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港口机械设备故障诊断及应对策略 王文刚

发表时间:2020/9/3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1期   作者:王文刚
[导读] 摘要:新形势下,由于社会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我国港口行业也迈上了一个崭新的台阶。

        山东港口烟台港联合通用码头分公司  山东烟台  264000
        摘要:新形势下,由于社会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我国港口行业也迈上了一个崭新的台阶。港口机电设备在水运行业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对港口设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港口机电设备的结构及其组成也愈加复杂,负荷越来越重,因此港口机电设备出现故障的现象也逐渐增多,这直接影响了港口作业的质量和进度,降低了港口水运的经济效益。因此,对港口机电设备故障诊断技术的研究成为港口水运行业的的一项迫切的重要任务。
        关键词:现代港口;机械设备;故障诊断;应对策略
        引言
        我国港口行业迎来了繁荣时期,但同时也面临着各种建设问题。随着新型技术的发展与港口作业的复杂程度的加深,促使港口机械的故障诊断与维护管理日益趋于向自动化、智能化、数字化的方向发展。随着机械设备的故障机率持续升高,其对港口的正常作业的质量与进度有着十分不利的影响,也制约着港口水运效益的进一步提高。
        1现代港口机械设备故障诊断
        1.1振动监测诊断
        首先,我们从震动监测诊断技术的原理角度来进行分析,它主要是按照设备的震动特点以及各种参数等因素进行收集后,按照被监测设备的震动特点和其他的数据,进行具体的故障诊断操作。一般来说,不同的设备在运行的过程中,他们的震动特点和震动参数都具有一定的独特性,如果在对某个设备进行检测时,发现它的震动参数不在正常的范围内,那么我们可以认为该设备出现了故障,并且可以按照收集到的震动数据分析故障的类型以及设备运行的状态。这种方式具有成本低、能量消耗小的特点,能够对各种类型的设备进行有效的检测和诊断。除此之外,与其他类型的诊断技术相比,这种诊断技术能够真实且客观地对每种机械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反应,并得出更加准确的震动数据。
        1.2无损伤监测诊断
        无损伤监测诊断运用十分广泛,主要包括超声波探伤、射线探伤、声发射、磁粉探伤等。主要是针对机械设备的内部立体的故障,判断故障的位置、大小、性质等。比如钢铁的机械设备中气孔、裂纹、夹在等故障隐患,经过长期的应力交变作用的影响会产生疲劳裂纹。通过采用无损伤的监测诊断技术可以降低制造成本,提升机械设备的可靠性与安全性。尤其以Y射线的扫描诊断技术为典型,该诊断技术是依靠在物质中射线的衰减规律的原理。通过Y射线扫描,获得相关参数的变化趋势图,最终经过分析,来做出正确的故障判断。
        1.3红外测温诊断
        不同的零件和设备在正常运行的过程中,设备的各个部位之间的温度变化会存在一定的规律,而使用红外测温诊断技术进行具体的机器设备诊断的过程中,其实就是利用相关的技术对不同位置的温度进行检测后,对比正常的温度判断相关设备存在的故障类型以及问题。之所以使用红外测温诊断技术展开相应的诊断操作,而不是使用普通的传感器进行监控,是因为普通的传感器不能获得准确的参考数据,特别是在部分设备在露天环境运作的情况下,很容易被自然界的各种因素所干扰,只有在使用红外测温诊断技术进行数据的收集,才能够弥补它的缺陷。而且红外温诊断技术还可以使用远距离遥控式的方法进行温度的测量,在收集到各种参数后,还能够对该参数进行直接的诊断和运算,能够获得比较高的测量精确度。
        1.4温度检测诊断技术
        设备的不同部位在运行时会产生不同的温度变化,所以,可以通过对温度变化程度的监测来对设备的运作状况作出判断。在进行温度监测时,要用到红外线。红外线监测不仅能够实现远距离、非接触的检测,而且能够对设备各部分的温度变化作出精确的运算、处理,并得出准确的判断。



