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皮质激素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发表时间:2020/9/3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17期   作者:刘琦
[导读] 研究对分泌性中耳炎患者采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的临床效果。
        摘要:目的:研究对分泌性中耳炎患者采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19年5月在我院治疗的88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奇偶数分组法将其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的基础上采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各频率纯音听阈、随访6个月的复发率。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7.73%高于对照组的84.09%;观察组各频率纯音听阈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复发率为4.55%低于对照组的18.18%,P<0.05。结论:对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采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的听力,疗效显著,复发率低,值得临床借鉴。
        关键词:糖皮质激素;分泌性;中耳炎;疗效
        分泌性中耳炎是指中耳非化脓炎性疾病,又被称为渗出性中耳炎。此病毒病因较为复杂,与多种因素有关,如咽鼓管阻塞、感染等,特征为中耳听力下降及中耳积液,是耳鼻喉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在上呼吸道感染后以耳闷胀感及听力减退为症状,耳痛、耳内闭塞感、耳鸣,可造成听力损伤,对于成年人单侧病变者,应明确病因,排除鼻咽部及周围间隙的占位性肿瘤,尽早治疗。临床治疗上以清除中耳积液为主,如清除中耳积液、引流、改善通气、控制感染等。有研究表明,糖皮质激素治疗分泌性中耳炎效果显著[1]。本文就糖皮质激素应用在分泌性中耳炎中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5月~2019年5月我院收治的88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参与本次研究,采用奇偶数分组法将上述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观察组:男性24例、女性20例,年龄20~49岁、平均(35.27±3.17)岁,单耳发病30例、双耳发病14例;对照组:男性23例、女性21例,年龄21~50岁、平均(35.31±3.08)岁,单耳发病31例、双耳发病13例,对比分析两组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观察组患者无糖皮质激素禁忌证者;经CT检查确诊为分泌性中耳炎者。排除标准:噪声性听力损伤者;鼻窦炎、中耳占位性病变者;既往鼓膜穿孔等机械性损伤所致的听力损伤者。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方法,具体方法:对外耳道消毒,行鼓膜穿刺,排除鼓室积液,采用头孢呋辛酯片(生产厂家:深圳致君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号:H20000400),0.5g/d,2次/d;桉柠蒎肠溶软胶囊(生产厂家:北京九和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号:H20052401),0.3g/次,2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糖皮质激素,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生产厂家:湖南汉森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号:H43020217)5mg+80mL生理盐水静脉滴注,1次/d,两组持续治疗7d。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对比治疗后各频率纯音听阈;随访6个月,统计两组复发率。
1.4评价标准
        疗效评价标准:显效:患者的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无痛感,听力恢复正常,纯音听阈提高>20dB;有效:临床症状有所改善,听力明显提升,纯音听阈提高10dB-20dB,疼痛减轻;无效:症状无改变,仍存在较严重的听力障碍,纯音听阈提高<10dB,有效率=(总例数-无效例数)/总例数×100%[2]。
1.5统计学分析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1.0处理研究数据,计量资料:“”,检验;计数资料:(),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两组治疗后各频率纯音听阈比较对比
        观察组0.5kHz、1kHz、2kHz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各频率纯音听阈比较(± s)

2.3两组复发情况比较
        观察组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发情况对比表(n,%)

3.讨论
        分泌性中耳炎主要的诱发因素是咽鼓管功能障碍,内压会使咽鼓管通气受阻,外界压力大于中耳内压,形成的负压环境造成耳腔黏膜充血而渗出,引发传导性听力损伤,若不进行有效的治疗,可能会导致耳聋,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骨膜穿刺的目的是将中耳鼓室内的液体排除,减轻炎性反应,恢复中耳内压;药物治疗是常用的方式之一,也是清除炎症[3]。
        头孢呋辛是常用第二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其抗菌作用和罗红霉素、红霉素相当,常用于敏感细菌所致的呼吸道感染、皮肤、软组织等感染,其机制是通过阻碍细胞核蛋白50S亚基的联结而抑制蛋白质的合成,从而产生抑菌作用[4]。桉柠蒎肠溶软胶囊是一种黏液溶解性祛痰药,适用于鼻炎、支气管炎等,可改善气管粘膜纤毛运动,促进呼吸道腺体的分泌,还具有抗炎作用[5]。有研究表明,分泌性中耳炎是存在免疫功能失调、解剖结构异常、感染等多因素相互作用引起的,若采用糖皮质激素,可抑制变态反应,减轻对机体的损伤,提升治疗效果。地塞米松磷酸钠是常用的糖皮质激素,用于过敏性及自身免疫性炎症性疾病,具有抗过敏、抗炎、免疫抑制作用,可减轻和防止主治对炎症的反应,抑制炎症细胞,减轻炎性症状,其作为免疫抑制作用可防止或者抑制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降低免疫球蛋白和细胞表面受体的结合能力[6]。本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要高;且观察组的治疗后各频率纯音听阈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提示糖皮质激素可改善患者听力,促进疾病恢复,降低复发。
综上所述,糖皮质激素应用在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的治疗中,可改善患者的听力状态,疗效显著,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王艳雷.糖皮质激素联合盐酸溴已新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疗效的效果观察及有效率影响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60):143-145.
[2]杨阳.桉柠蒎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45):152-154.
[3]展朋雷,杨俊,亓观霞,等.糖皮质激素联合盐酸氨溴索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J].心理月刊,2018,16(08):263.
[4]王桂芳,郝园园,王庭良,等.分泌性中耳炎采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效果评价[J].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2017,25(02):88-98.
[5]张捷.糖皮质激素联合盐酸氨溴索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疗效的效果分析[J].系统医学,2018,3(01):31-33.
[6]李智,刘邦权,田晓斌,等.鼻罩雾化不含卤素糖皮质激素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华耳科学杂志,2017,15(05):539-54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