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输尿管软镜在上尿路结石诊治的效果

发表时间:2020/9/3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17期   作者:邱金中
[导读] 对上尿路结石患者应用输尿管软镜诊断的效果进行分析。
        摘要:目的 对上尿路结石患者应用输尿管软镜诊断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间收治的上尿路结石患者共50例,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实施输尿管软镜诊治和经皮肾镜碎石诊治,依次设定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均为25例患者,比较两组结石取净率、一次碎石成功率、手术指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结石取净率96.00%、一次碎石成功率92.00%、术后并发症发生率8.00%,对照组结石取净率80.00%、一次碎石成功率68.00%、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8.00%,对照组和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一次碎石成功率、结石取净率相比,数据差异较大,(P<0.05)。观察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数据组间较大,(P<0.05)。结论   临床对于上尿路结石患者应用输尿管软镜进行诊断与治疗,总体效果良好,方案可行性高,利于患者结石一次取净。
        关键词:上尿路结石;输尿管软镜;诊治;并发症
        人体中尿路通常分为两部分:上尿路和下尿路。其中上尿路主要是指肾脏至输尿管膀胱口,主要包括输尿管膀胱口、双侧输尿管、肾盂肾盏及肾脏等部位,而这些部位的结石则称之为上尿路结石[1]。临床上,中年人群发生上尿路结石的几率比较高,男性发生上尿路结石的几率比较高。据调查,结石患者中,上尿路结石者占70%,庞大的数据足以引起临床的高度重视。而准确诊断并对症治疗非常关键,实验选取50例上尿路结石患者,分别给予输尿管软镜进行诊治和经皮肾镜进行诊治,不同诊治方案对结石清除率的影响不同,现将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间收治的上尿路结石患者共50例,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实施输尿管软镜诊治者共25例患者,该组设定为观察组,其中女性患者占8例,男性患者占17例,患者年龄最小17岁,最大68岁,平均(51.26±0.27)岁,按照结石情况分析,肾盂结石8例,输尿管上段结石10例,肾盏结石7例,实施经皮肾镜诊治者共25例患者,该组设定为对照组,其中女性患者占7例,男性患者占18例,按照结石情况分析,输尿管上段结石11例,肾盏结石8例、肾盂结石6例,患者年龄最小18,最大70岁,平均(51.48±0.31)岁,对照组和观察组的基本资料可比,数据差异较大,(P>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经皮肾镜诊治:对患者进行麻醉后,在B超的引导下,对患者肾脏进行穿刺,经皮肾建立通道,将经皮肾镜置入肾脏集合系统中,缓慢置入狄激光光纤,调节好相关参数,功率设置为10~15瓦,击碎结石并留置双J管。
        观察组采用输尿管软镜诊治:对患者进行全麻处理,帮助调节好体位,于患者患侧置入输尿管软镜扩张鞘,然后缓慢运输置入输尿管软镜与狄激光光纤,最后击碎结石,常规留置双J管。
1.3观察指标
        手术指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
        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发热、血尿、输尿管穿孔、泌尿感染
        结石清除情况:结石取净率、一次碎石成功率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EpiData3.1双人录入实验涉及到的数据信息,导入SPSS22.0软件中进行分析,计量资料,如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用±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如一次结石成功率用%表示,数据组间分别用t、x2检验,统计学意义判断标准:P<0.05。
2结果
2.1对比两组手术指标
         见下表1:比较对照组,观察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较短,数据组间经检验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2.2对比两组结石清除情况
        见下表2:观察组和对照组的结石取净率、一次碎石成功率相比,观察组的结石取净率、一次碎石成功率均较高,数据差异经检验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2.3对比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见下表3: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相比,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较低,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由于尿道的主要功能是排除尿液,因而随着尿液的排放,上尿路结石也会随着尿液而移动,一旦上尿路结石者不能及时治疗,极有可能发展为下尿路结石,增加疾病诊治的难度[2]。临床研究发现,造成上尿路结石形成的原因有:饮食中动物蛋白、精制糖的增多、纤维素的减少等,当尿液中抑制晶体形成物质不足和核基质的存在,非常容易形成结石。绝大部分上尿路结石者在发作之前无比较明显的感觉,往往是发现在剧烈运动后或体力劳动后,突然出现一侧腰部剧烈疼痛,还会向下腹及会阴部放射,患者情况紧急时,甚至伴有腹胀、肠胃不适及不同程度的血尿[3]。因此,及时诊断并快速清除结石非常关键。目前,临床主要采用手术方法对上尿路结石患者进行治疗,辅助B超、输尿管软镜等,其目的是快速解除患者的临床症状,提升结石清除率,促进排尿通畅。总结临床发现,以往采用经皮肾镜狄激光碎石术,在B超的引导下对患者进行治疗,需要先建立有创的皮肾通道,这一操作会造成患者术中出血量增多,同时延长手术时间,因此,方案的可行性有限,且结石清除效果不太理想,患者术后甚至会出现各种并发症。
        相比而言,输尿管软镜在上尿路结石诊治中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此方案在应用过程中,主要利用软镜经过患者自然腔道,如输尿管、尿道等,这种操作能够精确结石病灶部位,从而提升一次结石成功率[4]。对输尿管软镜应用时,利用电子输尿管软镜的镜体纤细特征,能够以较清晰的视野,为结石清除提供积极作用。此外,术中利用人体结构进行清石,不留任何伤口[5]。镜体通过迂回曲的输尿管达到肾盂部位、肾盏部位,从而精准碎石,术中还利用狄激光技术,直视下精准碎石,促进患者排尿通畅。结合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结石取净率96.00%、一次碎石成功率92.00%、术后并发症发生率8.00%,对照组结石取净率80.00%、一次碎石成功率68.00%、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8.00%,数据差异较大,(P<0.05)。且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较短,数据差异较大,(P<0.05)。可见,输尿管软镜在上尿路结石诊治中取得了更明显效果,其应用优势更大。
        综上,临床对于上尿路结石患者应用输尿管软镜进行诊断与治疗,总体效果良好,方案可行性高,利于患者结石一次取净。
参考文献
[1]郝宗耀,刘明,樊松,等.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疗效分析[J].安徽医学,2016,37(3):279-281.
[2]葛伟军.探讨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疗效[J].系统医学,2019,4(13):83-85.
[3]梁阳冰,覃斌,李长赞.输尿管软镜在上尿路结石诊断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病案,2019,20(09):107-110.
[4]倪志福,汪晓玲,屈振繁.小儿上尿路结石采用气压弹道和输尿管软镜钬激光治疗的对比效果[J].国际泌尿系统杂志,2017,37(06):821-824.
[5]罗洪波,刘修恒,吕胜启.国产组合式输尿管纤维软镜在诊治上尿路疾病中的临床应用(附185例报告)[J].临床泌尿外科杂志,2016,31(02):123-12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