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建筑业营改增对工程成本核算的影响

发表时间:2020/9/3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1期   作者:高隽
[导读] 摘要:全面实施营改增,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优化,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
        华天鸿业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湖北省武汉市  430000
        摘要:全面实施营改增,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优化,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在分析营改增对建筑业影响的基础上,从建筑安装费用、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间接费用、工程建设其他费用等方面对工程成本核算的主要内容进行简要分析,通过举例计算出成本增减幅度,并从工程成本核算质量的角度,提出应对措施。
        关键词:建筑业营改增;成本核算;影响
        引言
        随着对外开放的扩大和经济改革的深化,营改增的进程也逐步推进,不断完善。作为国民经济中的支柱产业之一,建筑业具有经营周期长,交叉分工作业和层层分包等特点。在建筑业营改增后,工程成本核算有哪些新变化及如何应对,本文拟对此进行浅析。
        1、“营改增”政策在建筑业中的概念
        所谓的“营改增”策略实际上值得就是将过去所说的营业税改为增值税,通俗来说就是过去应当征收营业税的劳务,建筑销售不动产等等改为增值税。实行这样政策的最终目的就是对税收制度进一步规范化处理,妥善的设置好增值税的要素。在符合运营规范的大前提下,减轻一些建筑行业的压力和负担。这样的策略最早是在2011年推出的,当时并没有运用到建筑行业方面,但是随着后期的政策不断完善,到了2016年后,建筑行业也被难入到了“营改增”税收政策试运营的范围之内。这是因为现在的增值税已经是我国的主要税务,建筑业在我国也占着非常大的比重,充分地将建筑行业与“营改增”的政策进行结合,明确建筑企业的税务以及计税形式进行进一步的明确,但是“营改增”的政策对建筑企业的工程造价会造成哪些影响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下面就将进行展开分析。
        2、营改增对建筑业的影响
        2.1、计税方式受到影响
        营改增实行前建筑企业通常是将综合税率计算作计取税费的方式,这时的税率在税前造价中占据3.28%~3.48%的比例。而实行营改增后建筑工程项目中已无法应用这种借助综合税率计取税费的方式,同时计税方式及主体等内容在建筑工程项目中也出现了变化,因此项目中使用的计税体系和造价模式也需要进行改变。建筑企业如果没有按照建筑工程项目的实际状况对增值税税率期间进行科学合理的制定,也一定会影响到招标投标工作,从而使建筑工程项目的报价也受到影响[1]。
        2.2、营改增对建筑工程行业组织和经营方式的影响
        我国建筑工程行业的组织和经营方式通常为项目承包的方式,一个大型的建筑公司下面有很多子公司,在实际的施工工程中,大型建筑公司接下整个工程组建施工项目部,由建筑母公司出人任项目总经理,然后将整个工程拆分成不同的小工程,将小工程再分给不同的子公司,如此完成整个建筑工程项目的组织和经营,在这种模式下整个建筑工程的营业税由建筑母公司组建的项目施工部代缴纳,因为营业税中会重复征税,由项目施工部一起缴纳只需缴纳一次营业税。但是营改增实行后,可以使用票管税与链条对增值税抵扣,因为增值税的目的是消除重复征税,所以营改增后假如用于抵扣增值税的链条很多,整个建筑工程行业的链条数量随子公司的数量变化,因此如果建筑工程很大,承包给的子公司很多,最后的链条就很多,在实际抵扣增值税时容易发生链条丢失,链条丢失增值税就会高,所以按照建筑工程行业以前的组织和经营方式对最后的增值税有很大影响,建筑母公司承包给子公司的工程越多,整个增值税就越不容易控制,营改增对建筑工程行业的组织和经营方式造成严重影响。
        2.3、加强建筑业的税控监管
