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沥青路面面层在路桥工程中的施工技术 陈光武

发表时间:2020/9/3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1期   作者:陈光武
[导读]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这种由路桥运输作为主导的现代交通体系已经成为当今交通运输的基本体系,但在这样的时代发展背景下,使得我国路桥工程项目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我国路桥建设的工程质量还是会出现较大的问题。
        身份证号码:46000619870320XXXX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这种由路桥运输作为主导的现代交通体系已经成为当今交通运输的基本体系,但在这样的时代发展背景下,使得我国路桥工程项目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我国路桥建设的工程质量还是会出现较大的问题。所以,本文对沥青路面面层在路桥工程中的施工技术进行探讨。
        关键词:路桥施工;沥青路面;施工技术
        引言:我国的路桥交通承担着越来越多的交通任务,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增加交通负荷越来越重,许多地区的路桥工程建设对交通需求影响巨大。在一些地区,沥青路面损坏严重,路面养护频繁,养护费用飞涨,使用寿命缩短,对人们的出行产生了负面影响,严重降低了路桥的使用性能。由于沥青混凝土路面的特殊性和复杂性,施工企业不能准确控制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沥青路面投入使用后往往达不到预期的使用效果,因此,在路桥工程建设中科学的选择筑路材料,规范管理流程和提高施工技术水平,提升工程整体的施工质量,沥青路面在使用过程中才能有效地满足现代交通需求。
        1路桥工程中沥青路面的应用
        当前我国道路桥梁运输系统的不断发展,道路桥梁工程项目的建设数量越来越多,涉及到的建设难度也比较高,在路桥工程项目建设中,半刚性的沥青路面比刚性的水泥路面应用程度更高,虽然沥青路面具有较高的可塑性、行车舒适性和易养护性,能够有效降低行车噪音和减小路面对车辆轮胎的影响,被越来越多的路桥工程项目所采用,但沥青路面附带的病害问题也较为突出。沥青路面面层的施工是比较关键的一环,不单从具体的施工技术层面进行严格控制,还需要重点围绕施工技术的各个方面进行详细把关。对于沥青路面施工前的准备以及后续现场施工操作,更是需要科学的加以监管控制,降低沥青路面建设方面所产生的明显问题和不足,才能确保工程整体施工质量体现出最佳的效果。
        2路桥工程沥青路面常见病害
        2.1出现裂缝
        沥青路面在经过长时间的使用之后其表面常会出现一些横向或者是纵向的裂缝,同时也有网状裂痕以及各种裂缝引起的病害出现,大多数由于沥青老化造成的,再加上实际施工的过程中没有严格的按照施工规范要求进行施工,基层、底基层、路基工后沉降发展迅速和路基路面排水不畅等原因,更加大了沥青路面裂缝等病害出现的几率。刚开始投入运营的沥青路面,其裂缝病害程度较为轻微,还能够投入使用,随着使用的时间增长,再加上车辆荷载的作用,以及雨水天气的影响,裂缝会加速发展,沥青路面使用寿命快速缩短导致维修养护成本增加。
        2.2出現泛油
        受到气温因素的影响,很多沥青路面在投入使用后会出现泛油的状况,并且随着温度的升高以及车流量的增加,沥青路面泛油的状况还会增加,路面上的沥青在外力的作用下局部沥青含量挤压聚合,与级配骨料分离,影响矿料的结实度以及沥青粘结的力度。路面泛油部位遇到雨水时,雨水从离析的面层处渗水后加快渗透到路面内部,在车辆荷载作用下,不止路面面层被破坏,渗透的水对基层、基底层、路基都会照成影响,泛油路段随之加速变形,同时,沥青用量过大以及拌和不均匀,路面结构出现不均匀的空隙、压密,随之演变出坑槽、车辙、松散、沉陷等病害,导致沥青路面表面功能和使用寿命加速下降。
        3施工技术分析
        3.1控制施工材料质量
        施工材料的质量会对工程建设质量产生重要影响,沥青原材料必须根据工程项目的规范及设计要求来采购合适的沥青原材料,因此在确定原材料之前,必须对原材料进行一系列的实验检测,确保原材料满足当前工程建设的需求。同时采购、运输、使用过程中都要对原材料做不定期抽检,在运输材料的过程中,还要及时根据原材料的特性采取保护措施,进而从源头上防止原材料出现问题,对工程质量造成的影响。需要注意的是,不同批次的原材料在使用中会表现出不同的性质,不同批次的原材料进场前必须由实验室进行实验检测,检测合格方可进场使用,同时还要收集封存不同批次的原材料样品,不同规格的各类原材料必须采取分开存放的原则,加建避光避雨的厂地存放,避免合格的原材料受到影响。
