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了解孕产妇急救转运的病因、特点及趋势,探索干预方法,为提高其救成功率和降低死亡率提供一定的循证医学依据;[方法]通过对2012~2019年某院急救转运、抢救的4897位孕产妇数据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八年来抢救成功率相对平稳平均为98.10%,2018年抢救成功率最高99.26%,2012年最低96.97%;急救转运来源以二级以下医疗机构为主,前五位的病因依次为妊娠高血压18.79%,产后出血14.91%,胎儿宫内窘迫11.11%,产程异常11.07%,前置胎盘9.68%;住院死亡率较低;[结论]掌握本地区危重孕产妇病例病因特点,建立有效的高危孕产妇急救转运中心,对提高高危孕产妇抢救成功率和降低死亡率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危重孕产妇;急救转运;病因特点;抢救成功率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emergency transport of 4897 high risk pregnant women and critical pregnant wome
Huang shiwu ,Tian long,Liao zhiyong Qinzhou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Hospital, 5350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understand the etiology, characteristics and trend of emergency transport of pregnant and lying in women, explore intervention methods,
and provide evidence-based medical basis for improving the rescue success rate and reducing mortality;Methods The data of 4897 pregnant women in a hospital from 2012 to 2019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Results In the past eight years, the rescue success rate has been relatively stable with an average of 98.10% The highest rescue success rate in 2018 99.26% , lowest in 2012 96.97% The first five causes were pregnancy induced hypertension 18.79% , postpartum hemorrhage 14.91% , fetal distress 11.11%
Abnormal labor process 11.07% , placenta previa 9.68% The mortality rate was low;
Conclusion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improve the success rate of rescue and reduce the mortality rate to master the et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critical pregnant women and establish an effective emergency transport center for high-risk pregnant women.
Key words:Critically ill pregnant and pregnant women; First aid transfer; Et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Rescue success rate
孕产妇急救转运是确保母婴安全,提高人口素质,降低母婴患病率及死亡率的一项重要举措[1]。本研究通过对2012~2019年某院(挂钦州市母婴急救指挥中心办公室)4897例高危妊娠和危重症孕产妇急救转运工作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掌握其来源、病因、抢救成功率等特点和趋势,以便拟定市域内高危妊娠和危重症孕产妇急救保障工作机制,为进一步提高高孕产妇抢救成功率、降低死亡率提供一定的循证医学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2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经我院医护人员和急救车急救转运的4897例高危妊娠和危重症孕产妇各项数据和材料进行回顾性整理分析。诊断标准依据乐杰主编《妇产科学》第6版[2]。
1.2方法 使用福建弘扬电子病历系统和上海今创病案管理系统等收集相关数据。对2012~2019年8年间经我院急救转运的4897个高危妊娠和危重症孕产妇病例各项数据和材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查找其来源、病因、抢救成功率等特点和趋势。
2 结果
2.1急救转运抢救危重孕产妇总体情况
2012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经我院医护人员及救护车(挂钦州市母婴急救指挥中心办公室)转运抢救危重孕产妇共4897例,八年来抢救成功率相对平稳,其中,2018年抢救成功率最高99.26%,2012年最低96.97%,平均为98.10%;详见表1。
.png)
2.2急救转运危重孕产妇来源和转归情况
急救转运例数县区来源以钦南区最高35%,钦北区最低14.01%;医疗机构来源以二级以下医疗机构来源为主84.25%,二级医疗机构次之13.93%;抢救成功率均在97.78%以上,平均98.10%;转运至上级医院的危重孕产妇以钦南区最高2.16%,灵山县最低1.21%,平均1.80%;死亡率钦北区最高0.29%,浦北县最低0;详见表2。
.png)
2.3 孕产妇急救转运的病因分布情况
急救转运前五位的病因依次为妊娠高血压18.79%,产后出血14.91%,胎儿宫内窘迫11.11%,产程异常11.07%,前置胎盘9.68%;详见表3。
.png)
2.4各县区危重孕产妇急救转运病因分布情况
妊娠高血压分布依次是钦南区(37.50%)、灵山县(29.57%)、浦北县(23.91%)、钦北区(9.02%);妊娠高血压中子痫比例灵山县较高(69.49%),其次是钦北区(62.65%)、浦北县(32.27%)、钦南区(30.43%);产后出血依次是钦南区(30.00%)、浦北县(29.45%)、灵山县(26.99%)钦北区(13.56%);胎儿宫内窘迫依次是灵山县(36.95%)、钦南区(27.12%)、浦北县(26.47%)、钦北区(9.56%);详见表4。
