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滨州鼎尊正诚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山东滨州 256600;2.滨州市安全评价中心有限公司 山东滨州 256600
摘要:建筑工程施工材料是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保障和基础,其安全性与稳定性是人们所广泛关注的问题之一。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完善与发展,建筑工程施工行业在此背景之下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相应的建筑施工安全、建筑质量、建筑材料质量等问题也逐渐的被人们所重视起来。建筑材料的检测主要对各种建材的性能、质量等进行检测,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帮助我们判断建筑工程施工中材料的质量,帮助我们更加合理的选取合适的建材,提升建筑工程施工的安全性、效率性,有助于提升整体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提升。因此,我们就需要不断的提高建筑材料检测的有效性,降低建筑材料在检测过程中的误差,降低其偏差,从而在建筑原材料上确保建筑工程施工的安全与效率。
关键词:建筑材料检测;建筑工程施工;误差分析;数据处理
引言
在我国建筑工程建设规模不断扩大,新技术新材料不断应用的情况下,不仅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舒适和便利,也对建设工程质量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建筑建设中,建筑质量的控制十分关键,为了能够对建筑质量进行有效的提升,需要对建筑质量进行科学的管控,以此实现实际施工问题的有效解决。其中,对建材进行检测可以说是一项重点工作内容,而能够做好数据误差的分析与处理,提高数据的准确率,做到检测的公正公平公开,以此不断提升工程建设质量水平。
1建筑材料检测常见误差分析
1.1系统误差
系统误差又可分为两类,一种是固定系统误差,一种是变化系统误差。前者指的是在检测过程中始终有一个固定的数字,与实际的数据有差距,所得的实验数值发生了数字固定的偏差。例如机械设备发生过漂移或者是零点设计不准确,这都属于固定系统误差。后者是指由于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导致了系统出现变化,导致了偏差出现。例如在水泥试验过程中,由于温度和湿度的影响,实验工具产生了与室内温度、湿度不一致的数值,导致系统误差发生变化,而且这种实验条件是无法进行立刻消除的。实验方法不正确,也会导致系统的误差。系统误差在建筑材料检测中出现的概率较多,系统误差的出现一般是有规律可循的。在进行材料检测时,根据规律进行误差原因的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善方法。例如一旦发现测量数据误差出现立刻修正测量数据找到变化规律,改进实验方法,加强仪器仪表检定,替代人工均可以实现实验的准确性和稳定性提升的效果。但是系统误差需要对测量对象采用不同的纠正方法,检测设备和仪器,也要做好测量数据的更正,才能保证系统误差能够快速被发现,并根据其偏差规律和数据变化改变环境,防止系统误差概率加大。
1.2过失性误差分析
过失性误差主要是由于人为以原因引起的,因此这类误差也叫做粗差。在常见建材的检测过程中,由于检测人员的不仔细、不认真而造成的数据误差就是过失性误差。一般而言,由于操作人员的粗心而造成的过失性实验数据值偏差较大,因此要想对该类误差进行纠正靠个人的经验还不够,可以采用正态分布理论来提出偏差,这样能够有效减少主观因素对数据结果的影响。
1.3偶然性误差分析
偶然误差产生于大量的因为失控造成的微小因素,受到这些偶然因素的影响,测量值往往在最后一个数字上出现了差异。造成偶然因素的原因,包括电源电压的不稳定、仪表内部的摩擦间隙发生了不规则变化等等。由于测量人员对于仪表末位数没有进行认真的分析,因此,偶然误差的出现是带有随机性质的。从试验方法上,这种误差无法防止,只有在量测数据中将过失误差进行修正之后,剩下的就是偶然误差了。
2建筑材料检测数据处理方法分析
2.1数据处理参数
在实际建材检测当中,误差为随机变量,并因此使所获得的测量值也是随机变量。在该过程中,对随机变量进行反映的统计特征数有:第一,算数平均误差。在数据表示中,样本均值是数据的集中位置表现,通常算数平均值更接近真值,其误差具有有正有负的特点。在求均值之后,即能够消除掉一部分的正负误差,以此对试验数据的真实面貌进行显露。在实际数据处理当中,算数平均值的作用即是对数据当中存在的部分随机、局部波动情况进行消除,以此实现数据集中位置的表征;第二,标准误差。该误差又称为标准离差、标准差以及样本均方差,是一组数据的重要标志,能够对随机变量的平均状况进行反映。在实际数据处理当中,单纯掌握样本的均值还不够,还需要在此基础上对算数平均值附近的偏差、分散程度进行了解,并通过标准误差的方式进行反映。当误差值越大时,即具有较大的数据离散性。当误差值越小时,也将具有较小的数据离散性;第三,变异系数。对于两种性质相同的数据来说,当其具有相同标准误差时,即可以了解到两组数据具有相同的均值偏差程度,同均值的大小情况不具有联系。在实际工作中,做好相对偏差的考虑非常关键,变异系数也是对算数平均值同标准误差间的比值进行表示,通常对数据的相对偏差程度进行衡量。
2.2数据处理评定的方式
数据处理采用结果评定的方式,根据建筑材料的几何尺寸性质等,依据不同的实验对象和实验标准要求,确定不同的数据处理评估办法,依据当前国家相应的标准,进行物理性能和误差分析的判定,根据不同的实验对象和实验标准,进行建筑材料检验数据处理方法的选定。例如在进行沙石颗粒的结果评定上,根据国家标准取样本进行实验,得到样本算术平均值,以此为数据检测值进行筛选实验,要求实验检测应大于1%。在进行混凝土立方体强度的结果评定时,可以取多个混凝土立方体试件,依据国家实验标准进行试件抗压强度的数据值获取,将最大值和最小值以中间值获得之后进行比较,要求三者之间的差值不能超过15%,否则实验无效。再例如对于烧结普通砖强度的结果评定方式可以取10个烧结普通砖样本,采用相应的实验标准,对变异系数加以评定,变异系数低于0.21,则依据算术平均数和标准差来进行评定。如果高于0.21,则要按照算术平均值和最小的强度值进行评定。
2.3建立处理系统
在建筑材料检测工作量不断加大、工作准确性要求不断提升的情况下,也需要能够在原有工作的基础上积极做好方式方法的改进,建立检测数据的处理系统。在该系统当中,其由一定数量的子系统组成,具体来说,对于不同类型的建筑材料,都是一个子系统。在不同子系统中,由数据处理表、原始检测数据输入界面、数据库以及检测结果输出界面这几部分组成。在建筑工程当中,经常建材的检测处理系统通常由石子、水泥、砂、混凝土立方体、钢筋原材等组成。在现今我国建筑事业不断发展,相关科学技术不断出现的情况下,国家的相应标准、规范也处于积极修订以及更新的过程当中,同时材料检测处理系统在检测中也需要对相关的内容进行修改。通过实际检测工作当中该系统的检测,不仅能够在现有的基础上对材料检测工作开展效率进行有效的提升,且能够有效的减少人员工作量,将工作人员从之前枯燥、反复的运算、查表对比以及查表取值工作中解脱,以此帮助工程监理、质量监督部门能够在工作当中更为及时有效的对在建工程项目施工质量进行监控。
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材料的检测水平直接影响了当前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在目前实际的建筑材料检测中,我们还需要加强材料检测的规范化管理,合理的运用数据处理与分析的作用,减少建材检测中的误差数据,提升建筑材料检测的合理与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陈玉珍.建筑材料检测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J].建材与装饰,2018(20).
[2]翟向民.建筑材料检测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J].建材与装饰,2018(38).
[3]马维华.建筑材料检测在建筑工程中的作用分析[J].四川水泥,201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