        营业税是价内税,发票管理和抵扣相对简单,施工作业的流动性、施工地点的偏僻性加大税务监督的难度。营改增后,增值税的缴纳是月度终了销项税额减去可抵扣进项税和期初留底税额后计算汇缴。从产业链条和行业发展的角度上,供应商、客户、政府、消费者等因经济业务形成一个紧密的扣税链条,销告方、购买方在纳税上形成制约关系,进行交又监督。

在这一纳税链条上,如果这一链条少缴了税款,必然导致下一环节多缴税款[2]。
        3、建筑业营改增应对措施
        3.1、完善施工过程控制
        工程造价人员要学习增值税暂行条例及实施细则等一系列政策规定,提高增值税相关知识。根据COSO内部控制要素在投招标的组织、承包合同的签订、工程质量监督等过程进行控制。在工程招投标报价、工程合同成本造价、工程项目合同的盈亏预计中,要充分考虑可抵扣的进项税额报价、成本、资金流的影响,进而推断对合同的签订、项目运行的成败和公司业绩考核的作用[3]。
        3.2、推动行业产业转型升级
        建筑行业中的某些仓库厂房等建筑工业化项目作为材料费用在项目费用中占据了很大比例,因此与其他类型项目相比较,可以抵扣的进项税额也更多。营改增政策的全面推行使施工单位加大对技术和设备的投入,才能使税负大大降低,这极大地推动了建筑行业的转型升级,并促使建筑企业技术含量有效提升。另外可抵扣范围内纳入了不动产,企业增值税可通过跨境服务免征,这些方式使固定资产获得了大量各个企业投入的资金,对境外与境内企业的相互合作提供了极大助力,并促使建筑企业产业转型升级速度加快。
        3.3、选择合适的会计核算体系
        在营改增实施的一段时间内,新旧知识的碰撞、同一事项在新旧法律规定上的矛盾会给同一工程的核算带来不便和困惑。会计人员在遵循财税〔2016〕36号的规定,在不违背会计核算准则、企业基本会计制度的前提下,根据企业的实际经营和管理需求来正确设置会计科目,选择行业和企业通用的会计政策,减少与外部单位核算体系不一致的沟通成本,通过与外部专业人士交流、行业标杆企业调研、中介专业机构咨询等手段来完善自身的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体系[4]。
        3.4、做好引导服务、后续跟踪与调查工作
        建筑企业实际税负对营改增政策的贯彻落实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为了有效解决建筑企业在营改增推行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工程造价管理部门应当将建筑企业的引导服务工作落实到位,使其快速转变经营模式并建立起完善的内部财务制度。财务管理部门需要合理调整建筑企业的投标策略及定额,完善企业合同管理制度的同时将税务规划工作落实到位,同时对各个分包企业进行强化统筹,优化企业资产结构,积极促进新型技术和设备的改进及更新换代,才能真正实现建筑企业精细化管理的目的。当前营改增政策的计价规则已在国内各个地区发布,但施工单位的详细应对方案还不明确,因此一定要将政策落实后的跟踪调查工作做好。通过实时了解招标投标市场的变化状况,相应调整、招投标、信息发布、计价政策等各个环节,相关部门负责人还要亲自到建筑施工单位深层调研对政策实施后施工单位遇到的各种问题及时了解,并将有预见性、可行性的策略提供给建筑施工企业[5]。
        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行业在营改增对建筑工程行业组织和经营方式、营改增对工程预算管理、营改增对建筑工程总承包以及营改增对建筑工程造价人员等方面对工程造价均有很大影响,总体来说营改增减少了建筑工程行业的重复纳税情况,提高了建筑工程行业造价人员的水平,为建筑公司带来了更多利润。
        参考文献:
        [1]李英.探究工程财务存在的问题及优化措施[J].金融经济,2018(16):220-221.
        [2]靳佳.谈如何做好工程成本核算及其成本控制[J].山西建筑,2018,44(09):228-229.
        [3]陆韬.营改增对建筑工程的成本影响解析[J].中国国际财经(中英文),2018(04):193-194.
        [4]王莹.设计类企业EPC工程总承包成本管控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7(28):61-63.
        [5]刘丽.建筑施工企业会计对工程项目成本核算的处理分析[J].现代国企研究,2017(18):96+9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