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精神疾病病情及康复疗效评估标准

发表时间:2020/9/3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17期   作者:白如德 焦文菊
[导读] 精神疾病经过短暂的急性期治疗后,通常进入无明显临床症状的慢
        摘要:精神疾病经过短暂的急性期治疗后,通常进入无明显临床症状的慢病期。对于慢病期及其精神残疾程度和康复治疗效果均有相对的评判标准。只有把握标准,才能更好地评估疗效,提高康复治疗效果。
        关键词:标准   慢病期   精神残疾  疗效计算
        精神分裂症在不同的疾病阶段,除了表现有不同的精神症状外,还可以出现不同程度的精神残疾,尤其是慢性期精神残疾的表现尤为突出。精神残疾的临床表现是各种社会功能缺损,社会功能就是由于精神疾病或其他原因所导致的社会行为和社会家庭应尽职能的异常和紊乱。社会功能缺陷的诊断,以临床检查为依据,以量化的检查评估为标准,(如社会功能缺陷筛选表和住院精神病人康复疗效评定量表等。)在首先确定患者的诊断及慢性化诊断后做出诊断。
一 精神分裂症慢性期的临床标志评判标准
        1急性期平息:系统妄想,丰富幻觉,荒谬的思维联想障碍均变得平淡,兴奋躁动,怪异行为,冲动伤人等活跃症状不再出现,代之以思维贫乏,情感淡漠,懒散,退缩等阴性症状为主。
        2病情相对稳定:数年内无明显病情波动,也无新症状产生。
        3 各病型界限模糊:如偏执型的妄想,青春型的精神运动兴奋,紧张型的木疆症状群均不再占临床象的突出位置。
        4病程持续一年以上。
二 精神疾病残疾的分类标准,根据WHO提供的生活功能缺陷筛选表(简称SDSS)所列10项内容的评分来划分精神残疾的等级如下:
1一级精神残疾(极重度)SDSS10项内容中有3项或3项以上被评为2分者
2二级精神残疾(重度)SDSS10项内容中有2项被评为2分者
3三级精神残疾(中度)SDSS10项内容中有1项被评为2分者
4四级精神残疾(轻度)SDSS10项内容中有2项或2项以上被评为1分者
5无精神残疾SDSS10项内容中只有1项被评为1分,或各项均评为0分者
三 依据康复诊断及康复目标,制定出五级康复疗效标准
1凡经过康复训练,病人的实际社会功能已经达到康复目标要求,定为一级疗效
2凡经过康复训练,病人的实际社会功能水平有显著提高者,定为二级疗效
3凡经过康复训练,病人的实际社会功水平有进步者,定为三级疗效
4凡经过康复训练,病人的实际社会功能水平无变化者,定为无效
5凡经过康复训练,病人的实际社会功能水平下降者,定为恶化
四 社会功能缺损度的计算标准
        以住院精神病人康复疗效评定量表为例,治疗前和治疗周期结束根据评分结果,社会功能状况总评标准如下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