        3.2沥青路面施工前工作
        沥青路面面层施工之前,路面基层必须验收合格,符合规范要求才能进入路面面层施工环节。

施工单位在进行大规模的路面面层施工之前,沥青路面应采取首建制度,用沥青路面试验段验证沥青混凝土路面的专项施工方案、配合比以及拌合站设备运行调试,用施工组织带动路面施工各个环节的人员和机械设备。试验段沥青路面从施工到完工,实验室检测人员必须对每道工序进行把控,根据规范要求及时采集相关数据形成资料报告,用于判定试验段路面是否符合规范及设计要求,是否可以进行大规模的沥青路面面层施工,及时将试验段资料成果上报监理单位,监理单位对试验段单独进行实验检测,对比沥青路面试验段的施工成果,不足之处应及时进行调整,以确保沥青路面后来大规模施工的质量。
        3.3沥青混合料摊铺
        沥青路面面层施工技术是否有效落实,把握好沥青混合料摊铺的各个重点施工环节非常重要,其关系到沥青混合料在施工现场的摊铺效率,应该重点围绕着具体施工工序进行组织管控。首先选择合适该项目的沥青混合料摊铺机具,并配备相应的施工机械设备及运输工具,根据前期制定好的施工组织计划和应急预案,按照施工组织计划配备相应的设备和人员。沥青混合料从制作到运输到摊铺各个环节应做好相应的组织工作,根据沥青路面的施工规模,并依据施工组织计划和专项施工方案,做好人员培训工作和施工技术交底工作以及制定相应的施工应急预案,还要对沥青混合料运输过程中对环境照成的影响采取相应措施,避免对路面施工的进度计划照成影响。在沥青混合料拌合站应配备实验检测技术人员,按配合比标定的要求对沥青混合料下料制作及进行重点管控,确保沥青混合料能达到设计及规范、配合比的要求,杜绝不合格的沥青混合料出现在摊铺现场。对于沥青混合料的摊铺过程中,还需要重点关注外界环境中一些不良干扰因素,比如不良天气的影响就需要予以高度重视,灵活的使用应急预案,提前做好有效的预防措施,避免沥青混合料摊铺时受到天气影响,为沥青混合料的摊铺创造理想的施工条件。
        3.4沥青混合料碾压
        沥青混合料摊铺后应在规定时间内进行碾压成型,施工所需的碾压机械应当紧跟路面摊铺设备,沥青混合料的碾压温度必须满足施工技术规范要求,沥青路面有着较高的施工温度要求,从摊铺到碾压成型不但要严格控制施工作业时混合料的温度,也要随时做好温度监测和记录,碾压次数必须严格的控制,压路机设备作业时应避免出现漏压或者过压,导致路面成型质量受影响,严格把控施工现场沥青混合料的运输调度、摊铺速度、以及碾压次数等工序工艺,沥青路面的质量才有保证。在沥青路面施工成型后,不得立刻开放交通,待沥青路面温度下降后才能开放交通,并且需要严格控制施工设备以外的车辆随意进出。对于沥青路面成型后质量是否达到规范要求,实验检测人员应及时做好检测工作,对成型后的沥青路面及时进行实验检测采集数据,用实验检测的手段对路面质量进行测定,确保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满足规范要求。
        3.5接缝处理技术
        在路桥工程沥青路面面层施工接缝处理时,接缝处理难度同样也是比较大的,这也是比较容易出现问题的关键区域。在接缝处理中,首先切实做好接缝施工准备工作,采用成熟的接缝施工工艺,能够更好提升路面整体施工质量效果。此外,在处理沥青路面接缝时,应配备小型压实机械对接缝单独进行处理,确保路面接缝处的平整度和压实度。结合整个路桥工程项目的具体状况对接缝合理留设,并且能够从施工方案入手进行合理规划,促使其能够具备协调性,对于垫木的铺设应用也需要协调有序,避免路面摊铺和碾压作业受到接缝处施工问题的影响。
        3.6验收及病害处理
        对于沥青路面面层施工后的质量是否达到预期要求,还需要切实把握好验收检测工作环节,实验检测手段能够有效的验证路面施工质量,尤其是针对车辙或者是泛油现象,更是需要检测手段进行质量判定并及时予以返工处理,避免沥青路面病害提前出现或存在质量隐患。在工程项目实施前,必须要制定有效的质量保证体系和专项施工方案,确保其技术标准符合整体施工建设的要求,并在存在问题的工程部位整改完成后重复进行实验检测,将质量安全隐患消除在工程项目完工之前。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经济的蓬勃发展,我国公路运输在经济上的价值变得越来越高,路桥工程的施工技术也在不断的发展。各参建单位相关技术人员一定要紧跟时代的发展潮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学习先进的施工技术,这样才能够更好地确保交通运输工程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吴明虎.浅析市政道路沥青路面面层裂缝产生原因及相关防治措施[J].居舍,2019(32):58-59.
        [2]洪渊.浙江省高速公路沥青路面主要典型结构组合的分析与研究[J].人民交通,2019(06):66-6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