峄城区公路事业发展中心 山东省枣庄市 277300
摘要:档案管理作为事业单位发展与管理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信息化迅速发展的今天,事业单位传统的纸质档案管理显然已不在顺应时代发展需求。基于此,做好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随之成为了事业单位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与此同时,本文也将通过对该内容的研究,促使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得到进一步优化。
关键词:新时期;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信息化
引言
事业单位的档案资源对本单位的发展历程进行了详细的记录,涵盖了文字、音像等诸多载体形式。而档案管理则是收集、整理、保管这些多样化载体形式的资料,以便将这些档案资源的价值充分发挥出来。在新时期下,传统档案管理模式暴露出诸多问题,亟需进行创新和改革。事业单位要充分重视档案管理工作,从制度、管理机制、人才建设等多角度着手,不断优化档案管理工作质量,服务于事业单位的整体发展。
1、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作用
实现信息资源融合和共享,有效提高事业单位工作效率。传统档案管理模式,人工模式占用空间比较大、查询的速度比较慢、档案管理不畅,不能有效满足工作需要。而档案管理信息化能够有效提高工作效率,更加快速地收集、编纂,实时实现信息资源的融合和共享。当前社会是一个信息化高速发展的社会,信息成了这个时代最有价值的东西,将各种信息挖掘出来并转变成资源价值就是目前的时代要求,因此对人事档案管理进行信息化的建设是促进其向着现代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推动力。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把静态存放变为动态管理,这不只是提高了办公水平,也将管理理念彻底转变,将纸质变为电子,全面进入数字化操作模式,只有这样,才能减少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繁琐流程,利用网络来提高工作的效率。
2、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原则
2.1、灵活性原则
信息建设环节中,灵活性十分重要,不用通过繁杂程序,档案管理员就可自行操作。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具有灵活性,不仅能减少管档人员的工作负担,还能提高工作效率。
2.2、可利用化原则
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过程中,要从信息的真正含义出发,从中寻求优质信息资源,保证搜集的信息是真实的、有效的,使信息真正意义上成为有效的信息,保证信息的可利用化原则,提高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工作效率[1]。
2.3、安全性原则
信息化建设中,安全性是最重要的但同时也是最容易被黑客攻击的,因而在建设人事档案信息化时,要注重设置防火墙等,保证信息的安全性。同时安全系统建设中,要秉持防止信息泄露的原则,安装高端防护系统,严禁信息泄露。
3、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具体措施
3.1、强化档案管理人员信息化技能的培训
档案管理人员作为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强化档案管理人员信息化技能等同于促进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因此,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实现对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首先,事业单位可通过各种专业培训与学习等活动,实现档案管理人员专业素质的提升。其次,事业单位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引进一批档案管理人才,为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提供有效的智力支持。另外,档案管理人员需要不断更是陈旧的管理理念,不断学习并掌握网络知识,进而更好的应用信息化技术实现对档案信息的高效管理。最后,需要注重对管理人员道德思想的培训,进而在提高管理人员责任感的同时,让管理人员在工作中自觉履行自我职责,让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得到真正落实[2]。
3.2、创新档案管理理念
首先,要对传统的档案管理观念大力转变。过去很长一段时期内,档案管理没有充分受到事业单位的重视,导致单位职工的认识出现了一定的偏差。针对这种情况,就需要对传统档案管理观念大力转变。特别是新时代下,需要将服务意识作为转变的重点,只有这样,方可以应对外界形势带来的诸多挑战。其次,要逐步协调单位其他部门共同开展工作。事业单位要积极改革档案内容与服务模式,将可有可无的错误摒弃掉,通过管理机制的完善构建,协调单位内其他部门开展好档案工作。过去事业单位往往局限于一个部门内开展档案管理工作,无法直接联系其他的部门,具有较低的协调性,难以充分发挥档案管理的优势。针对这种情况,在档案资源安全性不受影响的前提下,需要积极拓展档案管理工作范围,在事业单位整体工作中逐步加入档案管理内容,引导其他部门积极参与进来,促使档案管理工作得到高质量的完成。此外,事业单位要对外部单位、企业成功的档案管理理念积极学习与吸收,不断创新自身理念[3]。
3.3、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进一步加大对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资金和技术投入力度,满足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硬件需求,通过电脑、扫描仪等硬件输入,管档人员可以对人员的相关信息进行整合、分析,利用,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当前,电脑老旧是人事档案信息管理不能有效推进的重大阻碍;电脑老旧不仅会导致管档人员工作条件不足,工作效率低下,还会大大打击其工作激情。若想推动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就要从外部条件给管档人员营造出良好的工作范围,提高管档人员工作激情。更新电脑设备,是建立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必然要求,先进的设备对建立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利用设备,管档人员可以开发和利用资源,同时利用电脑也能对档案进行输出,不仅方便工作,也能减少工作中繁琐流程。因此,建设档案管理信息化就必须为管档人员提供优秀的基础设备,同时建立网络管理系统,保护人事档案信息的安全。另外,建立档案管理信息化的目的就是不断满足人们对信息的需求,这就需要利用计算机技术把纸质档案扫描后,进行再分类,通过不同技术手段实现档案信息化保存,之后通过计算机的远程输送,满足人们需求,不仅是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真正发挥它的作用,也能提高管档人员对自身工作的认同感[4]。
3.4、建设信息化平台推广模式
从本质上看,事业单位建设信息化档案管理的目的在于提高档案管理效率以及更好的服务于档案的各类使用人员。因此,在档案信息化建设时,应将档案的管理系统纳入事业单位管理信息系统中,进而构建一个一体化系统,实现资源共享。除此之外,还应该选用那些使用有升级能力与开发能力的档案信息管理系统,这同时也是实现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一个重要因素。
3.5、健全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管理工作体制
这是信息化建设的运行保障。需要科学设定工作规划,制定工作标准,明确提出信息化建设的各项要求,制定符合事业单位发展目标的档案管理体制。合理设置专业的管理机构,建立工作职责,用制度对各项工作进行约束和管理[5]。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更好的发挥档案管理工作职能,需要结合时代发展的要求,逐步创新与完善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理念与方法。事业单位要结合自身情况,制定出针对性、特色化的档案管理制度体系,逐步拓展与延伸档案管理的内容与职能,加快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步伐,全面创新档案管理工作,促使档案资源的价值得到充分利用与发挥。
参考文献
[1]周艳荣.信息化背景下的事业单位会计档案管理[J].现代营销(经营版),2019(11):173.
[2]黄娜.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有效策略研究[J].办公室业务, 2019(19):77-78.
[3]徐帅.新形势下事业单位财务档案管理的现状与对策分析[J].办公室业务,2019(19):118-119+121.
[4]闫广军.刍议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J].信息记录材料,2019,20 (10):47-48.
[5]李林波.机关事业单位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传播力研究,2019,3(28):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