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坪公路分局 云南省丽江市 674800
摘要:公路工程的技术管理,有助于提高公路运输的稳定性、安全性,技术管理应贯彻在施工前后的各个时期,使得管理更为全面,能够实时施行技术监督,提供技术保障,技术管理的同时,还应分析公路工程现场的环境与问题等,展开养护分析,加强对公路工程的养护力度,提高公路工程的运作和承载能力。
关键词:公路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养护方法
1公路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方案
1.1注重施工初期阶段的全面准备
进行公路工程正式施工之前,应该注重施工初期阶段的全面准备,具体来说:
第一,针对公路工程施工环节当中的重点部分加以仔细分析,为编制出科学的施工方案奠定良好的基础,充分发挥出对施工现场地质环境的勘查功效,系统掌握了详细的状况;第二,对具体地质勘察相关数据信息加以掌握之后,制定出可行的具体施工方案,对公路工程项目的原料配合比加以合理设计,保证施工人员配置的合理性,避免影响到工程的进度,并且尽可能不打扰到周边民众的生活;第三,根据相应的施工策略,保证公路工程施工工作得以有序开展,达到有效保护自然环境的效果;第四,处于后期施工阶段,需要不断改进和优化具体的施工方案,让公路工程施工的质量与安全符合相关要求。
1.2加强施工技术的科学应用和管控
进行公路工程施工技术的管理时,需要加强施工过程中技术的合理运用。在此过程当中会与工程测量、变更、监理、材料试验等各个环节紧密关联。具体来说:其一,有关施工人员应该加强测量工作,保证测量的准确性,细致检查那些交叉施工环节的质量。其二,做好工程样品、技术以及指标方面的试验工作,保证工程材料质量符合相关标准规定。其三,对于产生的工程变更,也应该予以重视并严格加以控制,减小对公路工程建设经济收益造成的不良影响。因此,应该管控变更索赔与变更时间,为后续的施工工作的开展做好铺垫。其四,强化对公路施工现场的监理管控力度,对施工单位制定的施工方案加以分析与评定,如果不符合相关要求,应该及时加以整改。
1.3技术管理后期的监督
加强后续的监理,参照图纸与技术要求,对现场的技术进行整体的管理,期间配合技术操作人员,完成相应的设备检验、维修等管理工作,保障技术人员的安全,应分析各个技术的安全性,技术人员的工作环境安全性,构建紧急预警方案,减少公路工程的损失与人员的伤亡。
1.4关键与特殊过程的控制
(1)项目施工开始前,要对施工过程做好策划,确定何为关键与特殊过程,并在施工过程中加以重点控制。
(2)对项目部而言,应为特殊过程制订作业指导书,为施工提供正确指导;对于专业工程师与质检人员,需要做好现场的作业指导,制订严格的监控制度。现场的操作人员,需要在上岗前进行专业培训,在通过考核后,持证上岗。
(3)特殊过程实施前,应加强对所有机具设备的检查和保养,要进行检定的应获得合格证,确保机具设备始终处在最佳工作状态,保证质量稳定性与可靠性。
1.5安全管理
(1)采用合理有效的安全技术措施能预防事故发生,并为安全施工提供正确指导,在做好技术交底工作的基础上,开展安全技术交底,在管生产的基础上管好安全。
(2)项目的专职或兼职安全员,应经常性开展监督检查工作,使安全技术措施可以落实到实处。不仅要加强教育,形成安全意识,还要在施工过程中加强监管。
2公路工程施工的养护要求
2.1逐步实现管养分离
养护工作经常与管理相互衔接,这样虽然能够在管理过程中,提供养护的意见,使得养护更为及时,但养护缺乏专业化,可在管养分离的模式下,展开市场竞争养护,这样能够强化养护的专业型,不仅可缩减不必要的养护成本,结合公路工程现实需求进行养护,还能够推进我国的公路工程养护系统化、科学化。
2.2养护队伍更加趋向于专业化
部分公路工程中的养护团队,本身就是技术管理团队,他们缺乏对养护的针对性知识,只能基于技术管理经验实施养护,不能全面的覆盖养护问题,在身兼数职的情况下,技术管理与养护均会受到制约,且养护团队与养护责任人,只能进行日常的养护是不够的,应能够应对各种突发事故、意外天气影响,进行抢修养护,这就需要对养护人员的专业性进行考究。
2.3做好定期检查养护工作
