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内科慢性咳嗽患者症状及不同方案治疗的效果观察

发表时间:2020/9/3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17期   作者:刘莉莉
[导读] 探究呼吸内科慢性咳嗽患者症状的临床治疗方案。
        摘要:目的:探究呼吸内科慢性咳嗽患者症状的临床治疗方案。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9年9月呼吸内科收治的慢性咳嗽患者120例,将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接受氨茶碱治疗,试验组接受氨茶碱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比较两组症状改善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治疗前的症状评分差异不大(P>0.05),治疗后试验组的症状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呼吸内科慢性咳嗽患者采用氨茶碱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促进疾病康复,且治疗安全性较高。
        关键词:呼吸内科;慢性咳嗽;症状;治疗效果;观察
        引言
        慢性咳嗽是呼吸内科患者临床常见的主诉症状之一,患者主诉为长期、反复咳嗽(8周以上),但胸部X线片和CT检查常未发现明显异常。慢性咳嗽常为多因素在长时间的作用下引起,凡是能刺激到呼吸道黏膜的因素均可成为慢性咳嗽病因,如感染、过敏等。慢性咳嗽常并发慢性气道炎症,长期咳嗽会导致体内非自主神经功能发生改变,甚至使气道发生不可逆的重塑。因此,需要及时处理咳嗽症状,寻找病因,对不同时期予以不同的治疗措施[1]。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此次论文研究在作者工作的医院科室,时间定位于2017年9月-2019年9月,随机选择一年时间内60例慢性咳嗽患者,这批患者作为研究试验组,另外研究对照组是60例呼吸道疾病患者。针对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可见,试验组分为为男35例、女25例;对照组分别为男34例、女26例,年龄达到上限的是77岁、81岁,下限为19岁、20岁,平均是47.5岁、51岁。从上述资料分析出两组患者信息不存在医学统计分析意义,可用来论文研究。入选标准:慢性咳嗽时间>8周,听诊两肺无明显干湿性啰音,胸部X线无明显异常可排除慢性肺疾病。排除标准:①长期吸烟。②患有与咳嗽相关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者,如COPD等。③妊娠或哺乳期妇女不宜进行放射性检查者。④伴有心、肝及肾等严重疾病者或生命体征不稳者。⑤有癫痫等精神疾病者。⑥有糖皮质激素和抗组胺药物禁忌者[2]。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氨茶碱治疗,0.2g/次,3次/d。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孟鲁司特钠片,10mg/次,1次/d。
        1.3观察指标
        (1)症状评分:对两组患者咳嗽、喘息、反流、咽部发痒症状进行评分,无症状记为0分,轻度症状1分,中度症状2分,重度症状3分,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症状越重。(2)不良反应:包括易激动、呕吐、失眠、恶心,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2.0建立数据库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例数及百分比表示,选用卡方检验、校正卡方检验与确切概率法分析相关数据,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两组咳嗽、喘息评分
        两组患者治疗前的咳嗽、喘息评分无明显差异(咳嗽:P=0.079;喘息:P=0.304),治疗后两组咳嗽、喘息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试验组咳嗽、喘息评分低于对照组(咳嗽:P=0.000;喘息:P=0.000),见表1。
       
        2.2比较两组反流、咽部发痒评分
        两组患者治疗前的反流、咽部发痒评分无明显差异(反流:P=0.096;咽部发痒:P=0.196),治疗后两组反流、咽部发痒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试验组反流、咽部发痒评分低于对照组(反流:P=0.000;咽部发痒:P=0.000),见表2。
       
        2.3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
        试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3讨论
        慢性咳嗽是呼吸内科的一种常见病症,主要症状表现便是咳嗽,而慢性咳嗽由于病程反复、疾病前言时间长,所以会由此而导致患者消极的应对情绪,给其日常生活造成极大的不良影响。对呼吸内科慢性咳嗽症状的主要表现进行下述总结:第一,患者咳嗽时间很长;第二,慢性咳嗽有显著的季节性特性,通常集中发生在春季与秋季,由于在这两个季节阶段、天气变化非常显著,日夜温差较大,所以患者身体无法一时适应环境的变化、导致咳嗽频发;第三,慢性咳嗽患者在用药治疗期间,基于用药时间的越来越长、药效的发挥却越来越低,甚至会因为长时间的用药而在患者体内形成较强的抗药性,所以普通的药物也起不到很好治疗效果。通过对呼吸内科慢性咳嗽的临床诊治分析可知,呼吸内科慢性咳嗽既是临床常见病症、又是会对患者日常生活造成很大影响的疾病,所以在临床工作当中,在对患者治疗期间,应注意患者在临床症状上的变化,主要对患者的咳嗽、咳痰、喘息、反流、咽部发痒等症状变化进行观察,及时记录变化情况,一旦有何异样发生、应相应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法。在对患者实现正确诊断的同时、提高慢性咳嗽治愈率[3]。氨茶碱主要作用于小气道,它能够特异性抑制细胞内的磷酸二酯酶,降低慢环磷酸腺苷的分解能力,从而增加细胞内环磷酸腺苷含量,扩张支气管,继而发挥平喘作用,氨茶碱还可以通过抑制细胞内钙离子内流,以及刺激肾上腺素与去甲肾上腺素的释放,松弛气道平滑肌,此外氨茶碱还具有抑制炎性介质释放、促进气道纤毛运动、增加呼吸深度、增加气道黏液清除速率等作用,用于慢性咳嗽患者中疗效较佳,但是临床实践中我们发现,氨茶碱治疗慢性咳嗽疗效发挥缓慢,因此为进一步提升慢性咳嗽患者的治疗效果,我院考虑将氨茶碱联合孟鲁司特钠共同治疗慢性咳嗽,白三烯是一种炎性介质,主要由肥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等多种细胞释放,其通过与气道内分布的半胱氨酰白三烯受体结合,引起气管收缩、黏液分泌增加,继而导致咳嗽、喘息等症状,而孟鲁司特钠是一种选择性的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它与半胱氨酰白三烯受体具有较高的选择性与亲和性,能够阻断气道中半胱氨酸白三烯的效应,通过竞争性抑制炎性因子在气道内的生理效应,缓解咳嗽、喘息等慢性咳嗽症状,促进疾病恢复[4]。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氨茶碱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患者的咳嗽、喘息、反流、咽部发痒症状评分显著优于氨茶碱治疗患者,且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综上,茶碱联合孟鲁司特钠用于慢性咳嗽治疗中高效且安全,推荐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兰志刚,张宝霞,贾丛羽,张华新.异丙托溴铵联合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后慢性咳嗽的疗效观察[J].心理月刊,2019,1403:136.
        [2]李星,井弘宇,陈立婷,李丹,钱东华.慢性咳嗽患者血清中IL-17、IL-33水平和FeNO浓度检测及其临床意义[J].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8,4401:126-130.
        [3]陈霞,龙珍,黄洋,舒俊华.丙酸氟替卡松联合孟鲁司特钠辅助治疗肺炎支原体感染所致婴幼儿慢性咳嗽的效果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8,2516:164-167.
        [4]宋媛媛,黄小平,洪原城.联用氨溴特罗与孟鲁司特钠治疗慢性咳嗽的效果探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7,1502:82-8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