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核心素养的理解与生成路径——以高中数学课程为例

发表时间:2020/8/2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12期   作者:魏爽
[导读] 核心素养是教育领域当中非常热门的一个话题,它在社会上受到了广泛关注
        摘要:核心素养是教育领域当中非常热门的一个话题,它在社会上受到了广泛关注。核心素养是学生学好数学的金钥匙,也是当前数学教育当中重点的教学目标。在新形势下,教师需要对数学的传统教学方式进行改革创新,将核心素养渗透到数学教育当中,以适应社会的需求,帮助学生取得更全面的发展,为学生以后的数学学习提供便利。
        关键词:高中数学;数学核心素养;生成路径;创新教学方式
        引言:所谓数学核心素养,主要是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对症下药,因材施教,是当前高中数学学科的教学目标。立足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与传统的教学方式不同,它并不单纯的以教学计划作为硬性标准,而是将学生作为教学过程当中的主体,旨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数学素养。这种教育方式更加注重学生在教学过程当中对于知识的理解程度,学生可以在学习过程当中随时进行反馈,教师也能够根据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手段。本文在数学核心素养的基础上,对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创新。
        一、核心素养对于数学学科的意义
        数学核心素养是一种抽象的综合性品质,只有在学生学习数学课程的时候才能体现出来。经过我国相关专家以及学者不断的进行研究总结,从而得出结论——核心素养是连接宏观教育理念、培养目标与具体教育教学实践的中间环节,是学生在学习生活当中甚至今后的社会生活当中必备的一种能力。它不仅仅包含着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同时还有对学生数学能力的考察、学习方法的改进以及对学生情感态度的重视,从而帮助学生形成正确良好的价值观,能够拥有自主发展的能力,可以帮助学生健康成长,为祖国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因此,教师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以学生为本,重视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当中的主观能动性。通过不断地创新,改变他们对于数学学科的刻板认识,提高对数学的学习效率,与他人进行合作,对数学进行创新与实践。
        二、在高中数学中核心素养的生成路径
        1.信息化教学,培养学生兴趣
        兴趣是学习数学的动力,要想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那么教师便需要吸引住学生,使用全新的教学方式抓住学生的眼球。在当前的新形势下,互联网技术发展迅速,在教育领域中使用互联网进行辅助教学已经成为了主流趋势,教师可以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数学知识,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可以有效提高数学课堂的学习效率。学生可以观看相关数学网课来提前学习数学知识,在线下课堂只需要对自己还不明白理解的地方着重听讲即可,减轻了学生的学习压力,会对数学学科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性,选择合适的网课。例如:如果在班级中有很大一部分学生对于数学的理解较为吃力,那么教师便可以选择重视基础的网课,帮助学生对基础知识点进行有效巩固。若班级中学生整体学习能力较强,那么可以针对课本知识进行拓展,选择一些应用型的网课供学生学习。这样的方式可以能够有效地保证所有的学生都能学有所获、学有所得。在进行网上教学的过程当中也体现了数学核心素养的作用。
2.善用鼓励引导学生
        数学核心素养的养成需要学生不断地对数学知识进行独立自主的思考和学习,在这个过程当中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鼓励和赞美,给学生提供坚持学习的动力。有些学生因为自身的原因可能对数学学习有些吃力,跟不上整体的教学进度,他们更需要教师对其进行鼓励。

因此教师需要在数学课堂当中多多使用“大拇指”,“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对待数学学习困难的学生千万不要去嘲讽、贬低他们,这样会使他们失去对数学的学习信心,正确的做法应当是提问一些相对简单的问题邀请这些学生进行回答,回答上来的话就给予表扬,给予他们信息,帮助他们树立数学学习的自信,从而在心理上更容易接受、理解数学。若回答不上来,教师可以慢慢的引导他们向正确的方向进行分析、思考,最后凭借自己努力进行解答,此时教师再给予其鼓励,会给学生带来极大的学习成就感。对学生今后的自主学习打下基础。
3.自主学习,联系实际
        要想激发学生对于数学知识学习的积极性,首先必须将课本的例子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让学生对问题积极的进行思考。举一个例子,教师可以提问“随机抽样在平日生活当中有什么作用?分别用在什么地方?检验一项货物的合格率可以使用随机抽样吗?”引导学生进行联想,让学生对现实问题进行思考,留意生活当中的数学现象,培养数学思维,从而更容易开展教学。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邀请学生到讲台上说出自己的想法,不仅能够更好的学习到数学知识,还可以增强学生与教师的互动,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对今后的教学开展很有帮助。
        4.小组合作,共同提高
        协同合作也是培养核心素养的一种重要方式,俗话说五人团结一只虎,十人团结一条龙,百人团结像泰山便是这个道理,通过多人的组团学习可以针对数学课本当中的重难点集中的进行探讨研究。因此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班级范围内自由进行组队,可以针对课本当中的难以理解的地方集中进行讨论。例如,小组之间可以根据直线和平面的垂直平行判断做研究,发掘直线与平面的共同点与不同点,了解到小组成员中每一个人的想法和观点,便于知识互相进行流通传播,在这过程中便提高了学生对于相关数学知识的理解程度。并且小组在研讨的过程当中,学生与其他人协同合作的能力也有一定的提高。
        结束语
        贯彻核心素养才能造就有灵魂有思想的青年学生,在高中阶段,核心素养显得弥足珍贵。因此教师需要在教学中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通过激发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兴趣以及借助多种教学媒介进行直观教学,帮助学生培养数学核心素养,为学生今后的长远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詹瑾.数学核心素养的理解与生成路径——以高中数学课程为例[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04):3.
        [2]朱立明,胡洪强,马云鹏.数学核心素养的理解与生成路径——以高中数学课程为例[J].数学教育学报,2018,27(01):42-46.
        [3]张海峰[1]. 高中数学核心素养的理解与生成路径探究[J].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9, 000(020):1-1.
        [4]胡宁. 基于高中数学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以"曲边梯形面积"为例[J]. 知识文库, 2017(2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