能力,对于低压线路以及设备在雷击、风、雪等自然灾害中,做好相应的防范措施,不断提升低压电网员工对于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进而有效防止大面积的停电事故,从而保障了低压电网的安全运行。
2.3重视电网设备的维护管理
电网设备是低压电网得以稳定运行的基础,因此,电力管理部门应提高维护管理人员对电网设备重要性的认识,在制定电网运行维护管理目标时,应将电网设备当作维护管理的重点。加强对设备以及材料的管理,要对各个环节进行管理,加大监管力度,确保设备、材料的质量关,全面提高低压线路运行的质量。另外,在低压线路运行的日常管理中,要将管理的责任落实到部门以及个人,全面提高低压线路的运行管理质量。同时,根据不同季节分析电网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影响因素,并根据影响因素的影响程度合理安排处理顺序。并按照不同地区、不同季节以及不同温度制定不同的维护检修计划,重点关注异常天气的发生,及时获取气象信息,做好应对恶劣天气的各项准备。建立健全完善的配网设备台账信息,对设备的巡视工作进行加强,并针对存在的问题强化管理,坚持对于隐患排查治理的常态化与运行维护的标准化,对配网设备进行检修,强化停电检修的平衡与管理,减少设备的停运时间,进而大大提升了供电的可靠率。加强配网智能化系统的建设,逐步实现配网设备对于基础台账、状态检修等业务的全面覆盖,深化对于配电网运行监测系统的应用,从而大大提升了技术水平。对于各项设备,也需要及时更新换代,使其预备更好的应变保护能力,不断增强线路的抗自然灾害能力,减少各种一些人为事故的发生率。
2.4提升运行管理人员综合素质
农村低压电网运行维护管理质量直接受管理人员综合素质的影响,因此,电力管理部门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提高电网运行管理人员业务能力。首先,电力部门应结合维护管理人员队伍情况,定期组织其进行培训。针对目前系统化专业知识的缺乏,文化程度良莠不齐的现象,需要对其定期进行培训,制定切实可行的教育培训计划,应该从实际出发,结合其工作中的岗位,采取岗位讲解、现场考问、反事故演习等等形式,从整体上提高人员业务素质和安全防范意识,增强其专业性水平。同时,电力管理部门还应重视维护管理人员安全知识教育,使其将安全知识与实际的维护管理工作良好地融合,以高效排除电网运行维护管理工作的安全问题。
3、结语
低压线路与电力系统供电质量、安全运行以及人们生命、财产的安全有着密切的关系。加强低压线路的维护管理工作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因此,应该对低压电网安全管理给予足够重视,为有关人员管理工作提供依据,做到有章可循、有理可依,从而达到提升农电安全生产管理效率的目的。同时,不断创新和改进低压电网安全管理形式,优化低压电网安全管理机制,规范管理流程,促进低压电网安全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王敏.低压线路维修与节电[J].电工技术,2016(11)
[2]张劲.浅论提高农村低压电网安全管理水平策略[J].低碳世界,201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