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程新建设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 310000
摘要:对于道路工程中的路基建设工作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具有较强的实际意义,路基质量控制是关键性的工作内容。在其质量控制之中需要根据质量控制的要点,建立有效的管理控制机制,从而提升路基施工的整体效果。
关键词:市政工程;路基填筑;施工技术
引言
改善市政工程道路路基施工过程中的一系列施工质量控制技术,可以有效减少工程问题的产生。道路工程路基施工不仅仅要达到国家标准,更应尽可能地加大其使用年限,践行可持续发展战略,而合格、高效的质量控制技术不仅需要每一个工程技术人员深刻铭记,也需要每一个工程技术人员不断地进行改善,没有完美的施工技术,只有永远的进步。
1市政道路路基工程质量控制的重要性
在城市建设过程中的市政道路工程既包括了地上的路面工程,也包括了地基工程、地下配套设施等相应的附属工作的部分,在市政道路的建设中也面临着十分庞大的投资,动辄上亿的资金进行的工程必然是市政公用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市政道路工程的价值就在于为人们的出行提供便利的条件,这也是十分重要的经济发展的条件,而路基工程则成为了其中重要的基础,也是施工质量方面的重要保证。在进行路基工程中,低质量的地基工程会使得道路在运行过程中面临着坍塌、地基不均匀沉降、路面不平整等严重的问题,实际的运营效果和使用的寿命方面将大打折扣。一旦发生了质量的问题将会进行返工、返修,经济和使用上的损失也会不断加大,因此,一定要做好在市政道路建设的过程中路基质量的控制工作。
2路基施工常见的质量问题
2.1路基强度破坏
导致路基强度破坏的因素有很多,在施工现场主要是通过填料最优含水量、压实度试验和路基弯沉值进行施工控制以保证实现路基强度的目标;在路基施工过程中,导致路基强度、含水量、压实度和弯沉值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1)降雨、违规泄水导致的土壤含水量失调,导致路基土壤含水率过高、机械碾压后回弹而无法达到设计标准;(2)道路路基填料发生变化(由于土壤摩擦系数不足,土料差异等)导致的路基填土不均匀,进而产生路基弯沉值过大;(3)路基填料未进行分段试验,没有明确填料的松铺系数就直接进行摊铺而导致路基填料压实不符合要求;(4)压实机械设备的重量不足、压实遍数不够等因素导致的压实度不合格。
2.2土壤的不均匀沉降
在市政道路路基施工过程中,对于市政工程道路施工中的路基明开挖,地下管网工程对路基填充以及后期沉降产生的影响最为严重。市政道路工程建设中的管网特别重要,施工过程中必须避免与其发生冲突;而道路设计过程中对管网工程的筛选精度常常不足,时常会出现未知管道出现的现象,不仅加大了路基施工的难度,也会产生土壤填充不均匀、压实不均匀等各种不利影响。在市政工程建设中,建设工期对于其他工程而言是比较短的,道路附近沟槽的回填工作常常会遇到许多自然突发因素,导致沟槽回填夯实效果差,同样也会很容易地造成无法控制回填效果而导致出现路基不均匀沉降。
2.3路基工程施工中的“弹簧土”现象
对于在路基工程施工过程中产生的一种特殊现象———“弹簧土”,其主要原因是因为在进行路基施工过程中土料采用高含水率或接近饱和的土壤,进而在对其进行压实的过程中,由于原来存在于道路土层中的土壤,即原状土受到碾压机械的碾压、振动,使得原有土壤中的毛细孔发生变化,使原有土壤中的毛细孔减小,而毛细孔中的水分变得不易蒸发,渗透作用也变得越来越小,从而在施工时部分减小了整个土体的抗压强度。由于振动碾压的原因使土体产生了一定的颤动现象,最终导致形成了工程上常说的“弹簧土”现象。
