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学路上,“疫”同前行 ----------疫情背景下的教育故事

发表时间:2020/8/2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12期   作者:周赟
[导读] 杭州江南实验学校
        冬日里的寒风,肆无忌惮地在光秃的树枝间穿梭,那让人想拥抱的阳光好似疲惫不堪,跟着空气嗅到了孤独的气息。二零二零庚子初启之时,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所有的进度条。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有临危受命的白衣天使,有挺身而出的解放军战士,有默默无闻的志愿者……而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也转战到新战场,“停课不停学”便在我们的电脑屏幕上激情上演。老师、家长和孩子们从最初的手忙脚乱、无所适从,到慢慢适应、应对自如。就在这段特殊的日子里,我与孩子们又开始了很多小故事……

老师,我们该怎么办?

        三月三十号,我的电话铃声响起。我一看是小吴妈妈的电话,接起电话便听到:“老师,我们孩子把自己反锁在房间里不肯写作业,我们该怎么办?”我的心咯噔一下:怎么可能?网课以来孩子一直有交作业啊,虽然有时交得比较晚。我连忙安慰家长,再让家长比较详细地叙述了网课以来孩子在家的学习情况。原来小吴一开始还是按学校老师要求按时上课并完成相关学习要求,可是后来父母复工上班之后,便出现了不想写作业和不想上网课的行为,甚至把自己反锁在房间里玩游戏。最近几天,爸妈只能轮流请假在家陪同孩子上课。整整四十分钟的通话,让我强烈地感受到家长的无奈与焦虑,在无计可施的情况下“求救”于我。挂断电话,“老师,我们该怎么办?”这句话不断在我脑海中反复,我想这个疑问句我必须要解答。
        
                               孩子,你的回答很精彩!

        与小吴妈妈通话后的第二天,腾讯会议的直播课如往常般进行。今天第一节是我的道德与法治课,课的主题是------战“疫”下的中国温度。当课堂进行到最后,我提问了一个问题:“孩子们,疫情当下,社会上的每一个人都在自己的岗位上贡献力量,那作为一名小学生,我们该怎么做呢?”一分钟后,我连麦要求小吴来回答。小吴一直以来在班上不是积极发言的学生,这一问似乎让他一时之间难以回答,支支吾吾的只言片语中让我感受到他的尴尬。这时,旁边陪同的爸爸忍不住提醒他,全班似乎都屏住呼吸地等待小吴的回答。“小吴,你同意爸爸的说法吗?”我语气温柔地提问。“我同意。”我继续追问:“我也同意,但我觉得你肯定还有补充,对吗?”“是的,我觉得我们小学生不出门,在家里好好学习也是在对疫情做贡献!”“同意小吴同学的请在聊天框里扣1!”瞬间,聊天框里的“1”像长龙般出现。此时,我心中暗喜,老师的赞同和同学的肯定已经让小吴自己开始转变对待学习的态度。
        第二天的班会课主题是-----争做网络学习“自律小达人”。孩子们畅所欲言,纷纷与同学分享疫情宅家期间如何自主学习,如何丰富自己的课余生活等。最后我又连线小吴,让他也来分享自己的自律表现。

有了昨天同学们的肯定,他今天似乎没有什么犹豫,很快便答道:“今天早上,爸爸妈妈都去上班了,我自己按时上网课!”这个问答肯定不是所有回答中最出色的,但却是我今天最想听到的,我有些激动,毫不犹豫地表扬道:“孩子,你的回答很精彩!”
        
                                                        老师,我们感谢您!
                                                        
        光有班主任的引导是不够的,于是我建了一个任课老师的微信群,在群里与我们班每一位老师讲述了小吴同学的情况,并与其他任课老师制定了帮助小吴的一些策略。与此同时,我又与家长沟通,告诉家长在这一特殊时期如何真正地陪伴孩子。有了全方位的配合,小吴不仅在我的课堂上能积极表现,而且在其他课上也愿意参与并得到了肯定。慢慢地,他每次交作业的时间提前了,作业质量也比之前有进步了,主动上课的次数也越来越多了······
        后来的一次主题班会课上,我让孩子们做一张小卡片,写下你对身边“疫情中的逆行者”最想说的话。那天,我看到小吴的卡片上写道:老师,爸爸妈妈说您也是疫情中的最美逆行者,我们感谢您!
                             
                                                                        结语

        从“老师,我们该怎么办”到“老师,我们感谢您”,从屏幕这边的提问肯定到屏幕那头的进步自律,让我们更加深刻地感受到育人没有距离,只有用情用心。疫情之下,孩子学习环境与学习模式都改变了,少了许多集体生活,少了同伴间的嬉笑打闹,难免会有不良情绪和不同以往的行为出现。所以就需要老师分析具体情况,用心引导,并通过家校配合有效解决孩子的问题。
         樱花吐蕊春已回,和风送暖柳如烟。在这最美的人间四月天,疫情虽然寂静了大街小巷,却让无数温暖故事上演人间。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