.png)
2.5住院孕产妇死亡病例评审情况
2012年-2019年,某院急救转运的辖区内住院孕产妇死亡5例。其中产科直接死因2例,间接死因3例;主要死因构成羊水栓塞2例,其他合并症3例;自然产2例,阴道手术例,剖宫产2例;5例均未接受规范产检;经院内专家对死亡病例评审,认为有4例,如果早期干预,能避免死亡;详见表5。
.png)
3 讨论
本研究显示8年来抢救成功率相对平稳,平均为98.10%,其中2012年最低96.97%,2018年最高99.26%,考虑可能因素是2018年度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管理委员会发布《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建设与管理指南》以及该市启动市县级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评审有关。这与学者研究指出高危妊娠是导致新生儿死亡以及孕产妇死亡的最重要原因,加强孕期管理与保健的重点环节[3],加强对高危孕妇包括急救转运等临床干预手段的产前管理是减低孕产妇死亡率以及婴儿死亡率、新生儿死亡率的重要措施[4]等观点基本相同。
从急救转运来源地分析,急救转运例数以钦南区最高35%,钦北区最低14.01%,考虑钦南区截止2019年12月止尚未设置有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再者可能该院产科在钦南区的影响力比较高等综合因素相关。钦北区最低,一是考虑钦北区开设有二级医疗机构二家,二是钦北区与市域内其他的三甲医疗机构组成一定的医疗联合体有关。学者指出孕产妇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病死率和婴儿病死率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状况、人民健康水平等各个方面发展的重要指标,同时其也是各级政府对妇幼卫生工作做出规划、管理与决策的参考依据[5],当地政府部门应该结合本地高危妊娠和危重症孕产妇转运特征对妇幼卫生工作做出可行性的规划和决策。
学者指出妊娠期高血压,产后出血,前置胎盘等疾病均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也是孕产妇及围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6]。子痫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最严重的阶段,多发生于妊娠晚期或临产前,直接关系到母儿安危[6-7]。本研究急救转运前五位的病因依次为妊娠高血压(18.79%),产后出血(14.91%),胎儿宫内窘迫(11.11%),产程异常(11.07%),胎盘早剥(9.68%),与学者的研究基本一致。妊娠高血压中子痫是急救转运严重因素之一,在各县区中分布不一,需要根据分布特点制定相应的急救转运计划和方案。产后出血和胎儿宫内窘迫在各县、区间的分布差异性不大,急救转运计划和方案的共性点会更多。
导致孕产妇死亡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一直是全世界共同关注的妇女健康的主要问题 [8]。医疗机构管理者和从事妇产科的专业技术人员要对孕产妇的死亡病例进行评审、分析,找出根本原因,针对性提出医学干预措施等以确保母婴安全。这与学者认为危重孕产妇急救管理模式实施后有效地提升治愈率,降低转诊率和死亡率[9],进一步完善辖区妇幼健康服务体系,提高产科质量管理效率与水平对保障母婴安全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10]等观点是一致的。
掌握本地区危重孕产妇病例病因特点,加强孕产妇系统管理,建立以系统管理和优化服务为基础,以信息网络为依托,加强高危孕产妇的筛查,强化产前检查的重要性,对高危因素及高危程度进行评价,及时发现、处理妊娠期的合并症及并发症,提高高危孕产妇急救,转运效率是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有效措施[11]。需要集中优势的人力、物力资源用于具有高危因素的个体和群体,使她们得到应有的孕产期保健服务和有效的急诊、运转救治,顺利渡过孕产期和产褥期,最终实现安全妊娠与分娩,是保证母婴健康,降低孕产妇及围生儿患病率和死亡率的有效手段[12]。同时,还要注意心理护理,安全转运以及必要时终止妊娠[13]等。总之,建立有效的高危孕产妇急救转运中心,对提高高危孕产妇抢救成功率和降低死亡率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王辉. 1670例高危孕产妇的妊娠管理和有效护理[J]. 中外医学研究,2011,9(12):55-56.
[2] 乐杰. 妇产科学[M]. 第6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99-100.
[3] 熊庆,吴康敏. 妇科保健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41.
[4] 王魏魏,姜婷,李春雨等. 危重症孕产妇急救体系管理模式探讨[J]. 中华卫生应急电子杂志,2016,2(1):57-60.
[5] 何新梅. 高危孕产妇管理在降低孕产妇死亡率中的作用[J]. 浙江预防医学,2012,24(5):91-92.
[6] 黄群. 围产期护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2:309.
[7] 王海琪,毛红芳.上海市嘉定区61例危重症孕产妇情况分析[J]. 中国妇幼保健,2013,28(16):2548-2550.
[8] 金秋娣. 慈溪市2003-2009年孕产妇死亡情况分析[J]. 浙江预防医学,2011,23(2):65,88.
[9] 胡慧婧,徐玉婷.医院危重孕产妇急救管理模式分析[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9, 27(23):172-173.
[10] 王合森,邢萌萌,骆雪蓉,等.深圳市龙岗区孕产妇死亡防控管理的策略探讨[J].中国妇幼保健,2020, 35(8):1368-1371.
[11] 孙珂,栗霞,李志敏. 前置胎盘孕妇期待疗法期间的心理[J]. 全科护理,2009,7(6):1413-1414.
[12] 李嘉卫,苏明,何敏肖等. 边远山区孕产妇系统管理的探索与研究[J]. 基层医学论坛,2013,17(28):3675-3678.
[13] 邹同安.青田县1990--2009年孕产妇死亡情况分析[J].浙江预防医学,2011, 23(3):74-76.
*基金项目: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健康委计划研究课题 基金编号:Z2017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