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

发表时间:2020/8/2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12期   作者: 黄振红
[导读] 根据小学生的身心发育特点,其在幼年时期所受到的良好教育将会伴随其一生,
        摘要:根据小学生的身心发育特点,其在幼年时期所受到的良好教育将会伴随其一生,在数学教学活动中积极导入德育因素,对于学生全面掌握数学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有着极为重要的引导价值。本文从创设情景,渗透德育;合作探究,融合德育;巧设练习,落实德育;拓展延伸,强化德育四个维度,并结合实际的教学案例,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自然渗透。
        关键词:小学数学   德育    渗透
        《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思想品德教育是小学数学教学必须完成的一项重要任务,要从一年级起贯穿在各年级的教学中去”。作为基础学科的数学肯定也必须重视德育教育。良好的道德素养是引导小学生全面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为了帮助学生获得最大化的成长空间,帮助其形成积极健康的成长观念,在数学教育环节渗透德育已经成为势在必行之事。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有效的渗透德育教育?线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些看法。
        一、创设情境,渗透德育
        良好的开端是一节数学课成功的前提条件,创设良好的教学情景导入新课,它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唤醒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次,教师所设计的教学情境,应根据本课堂的教学内容,针对学生的实际,有机地进行德育教育的渗透,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
        在教学“比”时,多媒体播放“神舟”五号顺利升空视屏,在太空中,执行此次任务的航天员杨利伟在飞船里向人们展示了联合国国旗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利用这一素材自然地引出“比”,一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可以适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及国旗法,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从而培养学生勤奋学习,立志成才,顽强拼搏的精神。
        在教学“找次品”时,情境创设让学生观看挑战者号航天飞机爆炸影音资料,失事原因是燃料箱上一个圆形封环由于在低温下变形,发生燃气泄漏,引爆外部燃料导致的。利用教师有意识的渗透与引导,学生深深领会,小小的误差就会酿成大祸,可以培养学生一丝不苟的学习作风,树立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并形成认真、细致、耐心、踏实等良好的性格特征。
        二、合作探究,融合德育
        在数学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不仅要依靠教材文本知识,更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小组活动的形式来开展数学主题活动课,让学生在开放的实践中学习数学应用数学。
        在教学“三角形的面积”时,在解决“能不能把三角形也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来求面积”这个问题时,引导学生小组合作,利用学具袋中的三角形进行拼摆,看看能拼成哪些学过的、会计算面积的图形,学生展示拼出的图形。“拼成的图形与原图形之间有什么关系?”,引导小组再次合作,学生经过观察、比较、分析、讨论、展示交流等一系列的活动,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学生在活动中齐动手、动脑,既培养了学生的的动手能力,还培养了团结协作的良好品质,开拓了思维,锻炼了能力。
        教学“1亿有多大”时,学生自主探究“称一称,1亿粒大米有多重”,通过测量1亿粒大米重约2吨,可供一个人吃14年。联系全国14亿人如果每人每天节省1粒大米,可供一家四口吃38年。通过这样的探究性学习和解决问题,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数感,而且培养学生勤俭节约意识。


        三、巧设练习,落实德育
        练习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巩固新授知识、形成技能技巧,培养良好思维品质,发展学生智力的重要途径。教学时,教师根据学生喜新、好奇、好胜等特点,结合教学内容,有目的、有计划地设计灵活多变、思维性强和有教育性强的练习,就是很好的思品教育素材。
        教学“循环小数”时,设计这样一习题:“有一天三个循环小数好朋友分别是、、他们一起去游玩,乘车时售票员要求他们按次序上车,他们上车的次序该怎样安排?并说明理由。”有的说应该按从小到大排列,理由是大人要照顾小孩,有的说按从大到小排列,理由是小孩要尊敬老人,给老人主动让座。通过这样学生感兴趣的题目,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生活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既巩固了循环小数的知识,又有机地将德育渗透于教学之中,从而培养学生从小讲文明,懂礼貌,守秩序、尊老爱幼的良好品质。
        学习“可能性的大小”时,设计了一个小小辩论会,民威商场搞“玩转盘抽奖” 活动。以扮演“策划者”或“顾客”的不同身份去设计抽奖转盘。为了提升学生对可能性大小的进一步认识,学生在设计和辩论时,大部分扮演顾客的学生能学会站在商场方思考问题,从而培养学生公正、公平的意识,促进正直人格的形成。设计这样的练习,使知识技能与思想品德教育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四、拓展延伸,强化德育
        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仅仅依靠课堂教学是不够的,课堂教学有其任务和时间的局限性。只有将学生带出课堂、引向生活,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机会,将课内教学与课外教育相结合,德育才能显现效果。
        学习“小明的一天”后,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为自己设计一个快乐的星期天,展示交流说一说自己对一天学习、生活时间的安排,同学之间互相进行交流,互相了解其他同学是怎样的进行安排自己的生活的。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借鉴之后,让学生再进行修改自己的作息时间使之更加合理,督促自己在今后的生活中更加合理、安排和利用有效的时间,养成合理利用时间,按计划做事的好习惯。
        教学“利息”课前,让学生去银行调查利息及和利息有关的知识,在调查统计的过程中学生学会和掌握搜集、整理信息的方法。学完“利息”后,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为自己的压岁钱和零花钱设计一种储蓄方式。使学生在实践中逐步养成良好的储蓄和不乱花钱的习惯,这样学生既可以掌握数学知识,又可以提高理财能力。
        总之,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注重挖掘数学教材中的思想教育因素,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出形式各异、内容丰富的育人资源,在数学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有机融合与自然渗透,久而久之,一定能在学生心灵深处埋下真善美的种子。
        [参考文献]
        1.2011版数学新课程标准。
        2.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渗透德育(班主任工作网)
        3.郭爱萍:浅谈德育与小学数学教学的完美融合---以“合理安排时间”教学为例《小学数学教育》2019年第Z3期
        4.张辉:小学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思考 《青年时代》20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