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希尔路桥工程有限公司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 830002
摘要:公路路基路面施工过程中受到环境、技术因素影响较大,施工现场存在较多问题,作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一部分,公路路基路面施工效果关系到道路交通的稳定发展。对此文章对路基路面施工问题进行分析,并对路基路面施工质量措施展开探讨。
关键词:路基路面;公路路面;路面施工;路基施工
引言
路基路面的施工质量是公路工程质量控制的关键,关系到车辆安全通行以及公路的使用寿命。从近年来投入使用的公路现状来看,常见问题主要有路基不稳固、压实度不足、渗水性差和路面高低不平等,这暴露出公路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存在质量控制不到位的情况。为规避上述问题的发生,公路工程建设必须将路基路面施工作为质量控制的重点,优化施工技术,构建完善的路基路面施工质量控制体系。
1公路路基路面施工问题
目前路基路面施工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第一,路基完整度不足。路基完整度不足主要体现在路面下沉、断裂等几个方面,多是因为以下几种原因造成:首先,追赶施工进度,出现施工质量把控不严状况,导致公路在后期运营中,很容易因为车辆荷载或自然降水等因素影响而出现路面断裂等问题;其次,材料质量审查不严,所使用材料没有达到相应标准要求,施工质量没有得到有效保障;另外,路面后期养护不到位,在雨雪天容易产生裂缝,造成裂缝部位积水,若没有实施妥善处理,积水会直接渗透到下层,影响路基性能,从而引发塌陷或断裂等问题。第二,路基塌陷问题。路基塌陷是工程施工常见问题,多是因为路基存在不均匀沉降所造成的。在具体展开路基施工时,需要保证路基压实度以及土体排水及时性,否则很容易因为受荷载影响而导致路基土地出现严重变形状况,形成塌陷。第三,路面平整度不足。一方面施工人员没有严格遵照施工规范展开施工,对施工进度过度关注,没有做好路面平整度把控;另一方面人员操作水平有限,摊铺机、压路机等设备操作存在不合理之处,致使路面平整度受到直接影响。鉴于此,施工单位需要做好施工技术研究与规范,应结合问题以及工程施工具体条件,科学展开施工技术应用、技术把控,以求达到最佳工程施工效果,保证最终路基路面施工质量。
2公路路基路面施工技术要点
2.1地质雷达检测技术
这种技术主要是利用高频电磁波技术对公路工程地下结构、物质分布状态进行检测,为公路设计人员提供详细的地质构造信息。该技术是通过专用设备像地下发出高频电磁波讯号,该讯号会在接触到地下相关探测目标后产生反射讯号,通过地面接收机和模拟系统来显示地下结构状态。目前这种技术主要是在道路走向设计、路基基础建设等方面进行应用。
2.2软土地基处理技术
因为公路工程建设多存在跨区域状况,很容易在施工时遇到软土地质,此时需要做好软土地基处理,应通过科学规划,有效降低地基不均匀沉降等问题发生可能性。目前较常见的软土地基处理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使用新型材料实施路堤建设,保证材料轻质程度;第二,运用灰土积压密桩技术;第三,运用加固土工合成材料,如果浅层地基高度在3厘米左右,可直接将工布放置在最底层,再展开路堤填筑施工,以通过对土工布为稳定性能的合理运用,保证材料稳定程度。通常软土材料所建造表层高度在4米左右,将土工布和砂垫所建造表层连接在一起,可实现对透水砂垫层厚度的有效控制。在特殊情况下,也可将稳定性物质铺设在透水砂垫层和软土表面中间,进而通过对材料物质高强度以及不易变形特性的运用,避免在进行地基建设时出现微小移动的状况,保证地基施工质量。同时此种方式还可实现对填土速度的高效控制,能够在超载压力作用下有效提高地基结固速度。
2.3基层摊铺技术
基层摊铺之前,要对路床洒水润湿,利用摊铺机进行施工,摊铺过程要保持匀速、连续。
