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对错误资源的运用

发表时间:2020/8/2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12期   作者:侯树芳
[导读] 数学是一门逻辑思维相对较强的学科,
        摘要:数学是一门逻辑思维相对较强的学科,在小学阶段学生的认知水平与理解能力都是比较薄弱的,所以在此阶段对数学进行学习,出现错误是不可避免的一种现象。所以教师怎样将错误资源进行使用开展教学,是现今小学数学教学开展中的一个研究重点,本文主要对现今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错误资源进行有效的使用,为学生打造出高效的数学课堂,促使数学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
关键词:小学数学;错误资源;运用
前言:
        在新课改的相关要求之下,对小学数学教师也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小学数学开展的目标就是为了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与基本运算能力培养,但是因为每个人的生长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所以学生在对新知识进行接收的时候,往往会出现各种的错误,那么就要求教师对学生的错误资源进行重视,对问题出现的内在原因进行分析,从而将错误的资源进行使用,避免学生再一次出现错误的发生。
一、对错误进行质疑,将错误资源价值进行挖掘
        小学阶段学生刚开始接受系统性的学习,对于数学知识来讲也是初次接受,而学生自身的数学水平认知能力也是比较低的,并且仅有的基础非常的薄弱,所以在课堂上很容易对自身的认知能力进行质疑。这样的一种自我怀疑与思维习惯的存在,对于学生的数学水平来讲起到了一定的阻碍作用,在不断的发展中不利于学生自信心的形成。所以对于小学数学教师来讲,为了将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有效的提升,促使学生在未来的成长与学习健康发展,教师要根据实际的课堂内容开展对一些错误质疑活动进行设定,让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对其加以质疑。当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受到了来自于教师的质疑时,要在自己的认知范围内对知识进行积极的搜索,从而最终用强有力的证据对教师的质疑进行反驳。在这样的一种质疑与辩驳中,能够将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进行不断的提升,从而提升学习的自信心发展,能够在未来的学习中更加自信。
        例如教师在讲解“平行与相交”一课时,在课堂的开展中教师便对学生提问“同学们,在同一个平面之内,两条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都有哪些呢?”并且教师根据提出的问题为学生提供出选择的答案:A相交与垂直,B相交与平行,C垂直与平行,学生们则会根据相关的数学知识点对答案进行选择,但是有部分的学生给出的答案可能是错误的,所以教师在此时就要对学生的答案进行质疑,组织学生进行小组的自由讨论等形式,来对自己得出的答案进行验证。在这样的一个教学过程中,学生更多的还是按照自己所学的知识,来对自己的答案进行证明,能够将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进行提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对错误资源进行使用,从而引导学生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学生可以在教师的帮助之下对出现问题的原因进行寻找,从而在教师营造的讨论空间之下对问题进行研究,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的进步。教师更是要站在教学价值的角度之上,对错误的资源进行合理的审视,对错误的资源加以正确使用,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课堂的质量与效率。
二、主动进行纠错,将错误资源价值进行挖掘
        在人们的不断运动与生活中,出现错误是正常的一项现象。不管是在哪一门学科的教学中,都是会出现错误的现象,但是对出现的错误怎样去利用是非常复杂的一个问题。出现错误之后对错误进行纠正,这时纠错能力的发展就是一种比较高级的学习能力,当在教学的环节中教师发现学生出现了错误,那么就要引导学生对自己的错误进行发现并改正认知,学生在经历对错误认知的一个过程,能够在后期的学习中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从而在后期的发展中不会再次出现同样的错误,也更加便于教师对其进行数学思维框架搭建的引导,促使其整个搭建过程能够更加的顺利。


        例如教师在课堂之上对学生讲解“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时,可以根据实际的教学开展为学生进行模型的提供,在对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进行计算时,可以为学生提供出平行四边形的硬纸板,让学生在对纸板进行观察的过程中,思考如何对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进行计算。计算的正确结果往往都只有一个,但是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得出的答案是比较多的,小学生都会希望自己计算出的答案是正确的,这就要求教师对学生进行较多的鼓励,从而让学生对验算、纠错工作的开展能够充满信心。这样一来学生就会在教师的鼓励下,通过对各种的验算方法进行使用,对自己计算的结果进行验证。这样的一个过程,就是学生对自身的反思与验证策略的制定,也是促进其纠错能力得以提升的良好方式,教师则是要将自身的引导作用进行发挥,对学生的学节奏进行把控,对学生进行鼓励促使其能够始终保持自信,能够在自身的努力下实现对“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正确进行计算,从而将自身的数学学习成绩进行提升。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对已有的错误资源进行使用,将学生在认知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分析,将出现问题的根源进行寻找,鼓励学生积极主动的去对错误进行纠正,能够积极的面对自己出现错误的现实,在教师的引导之下逐渐的将自身纠错能力进行提升。
三、主张讲错纠错,将错误资源价值进行挖掘
        学生在小学阶段是习惯养成的重要阶段,当学生在对数学知识进行学习时,出现了知识理解上的错误认知,教师要直接的对学生进行错误的指引,对于学生来讲并不会留下深刻的印象,所以为了能够让学生在未来的发展中能够更加认真的对数学知识进行研究,并且自身能够养成比较良好的纠错习惯。教师可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将错就错,尤其是在学生进行解题时出现错误,教师乣直接将其存在的错误进行指出,可以根据题型的知识点具有针对性的向学生提出一些错误的关键信息,让学生自身先明确对于问题的解答思路是否存在一定的问题。但是部分的学生并不能够认识到自身的错误所在,所以就需要教师在学生无法对问题进行继续的解答时,对学生进行循序渐进的指导,从而学生能够明确自己的错误根源所在,教师也能够将教学活动不断的充实。这样的一种错误发掘对于学生来讲,会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教师也能够对错误的资源价值进行最大化的使用。
        例如教师在针对低年级学生进行数学题目的讲解时,“小花有12个苹果,小明有7个苹果,那么同学们小花比小明对了几个苹果呢?”针对与教师这样的一个问题提出,学生能够很快的回答道“12-7=4”,但是还有的学生并不能够对算式中的数字所表达含义进行理解,会有同学理解到算式中的“7”指的就是小明手中的7个苹果。这个时候教师可以适当的对学生进行提示,如果式子中的“7”指的是小明的7个苹果,那么是不是就可以将小明的苹果数量清零?在教师给予的一些提示之下,学生能够慢慢的反应过来自己对算式理解的错误,从而将自己的思维进行转换,该算式就是将小花的12个苹果减去小明的7个苹果,从而得出小花比小明多出的苹果数量。在教学中对“将错就错”的思想进行使用,能够促进学生对错误思路的认知,从而在脑海中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
结语: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出现的错误资源现今已经得到了教师的重点关注,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要不断的对教学方式进行探索,将学生出现的错误资源进行分析使用,将错误中存在的价值进行发现,能够将学生存在的错误思想进行及时的纠正,并且将学生的学习热情进行有效的激发,不断的将小学数学教学质量进行提升,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推动教学课程的开展。
参考文献
[1]郭秀霞.刍议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学中错误资源的利用价值[J].天津教育,2019,(35):173-174.
[2]张强.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对错误资源的有效利用[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8,(10):66-67.
[3]王小红.小学数学教学中错误资源的合理运用[J].试题与研究,2018,(12):16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