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62222519780202XXXX
摘要:市政工程建设作为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它具有一定周期性,因此工期无法进行有效均衡,同时在其建设过程中与材料管理也存在直接的联系,为实现市政工程质量及经济效益,需要对工程材料成本进行有效管理,通过对材料成本的控制可以提升市政工程质量、缩短工期、提高安全指数。因此,市政工程中的材料成本管理意义重大,需要通过组织协调的方式对其工作内容进行合理控制,在科学的基础上降低材料成本。文章将以材料成本管理为主题,对其在市政工程中的管理现状进行研究,并提出优化建议,期望能够不断提升材料成本管理能力。
关键词:市政工程;材料成本管理;现状;优化路径
引言
我国市政工程管理依然还处于初级阶段,其中的材料管理更是如此。由于管理制度的不完善,程序不规范,用人体制等多方面原因,导致材料管理问题重重。而因为材料成本占据着工程成本较大比重,从而导致材料成本直接影响工程建设成本。
1市政工程材料成本管理原则
其一,预见性原则。在实现材料成本管理过程中需要对材料进行分层管理与分析,以工程实际消耗材料情况为影响成本要素,对其进行全面分析,确保其能够与实际工程进行有效整合,让工程的资源优势能够得到有效发挥,提升材料成本控制效率。其二,全面控制性原则。对材料成本进行全过程管理,并且要强调全部人员参与。工作人员绩效与材料成本存在利益关系,需要在材料成本管理过程中激发员工积极性,改变工作人员的传统观念。其三,节约原则。该原则主要从企业经营角度出发,在维护材料使用质量的同时保持节约,减少材料浪费,养成节约习惯。第四,动态控制原则。市政工程建设类型、特点的不同,导致建设过程中的不确定因素也存在不同,因此要基于时间工程对成本材料进行有效控制。同时,在材料成本管理过程中需要根据施工进度及条件,对管理方式进行调整,选取有效的控制方式。
2市政工程材料成本管理问题
2.1材料采购中的问题
材料采购中,公司预先将合格名单列出来,与此同时也将其他很多合格供应商甚至是业绩良好的供应商拒之门外,选择的范围变窄。同时很容易引起入围供应商共同抬高价格从而影响工程成本。在预选供应商的招标程序中,会增加供应商的成本,那么供应商就会在材料中计入这一部分成本,随之也会影响材料价格上浮。
2.2工作人员的材料成本管理意识不清晰
工程造价中的材料成本管理较为关键,但工程造价也在不断向透明化、规范化的形式发展。但是,部分企业并未根据材料市场的变化,设置专门的材料成本管理部门,只是由其他部门人员代为管理,由于管理人员并未有清晰的材料成本管理意识,所以企业便无法对材料进行科学分析。现阶段施工企业没有在管理上多下工夫,仍然以粗放的形式进行管理,该种方式下的管理水平根本无法达到预期标准,材料成本管理的方式也无法得到科学的执行。
2.3管理责任和范围不明确
这类问题的出现,与管理制度和规范的制定有直接的关系。对于大部分的市政工程建设单位来说,其管理者和决策者往往把工作开展的重点放在了工程施工和建设的环节,对于原材料成本的管理工作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忽视,其在相应的管理制度和规范的制定上,也就存在缺乏合理性和有效性的问题。通常情况下,其所应用的材料成本管理制度都是对传统制度的一种沿用,而并没有从发展和变化的角度上出发,结合具体的工程建设实际进行改良,这使得相关的制度规范在应用中存在对管理工作的责任和管理范围没有进行明确规定的问题,影响管理工作的开展。
2.4材料管理人员管理水平问题
材料采购人员、监督人员、施工人员在检查材料质量、应用材料过程中没有根据实际规定进行,没有对材料管理工作进行严格的管理,导致各个阶段的材料应用都存在较为严重的浪费现象,导致材料成本管理工作始终无法有效开展。
3市政工程材料成本管理优化措施
3.1完善管理体系
材料成本管理需要制度化,让相关人员能够根据制度进行工作。材料采购之前需要对采购预算与估计成本制定相应的制度,让采购人员能够根据施工图中标注的材料数量、材料质量、材料规格、材料价格等进行审核分析,严格控制成本因素。在采购过程中,需要建立专业的采购团队,对材料市场进行调查和分析,了解材料市场价格和质量,选择合适的材料供应商,提升监督工作的完成力度。选择合适的供应商之后需要签订合同对其进行管理,减少合同经济纠纷,与供应商共同进行材料绩效管理,让材料管理工作的评价方式更加合理,改变供应商以次充好的行为,让供货渠道更加优质,从采购阶段开始减少材料成本的浪费。
3.2组织建设
市政工程材料成本管理过程中,首先,需要对材料管理人员进行管理,在执行前明确所有工作人员的权利与责任,让工作人员的职责能够实现明确化。其次,规范材料管理工作,让管理人员能够在材料管理期间对材料的应用进行有效的控制。为提高管理人员责任心,需要执行权责的相互配合,让参与施工的人员都能够参与到材料成本管理工作中去,实现材料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市政工程施工材料的采购明确化也极其重要,采购人员需要根据工程合同内的实际需求进行材料的采购工作,并以分批量供给的方式进行。同时,根据施工进度自行采购材料,实现材料的动态化管理。
3.3提升材料采购阶段的工作质量
维护材料质量需由专业人员进行市场调查,与材料市场进行对比分析,降低材料成本。同时,材料供应商资金、技术、信用等方面的分析评价也是完善管理体制的关键,对材料供应商的分析能够对材料的价格进行更加全面的了解。
3.4强调与优质供货商之间的合作
现阶段建筑企业在采购期间,选择供货商途径是十分多样化的。网络技术手段下,线上交易增多,则建筑市场多样化的信息资源整合,经过比对之后选择更为满足项目建设要求的企业单位,使材料采购的计划目标能顺利推进。此时市场部门需要做专门调查研究,选择信用度高、性价比高、各类资质齐全的供应商,项目材料采购人员,在采购阶段能够结合市场情况与项目工程实际情况,经过全面性的优化调整,让材料采购阶段的动态管理目标也能就此建立起来,确保项目施工各阶段的工作都能按照计划要求进行。
3.5提高管理人员的工作能力
材料成本的管理工作,需要管理人员在一定程度上对于其所管理的原材料的类型和应用原理及范围有一定的了解。从市政工程建设的角度上来讲,这属于一方面专业性要求比较高的工作内容。因此,需要原材料成本的管理人员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技术原理的了解,对于相应的材料具体应用进行学习。确保在实施原材料成本管理时,对于管理的方式和原理工作的控制要点进行准确的把握。另外,对于材料成本管理工作的具体执行来讲,其工作流程中还会存在一部分现场管理的工作内容,这同时对管理工作人员的原材料应用技术方法方面的了解程度和相应能力提出了一定的要求。也就是说,管理人员的能力应当结合市政道路工程建设的实际需求进行着力全面提升。
结束语
材料成本管理在市政工程建设中处于关键位置,且贯穿整个市政工程的建设过程。因此,在材料成本管理过程中必须要从各个阶段进行成本管理工作,降低材料成本的浪费现象,提升市政工程经济效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1]唐黎标.建筑工程材料管理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J].上海建材,2015 (1):29-30.
[2]胥光.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探讨[J].科技资讯,2011(28):74-75.
[3]阎刚.建筑工程项目中的建筑材料管理与控制分析[J].企业技术开发, 2015(30):156-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