        2港口机械设备故障的维护措施
        2.1建立健全管理体系和规章制度
        机械设备的管理是全方位的,从前期的规划、设计等到后期的使用、维修,各个环节都相互依存,又相互独立。企业的发展就是要用较小的投资获得较大的利益,满足发展的需要。这是发展和协调的一个基础。只有完善的管理体系和规章制度才能保证管理工作的正常运转,不会在出现问题时手忙脚乱。因此,要保证企业的发展,保证机械设备管理的完整运转,一定要建立完整的管理体系与规章制度,并在发展中不断地去完善它。
        2.2建立健全机械设备使用与维护的规章制度
        在新时期,要想能够真正地推动港口的快速发展,就要将我国传统的机械设备管理的模式进行改革,通过全面的机械设备使用以及维护的规章制度来开展具体的管理操作,才能够对各种类型的新型设备进行有效的管理。具体的相关使用和维护规章制度包括的内容主要有现场管理制度、设备的日常检查制度、维护保养制度、设备的交班制度、计算机管理制度等多项内容,当然具体的情况还需要根据企业所使用的具体设备来进行制定。除了以上提到的这几种解决方法外,在具体展开管理的过程中,相关企业还可以通过培养专业化的人才对港口机械设备的使用和维护进行直接的管理,或者是制定固定的港口机械维修模式保障设备的使用效率。
        2.3开展设备的精细化维护
        第一,日常维护。考虑到港口机械设备的露天工作属性,港口企业必须保证机械设备的日常保养落到实处,由此开展的日常检查需要重点关注机械设备的传动结构、动力系统、电气系统、钢结构,由此即可大幅降低各类故障的发生几率,安全生产、生产效率提升也将同时得到保障。第二,定期维护。考虑到作业内容的差别,港口机械设备的定期维护主要围绕润滑与紧固、检查与调整、解体清洁等内容开展,其中润滑环节需要关注油品的动态管控、润滑油品的及时更换,这样才能有效保证该环节维护质量。第三,特殊维护。港口机械设备的特殊维护主要由磨合期维护、换季维护、封存维护三部分组成,这类维护主要针对新设备、季节转换时期设备、长期不使用设备开展。
        2.4加强设备的技术改造
        通过技术改造,可以改善原有设备的技术性能,增加设备的功能,使之达到或局部达到新设备的技术水平。另外,技术改造不同于设备大修,大修是维持简单再生产的一种手段,其本身并没有新的技术含量。技术改造是用新的技术设备更新、改造现有的技术设备,使之提高到一个新的技术水平。
        2.5维修模式界定
        (1)设备运行时的故障维修。设备在运行过程突然发生故障,并不会对生产设备造成严重损坏,前端设备与后端设备不会被波及,另外,不会影响生产流程,前后流程可以正常生产。(2)等同时间段预防点检修。该方法就是在某个时间段根据设定时间检查、修复以及更换生产设备,此种维修模式在一定周期内损坏、非常明显的零部件以及设备中较为适用,例如筒仓输送皮带、空压机安全阀等部件使用寿命较为明确。(3)事先预防维修。通过预防维护方式检测设备在运行条件下的性能参数,按照设备运行检测性能数据开展维修工作。此种维修模式在能够采用检测方法的机械设备中较为适用。当前,可以将运行监测模式应用在各种设备运行环节中,借助工具一起以及员工五感开展检测与诊断工作,主要涵盖红外分析、振动监测以及油液分析等,根据监测信息变化情况,对变化原因进行重点分析,并制定针对性策略。
        结语
        通过采取适当的措施,能够有效提升港口机械设备故障诊断的效率和准确性。只有将技术与经验相结合,才能将故障诊断工作做得更好。我单位一直在故障诊断方面积极探索,不断完善和推行科学的诊断模式,收效很大。总之,诊断人员一定要用严谨的态度对待诊断工作,用先进的技术做好故障的修复,为水运行业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邓文胜.港口机械设备的故障诊断与应对措施[J].硅谷,2012(15):151 -151.
        [2]陈史文.港口机械设备故障诊断及管理措施的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13):59+61.
        [3]刘青锋.港口机械设备故障诊断及管理措施的探讨[J].中国机械(9): 154-15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