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基于立体图形的复习教学浅析

发表时间:2020/8/2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12期   作者:李树娟
[导读] 立体图形是小学几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难点
        摘要:立体图形是小学几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难点。它涵盖了三维图形的知识,如理解、概念、特征、表面积、体积、体积等。为了使学生掌握和巩固这部分知识,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笔者从连通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重视对学生进行复习的教学方法传授,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注重实践的典型性、多样性和生活性,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立体图形;小学;复习教学
        数学复习课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若想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学知识水平,需及时展开复习活动,该方式不仅可以让学生对之前学习的知识进行进一步巩固,更可以从中找到不足之处加以改进。“立体图形”作为小学数学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在六年级的总评中提高复习的有效性,加深和提高孩子的理解,笔者认为我们应该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重视连通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复习不应该变成对旧知识的简单复制和机械重复,应当对以往所学知识进行适当的延伸,并与现阶段的数学知识点相结合,使其能够在实践中灵活运用。对以往知识点进行整合复习不仅可以加深学生的记忆,更能够丰富学生的知识库,提升学生的文化内涵,为学生后期学习及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在复习时必须注重知识的落实,注重对平时比较零散的知识进行分类、归纳、比较和整理,沟通知识之间的内在关系,形成一个结构化的知识网络,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进一步了解,形成整理、回顾和反思的习惯。
        在对立体图形的相关知识的复习时,教师可以首先梳理所学三维图形的特点,让学生感受到长方体和立方体属于同一范畴,圆柱体和圆锥体属于同一范畴。然后,总结每一个范畴的特点、异同,帮助学生树立自己的空间观念。此外,引导学生熟练掌握表面积和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让小学生在课堂上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对长方体、立方体、圆柱体各面的面积计算,表面积的含义,表面积的计算公式和推导,长方体、立方体、圆柱体、圆锥的计算和推导,以及体积公式之间的联系,从而连通知识之间的内在关系,形成知识网络。
        二、重视教给学生复习的方法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复习过程中,关键是要教给学生复习的方法,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一)课前自主复习
        随着新课改的逐渐深入,教育部门愈发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因此教师应当顺应时代发展转标教学理念,并根据学生现阶段实际情况及未来发展需求制定合理的教学方式,尊重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来推动课程的进展,教师在旁适当的引导辅助即可。在开展数学复习工作时,教师应当给予学生适当的复习时间及空间,让学生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课前独立复习和整理立体图形知识,可以有效推动学生学习能力及综合素质的提升,在教学中渗透这种独立复习的学习方法,也可以将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前,使学生终身受益,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中小组合作
        课堂上可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把整个学习过程都放给学生,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小组合作,全员参与,共同探究,自我评价,让学生获得更多的展示自己的机会与成功感,同时又能激发学生进行探究的信心,培养学生学习的合作探究能力。


        三、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是新时代的主题,21世纪背景下,国家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创新意识作为高素质人才的必备条件,只有不断的创新,才能推动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教育部门应当对其提升重视度,从根本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并将该意识贯彻教育的始终,以此来为学生后期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在数学复习教学中,教师应当根据时代发展需求创新教学方式,适当的提出质疑问题,并鼓励学生敢说、敢想、敢做,充分发挥自身想象力,在解决问题时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其次,因数学的解题方式有多种,教师可以设置相符的问题,让学生运用多种方式进行解答,该方式不仅可以有效的提升学生数学能力,更能够促进学生思维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提高。
        四、重视练习的典型性、多样性和生活性
        在数学复习课中,练习的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要想练得有效,练习就必须要有典型性、多样性和生活性,这就需要花功夫去琢磨、设计。
        (一)典型性
        让学生在比较中辨别和掌握知识,从而理解知识的本质,提高实践的有效性。在表面积和体积知识的复习课中,因该知识点与实际生活有着密切关联,因此教师应当注重于生活实践相结合,并适当融入相关内容,让学生在具体应用中分辨知识,获取能力。那么,练习时就要注意让学生认真审题,弄清题意,找出关键字词,并确定求的是底面积、表面积还是体积。例如,一根长方体材料,宽3分米,厚2厘米,体积是0.12立方米,这根木材的长是多少,放在地上占地面积最大是多少? 像这样的题目,首先要让学生明确厚可以看成是长方体的高,此外,单位不统一,首先就要统一单位,然后根据统一单位后的体积、宽、高,运用公式长方体的长=体积÷(宽×高)求出长。最后分析思考哪个面占地时占地面积才最大,进而求出具体结果。
        (二)多样性
        课堂练习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生对知识的真正消化、理解和掌握往往是通过实践来解决的。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习兴趣是学习活动的重要动力。”为了让孩子们兴趣盎然地主动地探究,教师在设计练习题时,注意练习形式要丰富多样,让学生在练习时动脑、动手、动心,讨论、操作和实践相结合。练习的体型可包括判断、填空、选择、问题解决、动手操作和延伸练习等。对于概念、公式等基础知识,教师可以根据该内容制定符合学生学习情况的题目,并保持题目类型的多样化;对于表面积、体积的运用等比较难一点的知识可设计问题解决和拓展练习。当然,也可设计辨别从正面、上面、右面看到的图形,发展空间观念的练习。通过多种练习形式多方位、多角度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
        (三)生活性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复习中要应该选择那些与生活紧密相连的问题,培养孩子们运用知识解决生活实际的能力,充分让孩子们明白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
        例如教科书六年级下册让学生计算长方体冰箱包装盒的表面积。学生的生活经验非常缺乏,基本上不知道冰箱的外包装盒是没有底面的。教学该内容时,我们可提前让学生去电器商店实地调查,而不是直接告知学生。学习通过自己亲身实践,既获取了数学知识,又锻炼了自己的综合能力,一举两得。
        五、结语
        总之,在复习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做好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多途径利用各种教学资源,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屈甜甜.小学数学的有效复习——以立体图形体积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7,(50):381-382.
[2]徐晓梅."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总复习"教学实录与评析[J].小学数学教育,2019,(12):72-7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