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警官学院 四川省成都市 610213
摘要:历史学科是高校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当前高校的历史教学还存在较多的问题。问题解决式教学法是以问题为基础对其起因和解决方法进行探究的教学模式。实施问题解决式教学法首先要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主动探究并进行讨论,教师及时提示并进行总结评价。
关键词:问题解决式教学法;高校历史教学
历史学科是高校文科教育的重点学科之一,也一直是高校教育的难点,枯燥的历史知识很难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影响教学的整体质量。随着教育形势的发展,传统的高校历史教学模式已经无法适应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问题解决式教学法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也取得了一定的实际效果。
一、问题解决式教学法概述
1.问题解决式教学法的涵义。问题解决式教学法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国外,尤其是美国被广泛运用。各国学者对问题解决机制从不同角度进行探讨解释,所下定义颇多。本文所谓问题解决式教学法是以问题为基础对其起因和解决方法进行探究的教学模式。从根本上来说,教师要为学生提供一个能够质疑、讨论和自由表达的课堂环境。
2.问题解决式教学法的特点。(1)问题作为主线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问题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索欲与求知欲,教师需要创设适宜的问题情境,让学生自主学习与研讨。需要注意的是,在初步解决问题时可能还需要引出新问题。(2)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的师生关系。问题解决式教学法的宗旨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思考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更多的是鼓励者、指导者而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3)模式的交互性与开放性。问题解决式教学法是师生之间相互沟通、交流、启发、分享的交互过程。
二、在高校历史教学中应用问题解决式教学法的重要意义
1.适应了社会形势发展对于人才培养的新要求。随着社会形势的发展,当前的人才需求形势较之前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传统的应试教育观念过于注重学生应试成绩提升,忽视综合能力的培养,这种落后的教育教学观念已经无法适应时代的发展和人才的需求形势。在高校历史教学过程中,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教学形式较为单一和枯燥,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会面临一定的困难,而在高校历史教学中应用问题解决式教学法,对于解决历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在高校历史教学过程中,通过问题解决式教学法的运用,积极进行教学模式改革,顺应了时代发展的形式,使当代的高等教育更好的契合了社会人才的需求形势,从而使高校历史教育与教学更加具有现实性和实用性,不仅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而且符合时代发展的大趋势,也达到了高校人文教育的最终目的。
2.有利于促进教学模式创新,更好的发挥高校教育价值。在众多的高校学科教育之中,历史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作为一门主要的人文学科,高校历史教学的整体质量不仅影响着学生的整体成绩,对于其他学科同样具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因此,运用应用问题解决式教学法提升高校历史教学质量,对于彰显高等教育的整体价值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在高校历史教学过程中,传统教学形式过于强调学生应试成绩的提升,对于历史学科本身的其他教育作用几乎完全忽视,也无法很好的发挥历史学科的综合作用。也就是说,传统的高校历史教育教学形式在一定程度上遮蔽了人文学科自身的价值。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在高校历史教学中应用问题解决式教学法,对于改变传统教育模式中的弊端和缺陷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问题解决式教学法在高校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1.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法,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传统的教学方法已不能满足历史教育日益发展的要求,出现了相当一部分问题,显现了相当一部分弊端,这些均影响了高等教育的发展。高校相关部分可加强对老师的教学意识等方面的培训,提升老师在问题教学法层面的应用,让老师拥有全新的教学观念,勇敢地破除陈旧的教学观念,甚至可以采取一些奖励的方法带动老师的积极性,促使老师从实际出发积极主动的去探寻问题,解决问题。高校还可以加强老师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建立有效的老带新的学习机制,让拥有问题教学法的老师带动其他没有此项经验的老师。通过相互交流经验、探讨问题,促使拥有问题教学法的老师主动介绍自己的学习经验和教育经验。通过老师之间的交流合作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最终提高老师的教学提升意识。高校还可尝试完善评价体系,不能像以往一样以考定胜负,而应该把闭卷考试作为考核的全部内容、增加考核项目的多样化、多考察学生的全面能力和各方面的素质,最终让考核的方法更加科学,更加全面,让教师的教学更加的科学、高效。
2.应用问题教学法,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以往的历史教学中,高校的老师经常把最终目标定为考核学生的卷面成绩,看看学生的卷面应答能力和背诵记忆能力。但对于学生的综合能力素养、知识应用能力、毕业五年后的能力提升等方面却没有长足考察。除了教育评价外,教师还很少把教育的主体定为学生,而是以自我为中心去强制教学。许多老师没有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没有从学生中心出发,难以真正的去关怀学生、因材施教。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积极地转变教学中心,将从前的以自我为中心变为以学生为重点,将教育的主体转变到学生上,关注学生生理和心理上的变化,关注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因材施教。相对其他学科来说,历史是偏枯燥的学科,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很难积极主动地去学习,降低了学习效率。特别是一些对历史缺乏兴趣,天赋不够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加难以专心致志。因此在这个学习过程中,需要老师的积极参与,需要老师主动关心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状况,找到学生的学习缺陷,因材施教,给予不同的指导。这样才能让学生拥有更强的学习积极性和更高的学习效率。
3.用问题教学法让学生积极主动学习。老师历史学科的教学中作用是有限的,老师不可能在正常的时间内讲完所有的历史知识。所以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动积极的学习态度和独立的学习能力也是学习的关键。只有将老师的课堂教学与学生的课下自主学习结合,才能创造最高的学习成果。在高校的教学中,特别是历史教学中,从前的灌输式教育已经不符合时代的要求,老师单方面灌输知识只会成为学生的负担。唯有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培养自己的学习能力,才能创造最优秀的学习成果,创造最高的学习效率和学习价值。在高校历史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适当地使用问题教学法。通过解决历史问题的形式开展教学,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渐养成发现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老师也应该由传统的课堂主导者逐渐向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和引导者转变。在应用问题教学法的过程中,重点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运用有效的、接地气的形式,激发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探索欲望,从而使学生逐渐摆脱对老师的依赖,养成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良好学习习惯,为以后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综上所述,问题解决式教学法在高校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对于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提高历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升,都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因此,在历史教学实践中,老师应该在充分重视问题解决式教学法的基础上,强化应用问题解决式教学法进行历史教学的意识,不断的探索和改进应用方式,提升历史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肖建.问题解决式教学法在高校历史教学中的应用与注意事项[J].才智,2018(21):76-76.
[2]范瑞.关于历史学专业教学中问题解决式教学法的应用探析[J].高教学刊,2018(5):146-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