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时代人事档案管理模式创新路径研究 朱馥芳

发表时间:2020/9/9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3期   作者:朱馥芳
[导读] 摘要: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在大量的人事数据中,事业单位的人事档案的管理也迎来了很多问题,为了提高人事档案管理的效率,创新人事档案管理模式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本文以人事档案的创新路径为主要论点,分析传统的人事档案管理模式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创新改进措施。
        汕头市市政工程维修中心  515041
        摘要: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在大量的人事数据中,事业单位的人事档案的管理也迎来了很多问题,为了提高人事档案管理的效率,创新人事档案管理模式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本文以人事档案的创新路径为主要论点,分析传统的人事档案管理模式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创新改进措施。
        关键词:信息化时代;人事档案;管理模式创新
        1人事档案管理的内涵与特点
        一是真实有效性。人事档案作为记录个人履历的载体和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依据,这就要求人事档案必须保证内容真实。二是内容全面性。人事档案是档案所有者所在单位、上级主管部门出于实际需求了解其个人基本信息、学习成长经历、思想政治状况等方面的重要依据,因此人事档案管理从内容层面讲必须具有全面性。三是随人流动性。档案所有者由于工作需要而发生岗位变动、职务变动或单位变动时,人事档案要随人流动,确保始终与档案所有者保持一致。四是隐私机密性。人事档案记录着许多重要的个人信息,其中相当一部分信息属于个人隐私机密,不适合对外公开,更要防止发生信息泄露,因而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要求确保人事档案信息的绝对安全与保密,在何情况下都不可私自保存与泄露人事档案的内容。五是功能服务性。人事档案管理本质上是为档案所有者、档案所有者归属单位及其上级管理部门开展相关工作提供服务的渠道,具有极强的服务属性,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能够有效提升与个人发展和组织需要等相关工作的推进效率,较大程度节约人力资源管理相关工作的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
        2建设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必要性
        2.1推动人事档案信息的资源共享
        信息化时代将各大领域联系在了一起,让不同的信息得以交叉汇总,整合成更为系统的信息库,这就创造了信息资源的商机。也就是说,信息资源已逐渐成了现代化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重要战略资源。为了能够实现人才价值开发的最大化,我们必须开展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使得人事资源得到共享,为人事工作提供服务。同时也应该运用科学管理对人事管理信息实施加密措施,保障人事信息资源的安全运用环境,推动人才的发展。
        2.2开发人事档案资源的运用价值
        信息化时代的标志——计算机的广泛运用在人事档案信息资源的管理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这一新型的管理模式将会带来人事档案管理模式的转变,尤其会提升人事档案信息的利用率。计算机的开发与运用推动了立体化、全面化、多层次人事档案资源集成模式的构建,充分发挥了人事档案在人事工作中的服务功能。数字化的人事档案查询方式为人们随时查阅人事档案信息提供了便利,让档案的实用价值得到了充分的发挥。这种新型的管理模式完全可以满足新时期对人事档案工作的各种要求,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为社会现代化经济建设提供服务。
        3信息化时代人事档案管理模式创新路径
        3.1树立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理念
        一方面,要强化管理意识。要充分意识到人事档案对个人发展的重要意义,充分认识到人事档案需要强化管理。同时,人事档案管理是一项专业化程度高、内容复杂、意义重大的服务性工作,真正实现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尤其是相关领导干部,要坚决避免将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作为安排“边缘人”的“冷衙门”,切忌成为作风懒散、不求上进工作人员的“安乐窝”。另一方面,要树立信息化意识。身处信息化时代,要用信息化的思维看待工作,用信息化的手段开展工作。

对人事档案管理而言,要树立信息化意识,用信息化手段推动传统模式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创新发展,既要保证人事档案管理真实有效性、内容全面性、随人流动性、隐私机密性和功能服务性等特点的充分发挥,实现人事档案自身的实用价值最大化,也要确保人事档案管理适应信息化时代快速、便捷、高效、安全的实际需求。
        3.2培养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人才
        新时代、新发展,新形势、新要求,万象更新的历史时期对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尤其在档案管理信息化步伐逐渐加快的背景下,需要复合型的档案管理人才去接管档案管理工作。面对全新的工作形式,要求档案管理人员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娴熟的职业技能,同时可以有效利用信息化技术快速、高效地完成档案管理工作,这就要求在实现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创新的过程中,一定要重视人才创新,积极打造复合型的管理队伍,不仅要求他们可以友好地进行交流互动,同时可以高效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所以在未来的发展中,事业单位一定要加大对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积极做好档案管理人员队伍的建设工作。一方面,要为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创设和谐的工作环境、完善的制度环境,进而吸引更多优秀专业人才进入人事档案管理队伍,为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输入新鲜血液;另一方面,要注重对在职工作人员的技术培训以及思想教育,使得广大档案管理工作人员与时俱进转变工作理念,实事求是地认清工作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同时积极主动地参与单位组织的各项培训教育活动,不仅需要实现专业技能的提升、理论知识的夯实,同时一定要提高责任意识与服务意识,并且要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自我学习与自我提升,通过网络课堂等形式获取新的知识、新的方法,进而为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创新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3.3搭建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平台
        要加速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充分利用网站、数据库和新媒体搭建动态的、科学的、全面的、安全的人事档案管理平台,实现人事档案管理的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自动化和远程化,这是信息化时代人事档案管理模式创新的根本路径。综合利用互联网技术和大数据技术,搭建集信息收集、分类、存储与调取等传统功能于一体,并集成双向互动、实时更新、比对分析、趋势研判等新型功能的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平台,能够有效降低人力物力财力的使用和浪费,节约物理空间和时间成本。更重要的是,信息化的人事档案管理,将极大提升工作的精准度和效率性,全面提高人事档案工作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真正实现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价值最大化。
        3.4完善信息化人事档案管理配套设施
        在搭建信息化管理平台的同时,要同步完善相关配套设施的建设。人事信息化平台作为承载重要档案数据的系统,一定要注重其网络信息安全方面的建设。一方面通过加强防火墙、防毒墙、入侵检测等手段有效阻断外来网络攻击和入侵风险;另一方面通过提升身份鉴权、内网审计等手段有效规范系统用户操作。同时信息化人事档案平台还要完善数据备份、容灾等方面的配套,进一步降低重要数据发生丢失、损坏、篡改的机率。此外,信息系统的物理安全也需要不断完善。
        总体上来说,要主动依照国家关于信息系统等级保护的相关规定和标准,积极做好系统定级、检测、整改等方面的工作,不断优化人事档案信息系统和运行环境,确保重要档案数据的安全。
        结语:
        事业单位在社会持续发展的新背景下,通过人力资源管理研究来有效提高人力资源管理的科学水平,本质上属于提高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质量的有效举措,对此,各事业单位必须及时转变观念,根据新时期人事档案管理要求构建新型人事档案管理体系,完善机制制度、加强人才培养、推动信息化,如此才能实现人事档案管理水平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闵敏.创新人事档案管理制度与模式的探索[J].黑龙江科学,2018(12).
        [2]安荣革.企业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实践及思考[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7(14).
        [3]张晓波.关于人事档案管理创新的几点思考[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8(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