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小学英语课堂中觅德育芳踪

发表时间:2020/8/2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12期   作者:朱翠莲
[导读] 教学永远具有强烈的教育性。重视和加强青少年儿童的品德教育,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教育改革的热点。
        【内容提要】:教学永远具有强烈的教育性。重视和加强青少年儿童的品德教育,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教育改革的热点。小学英语学科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阶段学生必修课程,与其他学科一样,担负着对学生进行德、智、体、美诸多教育的任务。语言学习对开发儿童潜能、进行思想情感教育具有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学习英语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学的语言知识,还可以培养了解他人、尊重他人的包容性格,认识自己和认识他人的能力,以及与人共同生活等诸多方面的能力,这些对于学生良好性格的养成,促进学生主动全面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教师在教学中就应当善于挖掘教材的德育因素,渗透德育。
【关键词】:  思想  资源  课外活动  作业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在教学中应遵循语言学习规律,寓思想教育于语言教学及活动中。目前,在各中小学使用的JEFC和PEP教材的题材比较广泛:有的是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有的是人类所共同关心的问题,具有时代性、思想性、知识性和真实性的特点。教材的内容比较丰富,包括名人传记、环境保护、人口问题、行为规范、人际关系、文化礼仪等等。这些教学内容有许多都渗透了德育因素,教师应努力挖掘这些德育因素,以语言和文化为载体,适时适度地在英语教育中渗透德育,让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受到良好的启迪和熏陶。教师也可以通过开展各种各样的英语实践活动、利用各种英语课程资源等渠道,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
        那么,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怎样做到在英语教育中进行德育渗透呢?
一、挖掘教材的思想性进行德育渗透
        现行的英语教材的课文和对话大都是经过惊喜挑选的,他们题材好,寓意深,利于教师进行思想教育。如果教师在讲授时能充分挖掘教材的思想内涵,联系实际,对学生进行道德素质教育就可以达到一举两得的效果。例如:PEPBook7Unit2The great wall of China.(中国长城)这一部分时通过中外两个小朋友的对话来介绍长城的。如果教师在讲授该对话的时候,能使学生了解万里长城之所以能成为举世闻名的古建筑之一使因为它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在2500多年之前,在当时科技水平极其低下的情况下建成的。这一雄伟的建筑物的建成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勇敢和智慧。这样就能增强学生的国家和民族意识,部忘自己使中国人、使炎黄子孙,从而奋发图强,再创辉煌。在平常的课堂教学中,也可通过短剧表演,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
二、利于广泛的课程资源进行德育渗透
        积极开发和合理利用课程资源使英语课程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引导课外阅读 提高英语素养》是我校2008年申报的一个市级课题。几年来,我校师生充分整合校内外的课程资源,根据学生生理、心理特点,认知水平,语言教学的规律,精心设计了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课内外英语教学活动,并结合世界各国的文化特点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成功开发了Life ABC英语阅读校本课程,该课程的教材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因此,在平时的课堂教学和英语课外活动中教师可以选择该教材的内容,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
         三、运用英语格言警句进行德育渗透
        英语中的格言警句,能阐明真理、启迪心智、陶冶情操、激人奋进。课堂上教师可以灵活地把它们运用到词汇、句型和语法教学中去,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渗透德育,一举两得。我们也可以把它们作为校园、教室布置的内容,教师可以请那些擅长绘画的学生在格言警句下配上充满童趣的卡通,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如:对学生进行惜时勤学教育时可用:Time and tide wait for no man.(岁月不等人.。)
        对学生进行意志、毅力教育时可用:There is a will, there is a way.(有志者事竟成。)
        对学生进行助人为乐教育时可用:It’s better to give than to receive.(奉献高于索取。)
        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时可用:What is dignity without honesty?(不诚实又谈什么尊严?)
         四、在丰富多彩的英语课外活动中进行德育渗透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积极开展各种课外活动,有助于学生增长知识、开阔视野、发展智力和个性、展现才能。
        例如:前年的英语周活动我们的主题是Travel around the world,去年我们活动的主题时“说英语  迎奥运”。通过这些活动,不仅使学生对五大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惯、生活方式、文化艺术等诸多方面又了更多的了解,同时通过对其他班级同学的介绍,培养了他们良好的英语礼仪。每年一次的为期两天的英语实践活动,在团结合作的氛围中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每两个月一次的英语节目社区活动,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展示了我校学生健康向上的良好精神风貌。而其他诸如:英语书签制作比赛、英语手抄报比赛、演讲赛、故事赛、短剧赛等活动的蓬勃发展,使英语学科的德育渗透实效凸现。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2]. 马剑波,《小学英语教学论文撰写与例举》,宁波出版社,2005年;
        [3]. 岳 蔚,《小学英语课堂精彩片段赏析》,宁波出版社,2007年。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