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融创会展文旅集团有限公司 四川成都 610000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技技术的进步,产业结构的调整,城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加强与深化,各种与城市道路基础建设相关的工程也越来越多。但是受市政道路工程项目管理的影响,各种负性问题也随之出现,导致各类市政道路工程的规划、建设、使用期限受损,间接或直接导致国民经济发展受牵连。鉴于此,本课题将从措施干预的角度对市政道路工程项目管理中的相关问题进行针对性研究,针对存在的负性问题提出强化措施,为市政道路工程项目管理提供新思路,以期为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保驾护航。
关键词:市场道路工程;项目管理;强化措施
通常情况下,项目管理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市政道路工程建设中各项工作的推进进度,关系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国新兴城市化报道概述(2019年版)》中的相关内容来看,截止2019年底,我国城市化率为45.68%,基本达全球平均水平,当相较于某些欧美发达国家而言,仍有存在差异。因此,以科学、合理的方式加强我国市政道路工程建设,促进城市范围内的道路、桥梁、排水及供水、供热等基础性建设工程的现代化,确保市政道路工程质量极有益处。与此同时,随着近年来我国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市政道路工程建设中存在或暴露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对城市各项基础设施建设,保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依旧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重点、疑点、难点问题。
1 市政道路工程项目管理的特征及必要性
1.1 特征
项目管理的优劣与它是否具有针对性息息相关。既往研究发现,提升市政道路工程项目管理管理质量的重要依据之一就是特点分析并针对特点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以下几点是政道路工程项目管理管理的主要特征:一是在整个市政工程建设过程中,全面贯彻落实项目管理者的管理权限。二协调好项目设计、项目工期与项目管理之间的关系,处理好可能存在的各种冲突与歧义问题,合理调配整个项目时间,进而减少成本,提高效率。三是实施调整项目管理状态,做好静态管理、动态管理之间的衔接[1],依据实际施工作业情况科学、合理调配调配施工、监工、管理及其他比例。四是加强各个部门之间的交流、沟通协作,做好项目各个部门之间的协调作业,针对不同部门的作业特点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提高整体的施工作业效果。
1.2 必要性
施工环境是影响市政道路工程建设进度的重要因素,市政道路工程多处于人流、车流相对密集之处,为确保各项施工作业的有序推进,要求市政工程建设在进行施工作业前必须做好各项安全管理,确保施工作业质量,最大限度避免各种安全隐患的出现,尽可能降低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二是结合市政道路工程的需求科学的调整和把控建设周期,合理的分配施工作业内容。研究发现,上述措施对降低整体工程的作业成本均有益处。三是作为大型的,综合性较强的施工作业项目,市政道路工程资金的流通良好与否至关重要,因此在,在施工作业中必须坚强项目有资金管理,充分发挥项目资金的能动性,对整个项目进行把控。
2 市政道路工程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前期准备时间段,工程建设工期长。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做好项目周期规划,对整个工程各项工作的开展举足轻重。相较于其他的市场工程而言,市政道路工程市政道路工程建设的整体规模大,资金需求量大,施工过程复杂、从业人员较多[2],故需对全过程进行科学、合理的调控与管理,才能确保各项工作的顺利推进。
但从目前我国市政道路工程建设的相关研究来看,由于施工作业周期规划不合理,极大的增加了建设成本,增长了工作量,降低了工程质量。长远来讲,这显然不利于市政道路工程建设项目全过程的顺利推进,甚至造成巨大的经济财产损失。(2)工程建设干扰因素多。大多数情况下,市政道路工程建设所处的位置多集中在城市中心地段。受上述环境因素与作业条件的限制,导致施工作业的安全性降低。原因在于,工程建设既要保障施工作业安全,又要确保城市居民安全,故增加了施工作业的全过程难度。(3)市政道路工程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在市政道路工程众多的从业者中,施工人员多是农民工,管理人员多是高学历者,故而形成了草从业者综合素质在参差不齐的特征。再加上多数底层施工人员均未经过专业的岗前培训,大大降低了工程项目管理效果。故有必要针对市政道路工程建设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针对性措施,增强对施工作业人员的管理和对整个项目周期的把控。
3 市政道路项目工程管理的强化措施
(1)做好各项施工作业的前期准备工作。市政道路主要由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等四部分组成,每个部分尤其自身特点。在市场道路工程管理过程中,必须做好提前准备。根据不同道路的设计需求、用料需求、人员需求配置相应人力、物力、财力,因市政道路工程建设相对复杂,工期耗时长,所以施工作业前必须科学、合理安排施工作业的时间,针对城市道理的形式、特点及周期状态统一规划工程建设前期、中期、末期时间[3]。制定明确的原材料使用及采购、管理、调配实施方案与管理技制度,合理安排各个岗位施工、管理人员确保施工作业的顺利开展和进行。(2)制定和完善质量检验与管理体系。市政道路工程建设过程中,质量监督、检测、评估[4]与工程后期的使用寿命长短息息相关。因此在市政道路工程建设过程中必须将市政部门、承建单位和施工单位纳入工程建设的全过程中,根据工程质量标准和施工情况建立科学、合理的治理评估体系和质量监督、管理系统,确保程建设中的原材料、各工序质量均达标的前提下方能投入工程建设中,量化质检标准,细化质量验证。(3)市政道路工程建设对路基、路面的市强度、刚度、耐久性、稳定性和平整度[5]要求极高,这与它的使用年限长有极大的关系。因此在市政道路工程建设全过程中必须强化施工质量管理意识,提升管理人员的工程质量管理理念,强化工程施工的质量观念。各管理、监督、施工及相关部门必须根据省、自治区、直辖市建委(建设厅)等的相关规定本规定制定、执行相关条例,更好地发挥市场道路工程项目管理的作用。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市政道路工程项目建设作为推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提升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重要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它不仅大大的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物理距离,也加快了区域与区域之间的商品、信息流通,大大提升了区域资源的有效配置。故加强市政道路工程项目建设全过程管理举足轻重。科学、合理的项目管理对提高市政道路安全质量,提升区域人力、物力流通均有益处。
参考文献:
[1]赵利军.市政道路工程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措施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9.
[2]潘登.市政道桥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管理的强化路径研究[J].建筑与装饰,2019,000(009):49,54.
[3]庞树玉.市政道路工程项目管理强化措施研究[J].居舍,2019(29).
[4]宋晓阳.市政道路工程项目管理的强化措施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9(21).
[5]蔡俊勇,姚萃.浅谈市政道路工程EPC总承包模式项目管理[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