为了提高公路工程养护的效果,需要做好定期检查养护工作,采用预防性养护措施,不会带给公路路面结构承载力进行破坏,完成及时修补路面的任务。在对公路有效养护的基础上,尽可能减小带给公路的危害,达到有效提高路面质量的目的。与此同时,实施有关自然灾害高发地区养护的过程当中,应该以定期的形式针对公路路面的运用情况加以科学测定,以便深入了解当前公路路面的应用情况。实际上,应用预防性养护措施的时候,不仅应该重视公路工程的养护成效,而且需要进一步使公路工程的施工经济成本下降。具体进行养护的时候,应该运用下述几类不同类型的预防性养护工艺:1)通过利用薄层罩面养护技术,拥有良好的抗滑性,使公路的使用年限得以增长。2)改性稀浆封层养护技术的有效利用,根据相关的配合比,完成改性稀浆混合料的制备,通常在旧沥青路面养护中经常使用,有利于科学处理路面产生的受损、开裂等问题,不断增强公路路面的防水与耐磨能力。
2.4强化对路面翻浆的合理处置,发挥出养护作用
通常情况下,一些公路的路基由于长期被地下水侵蚀影响,容易产生路基翻浆的现象,导致公路的路面发生受损的情况,可能严重阻碍来往车辆的正常行驶,形成更多的交通堵塞现象。面对这个情况,可以合理运用换土处理方法。在具体的应用过程当中,有关施工人员应该对半边路基实施开挖处理,截至基底土层大约2.5m的地方,将所有的翻浆土进行清除,接着运用大概0.5m厚的土用天然砂砾进行换填处理。对于此环节,还能够应用分层填筑夯实法加以处理,以便确保公路路基具有一定的夯实度。为了使公路路基压实度得以提高,需要把最上边0.5m厚的土借助21%的粘土和79%天然砂砾土相搅拌,使公路路面的压实度符合相关规定。
2.5进一步加强区域性合作
养护工作基于公路工程的环境、条件,需要持续的投入人力物力,不仅较为浪费成本,而且劳动力需求大,部分公路工程虽然短期的养护成本不高,但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连续性养护的成本就会添加,如设备因素下的养护成本问题,不仅是养护,部分的检测设备也成本较高,相对成本利用率却普遍偏低,应在区域下进行长期合作,提供对设备的养护专人维护、供用,使得有公路工程养护需求的单位互相帮助,在政府部门的协作下,实现优势互补,降低养护的难度。
3公路工程施工的养护技术
3.1路面翻浆处理
公路工程在不同的环境下,会受到不同的环境影响,部分公路工程会在地下水的影响与降雨量的影响下,出现路基破损问题,追踪其破损的原由多是翻浆问题,长期受到地下水的侵蚀,会一点一滴地腐蚀公路工程,具有一个过程,但在暴雨天气的影响下,就可能突然间导致道路中断,不能进行正常的运输工作,甚至有可能产生运输的风险,那么就针对路基的问题,而选择换土,换土时一般会开挖半边路基,深度达2米,将翻浆部分剔除,而后换上具有稳定性的土壤,一般选择天然砂砾来分层填充夯实,养护后应检测公路工程的夯实度、压实度。
3.2裂缝处理
裂缝是公路工程养护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裂缝也是一种常见的养护问题,对于不同大小的裂缝有不同的养护办法,为降低成本,小的裂缝可以进行沥青填充,而后刮平,大的裂缝需要重新将细颗粒搅拌均匀灌注进去,最后进行路面的铺设。
3.3波浪处理
波浪的突出部分,应利用机械消除突出的表面并展开沥青喷洒,遇到面积较大的波浪时,应分析是否需要整体挖除,重新铺设,一般会利用可塑性强的粘土填充,也可以利用废旧材料填充降低成本,应保障基层、面层养护后的荷载力。
结论
综上所述,公路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是保证公路工程施工顺利完成并实现预期质量目标的重要工作,需要引起相关人员高度重视,做好各个阶段的技术管理。另外,通过公路养护,能使公路始终处在良好使用状态,尽早发现和解决公路病害,延长使用寿命。
参考文献:
[1]皇甫梦娜,乔磊,王园园.公路施工技术管理及公路养护研究[J].科技风,2019(25):116.
[2]喻彪.公路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及养护措施的应用研究[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9,42(07):194-195.
[3]辛文军.公路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及养护方法研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19(9):1595.
[4]郭雁冰,江浩.公路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及养护方法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9,28(22):4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