在道路路基施工时,“弹簧土”现象偶有发生,其产生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1)土壤填筑前,一些杂物,如淤泥、植物残枝、建筑废料等未清理干净,使压路机在正常碾压后造成路基压实反弹;(2)填土料的含水量未达到规定标准,压实机械碾压不成形进而造成土壤反弹;(3)压实机械操作使用错误。如压实机械的碾压速度超过规定速度、挤压到路旁的填土而造成路基出现部分反弹现象。
3道路路基填筑施工技术的应用
3.1料场选择
路基填筑材料选择时,应当尽可能选择优质材料,确保其强度、水稳性等都满足施工要求,同时也要结合实际经济情况进行选择。一般来说,可以遵循就地取材的原则,在施工区域附近选择填筑材料,从而节约运输成本费用。其次,应当综合考虑材料能否满足施工要求,禁止使用膨胀土或是冻融土来进行路基填筑。
3.2基底处理
基底处理属于路基填筑阶段的重要内容,其处理效果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路基施工的稳定程度。在实际基底处理阶段,应当根据实际工程情况确定科学的处理方法,通过合理化的处理能够为工程节约成本费用,有助于提升工程建设效益,同时还能够确保路基的强度与稳定性达标,为后续作业的稳定进行提供了良好条件。
3.3道路路基填筑施工技术运用
道路路基填筑施工阶段,应当结合断面设计图内容以及实际工程情况,合理运用相应的施工技术。在确保工填筑材料质量的基础上,加强对松铺厚度的控制,保证路基的路堤宽度与平整度满足工程标准。此外,路堤两边的填筑处理时,可实施超宽填筑,使之超出路堤50cm之上。通过检测确认前一层质量达标后,再开展下一层的施工作业,保证道路路基填筑施工质量合格。在路基填筑施工中,需要重视填筑压实施工中的分层处理工作,保证压实度在20cm内。同时路基含水量控制也十分关键,要确保其含水量保持在2%以内。另外,填筑压实宽度也是需要控制的重要内容,使其大于设计宽度。
3.4路基碾压
路基碾压处理不可忽视,在实际碾压时,应当明确下面几点内容:(1)根据公路等级与工程要求,经过试验操作后掌握路基压实度,同时根据标准要求开展碾压作业,保证路基填筑施工压实度与密度满足要求,防止在工程后期阶段出现不均匀沉降现象。(2)不同的压实设备碾压填筑土的厚度、遍数和土体自身含水量和设计压实度有密切联系。因此,路基填筑碾压阶段应当以压实度作为工程重要依据,同时以试验段试压结果作为厚度与遍数的主要依据。(3)填石路基碾压施工之前,要使用机械设备做好场地的平整工作,碾压时应当保持碾压设备匀速前进,确保碾压的连续性,防止出现漏压情况。(4)碾压结束后,要做好碾压密实度的检验工作,确保其满足设计标准后,再开展后续工作。
3.5填筑路基的沉降监测
路基填筑完成后可运营沉降监测法进行路基监测,同时在正式监测前期,运用全站仪以及水准仪等设备,对基点的预埋进行观测,同时只需要观测到2~3个预埋点即可。一般情况下,预埋位置应当定位在远离路基沉降的位置,所以在获悉基线的准确位置与标高后,便能够确定基点的预埋位置。
结束语
对于城市来说,道路能否稳定运行至关重要,因此,在实际开展施工工作中,必须要加强对道路建设质量的控制。施工中,路基填筑施工效果关系着后期道路的整体运行状态,为此,需要在实践施工中,严格把关每一项施工环节,认真完成路基的每项处理工作,确保施工处理质量合格。此外,还需要开展填筑路基的沉降监测工作,确保路基的安全稳定性。
参考文献:
[1]李冬园.市政公路路基填筑施工技术探析[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3).
[2]邓亚萍.探析高速公路路基填筑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方式[J].四川水泥,2017(10).
[3]杨慧.公路路基填筑工程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