控制好摊铺作业段的长度和混合料的拌和时间,以保证摊铺质量;摊铺作业采用两台摊铺机进行双振动窄幅摊铺施工,摊铺机的速度为4~6m/min,摊铺宽度不得超过8m;摊铺过程中对混合料的含水量进行检测和控制,使实际含水量高于最佳含水量2%,若含水量不足,则要进行加水拌和;在温度低于5℃、高于35℃,或遇到降水天气时要停止摊铺,采用防雨材料对细集料进行遮盖;在摊铺过程中发现混合料异常,如结块、窝料、离析等,则要及时进行人工铲除,在铲除之后补上新的混合料。
2.4排水透水施工技术
公路排透水施工较为复杂,属于综合性系统。为保证最终排水、透水效果,需要做好细节设计与处理,从多方面入手,对路基建造稳定性、安全性展开考虑。排水工程主要分为两类:第一类:提升路基填土高度最小值或将隔水垫层放置在路基底部。因为工程施工可能会受到地下水干扰,会对路基性能与施工形成影响,所以可在施工前展开小型排水孔建设,并在路基底部展开40厘米稳定墙建设。第二类:首先利用边沟槽急流、斜坡表面以及边沟等,对路表积水展开清理,将其引到地面以外地点;其次设置排水管,保证施工过程中进入中央带分隔水流和工程施工时遗留的水分,均能够被排除到指定地点;最后准备部件,展开积水处理。
3公路工程路基路面施工提升策略
3.1施工开始前,组织施工现场勘查措施
在市政工程的路基路面开始施工前,应做好现场勘查、建设材料准备等一系列准备工作,这是保障施工进展顺利和道路质量的基础性内容。在施工开始前,管理部门应组织相关专家、技术人员做好施工现场的测量工作,认真研究施工设计方案和图纸,保证施工内容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同时,针对施工过程中用到的材料、设备等,应提前把好质量关,做好质量检测,保证所使用的材料符合相关标准、规范的要求,为道路的施工建设提供安全保障。
3.2避免开挖过渡建设道路、桥梁与压实道路
市政过渡道路在开挖过程中,一般会包括纵向与横向两个开挖隧道,也有两者结合的情况。在道路建成之前,需要对其彻底冲洗,再开挖,依照地质特性展开物料的混合或者分层填充,从而为描述强度与厚度提供保障,增加土壤的压实度。公路路基压实和填充方法,其实就是交叉操作,在宽阔区域需要增加路基压实度,以增加路面和过渡桥梁稳定性。
3.3施工过程中,把握建设技术的关键点
为了有效保障市政工程路基路面的建设质量,必须做好施工过程控制,尤其针对施工技术中的关键点,需要把握好路面接缝技术,采取提升路基路面平整度的有效措施,全面保证路基路面建设工程的整体质量。例如,针对路基路面的接缝工作,由于施工主要涉及施工拌合料在水平方向上的相关工作,可以根据实际施工方案要求,选择干接缝或者湿接缝。选择干接缝技术,则需要使路面路基的接缝处保持干净无杂质,用于接缝处摊铺工作的施工拌合料,需要提前进行洒水,使其始终保持在湿润的状态,当拌合料处于凝结硬化的初始阶段,需要注意做好防护,避免由于振动等特殊情况对其凝结产生影响。而湿接缝技术通常用于新料与旧料进行接缝的工作中,在应用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持接缝处的平整过渡。另外,为了使路基路面保持平整,可以在填筑路堤的时候,先对原路面进行洁净处理。将原路基路面周围的杂草、树木等进行清除。
结语
综上所述,路基路面施工是工程质量控制的重点,在路基路面施工中,施工单位要提高质量控制意识,确保各施工工序的质量合格。同时,施工单位还要研究常见的路基路面质量问题,结合公路工程的建设要求和实际情况对施工技术进行优化,从而提升公路工程的建设质量,促进我国公路工程建设事业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
[1]骆红斌.公路施工技术及道路路面施工的质量控制措施[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6):143-144.
[2]刘谭剑.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J].交通世界,2019(8):58-59,62.
[3]马峰.试析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策略[J].山西建筑,2019,45(6):14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