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黄河路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省济南市 250031
摘要:在城市化进程推动下,市政工建设规模日益增大,施工技术、基础建设、对工程造价预算管理提出更高的管理要求,BIM 技术的出现,有效协助市政工程造价的信息管理、集成管理,利用自身的信息参数化、模型化优势全面把控工程全过程的造价问题。因此,市政及相关部门有必要加大BIM 技术在工程造价中的应用,从而提高工程建设的资金使用率,和造价管控效率。
关键词:BIM 技术;市政工程;造价管理
1 BIM 在市政工程中的优势
1.1提高市政工程造价全过程管理的水平
建设项目的成本控制是动态的,不是哪个时间点可以控制的,我们以往的造价控制主要是控制施工前期的预算和工程后期的结算,预算是提前控制,而结算是事后控制,但过程控制却被忽略,因此,全过程的造价控制势在必行。BIM 技术正好满足了建设项目全过程动态控制造价的需求,通过 BIM 技术平台,各参与方都能实时监控项目的进展,随时与项目初期 BIM 模型进行对比,分析项目成本情况,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因材料、工艺或图纸变更造成的成本变化问题。
1.2 提高工程量准确度,可以有效控制成本
在以往的市政算量中,很多预算员选择手算,或者采用表格计算,但基础数据输入计算费时费力,还比较容易出错,BIM 技术解决了市政的这一难题,它通过图纸及其他文件的导入,可以有效的提取基础数据,实现数据的存储和共享,极大的节约算量时间,也提高的工程量的准确度。BIM 技术构建的三维模型,加入时间和成本构建 5D模型,能实现工程项目全过程的动态控制,模型可以在项目建设的任何时间点提取工程量和项目资金使用情况表,分析项目资金使用情况与人工、材料、机械设备使用计划是否一致,如果出现偏差,及时纠偏,以实现对市政工程全过程造价的有效控制。
2 市政工程造价全过程管理中 BIM 技术的具体应用
2.1 BIM 技术在市政工程投资决策阶段的运用
在市政工程建设中,造价贯穿整个项目的估算、预算等环节,传统的投资预算过程费时费力,投资预算指标缺少全面性、合理性,信息数据的共享性较差。市政工程建设方案对投资决策具有指导性作用,对于决策者而言,投入 BIM 技术使用,可有效预测目前项目中的不足之处,明确判断项目中的功能风险,便于决策者及时纠正和调整。BIM 技术在工程投资阶段的决策控制,能够充分发挥其大数据信息处理技术优势,在海量信息中获取有效信息并进行全面分析,通过组建工程信息模型,拟建具体工程建设中不可见的环境中,在保证估算工作完整性的同时进行项目投资估算,减少工程前期建设的疏漏,确保提升造价指标的可行性,进而提供最佳投资方案,指导市政单位做决策,确保造价指标在实际运用中更具灵活性、运用面更广泛,降低工程建设成本,节约工程造价,提升工程项目效益。
2.2 BIM 技术在市政工程设计阶段的应用
为有效提升市政工程设计阶段的透明化和可视化,将BIM 技术作为信息共享平台,利用三维技术形象化的呈现设计成果,充分发挥其在市政工程设计阶段的技术优势。根据前期估算的投资额进行具体设计,通过施工图纸设计有效控制造价成本,通过 BIM 技术的智能化优势进行工程量的计算,明确将施工措施项目、工程部位等信息,清晰呈现在工程图纸中,包括复杂的细部构件,明显提升了造价管理效率,节省了人工操作流程,确保将工程预算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通过BIM 技术对历史数据的分析和处理,将三维模型技术和成本核算功能相结合,可直接生成报表清单,将图纸设计、项目定额高度集成,最大限度提升造价的精准性,确保对工程项目的整体工程量合理把控,BIM 技术通过优化设计模式,实现设计效益的最大化,为市政工程中造价管理提供数据基础、技术基础。
2.3 BIM 技术在市政工程招投标阶段的应用
在市政工程建设的招投标阶段,合理的方案编制会直接影响施工合同中的价格波动,造价管理工作主要负责招标文件、拦标价、标底制作等,推动投标工作顺利进行,保障市政建设单位匹配到合适的供应商。传统的编制方法控制造价相对复杂,造价管理效率低;BIM 技术可以精确运算招投标的工程量,利用自身的软件系统将工期、费用标准、规范、图纸等信息输入系统就会自动生成模型,通过一定的插件实现 BIM 模型和算量模型间的转换,有效提升计量中的精准度,提高招投标工作效率。在市政工程招投标阶段往往需要对标底、工程量清单等文件资质进行审核后才可以发标,沿用传统的人工审核方式,工作量大、耗时耗力,极易出现人工误差,影响最终的造价控制。
2.4 BIM 技术在市政工程施工阶段的应用
市政工程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主要为发承包方依据的合同约定进行工程进度款结算,在进行工程进度款结算时,往往需要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变更签证等各项资料,然而各项信息数据资料涉及不同的部门,导致进度款数据信息收集和审核工作程序繁琐。并且市政项目周期较长、建设规模大,加之具体施工过程中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在造价管理上有一定的难度,数据获取的实效性不佳,容易造成造价偏差,影响施工进度。通过 BIM 技术的应用,科学控制施工造价,如果存在工程变更或价格调整,BIM 技术可以通过软件及时记录和审核,通过共享平台加强与设计单位之间的沟通交流,解决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之间的矛盾纠纷。利用信息化数据平台高效反馈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通过三维模型的可视化优势实时监测施工动态,减少数据失真现象,便于施工前后期数据对比,通过在 BIM 模型中添加进度宽支付系统,进一步明确支付任务,精确反应款项信息,降低索赔事件发生的概率。利用BIM 技术的 5D 模型可以进一步分析投资偏差,确保最终实现有效的项目成本控制,管理人员可通过 5D 模型调取施工进度、成本、施工物料等各项信息数据,提高造价成本控制的精细化管理水平,最终实现缩短工期、控制成本,保证市政工程建设质量的目标。
2.5 BIM 技术在竣工阶段的应用
传统造价控制计算方法在竣工结算中操作难度大,要将工程全过程的资料进行统一梳理,涉及到施工图纸、签证单、材料审批单、发票、合同、竣工图纸等,汇总计算工程量并组价,提交结算资料,完成审核对账,此阶段耗费的时间精力最多。应用 BIM 技术,实现实时数据的修改,整个施工过程中已经完成资料的收集和 BIM 模型的修改,结算就变得很轻松,造价控制人员只需导出最终计价文件,完成对账,这样既保证了数据准确,又节省了时间。
结束语
目前 BIM 技术在市政上的应用主要集中在前期的决策、设计和招投标阶段,后期施工和结算阶段使用较少,软件还不够完善,对导入图纸和资料的要求较高还没有形成系统化、标准化的操作流程。从技术的发展来看,BIM 应用已是大势所驱,会广泛应用在市政造价控制方面,成为一种新的管理模式,必将实现全过程造价控制的精确化及高效化。
参考文献:
[1]李 楠.BIM 技术 在 全 过 程 工 程 造 价 管 理中 的 应 用 研究[J].建 材 与 装饰,2020(2):203-204.
[2]陈安琪,高婷婷,陈坚.BIM 技术在工程造价全过程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教育评论,2019(12):143-147.
[3]王英华,程辉.BIM 技术在全过程工程造价 管 理中 的 应 用 研究[J].价值工程,2019,38(26):260-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