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会计制度下企业内部审计对财务管理的促进作用

发表时间:2020/8/24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0期   作者:张蓉
[导读] 摘要:当前,新会计制度的实施以及信息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对于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黔东南州烟草公司台江县分公司
        摘要:当前,新会计制度的实施以及信息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对于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本文首先分析财务管理对于企业的重要性;其次阐述了内部审计对财务管理的促进作用;提出新时期下企业开展内部审计工作的措施,旨在能够最大化发挥内部审计的职能作用,从而促进提升财务管理水平,实现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持续发展。
        关键词:内部审计;财务管理;促进作用;措施
        1引言
        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日益复杂的市场环境对财务管理有了更高的要求。我国的内部审计在其产生的那一刻,扮演着双重角色,一是代表国家利益,监督企业遵纪守法;二是对本单位领导负责,确保企业经营决策所需信息的可靠性。内部审计己成为中国审计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且正在成为企业自我发展和自我约束的重要机制,在加强内部管理和监督,遵守国家财经法纪,促进廉政建设,维护单位合法权益,提高效率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就内部审计对财务管理的促进作用进行浅析,并提出有效实现新时期下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措施。
        2财务管理对于企业的重要性
        2.1使企业决策更科学
        财务管理人员运用科学的方法,在保障企业正常运转的前提下,严格控制企业中不合理的支出,包括对产品成本的控制、对期间费用的控制、对研发费用的控制以及对职工薪酬、福利、保险和劳动保护的管理等,通过对收集的财务活动信息进行整合分析,从而达到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增加企业的利润,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企业能够深刻掌握市场的动态而采取控制手段应对可能存在的风险,使企业决策更加科学。
        2.2使企业资金运营更安全
        资金对企业发展至关重要,可以说资金是企业经营和发展的必不可少的条件。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业务量增加,资金流动更为复杂,如果对企业的财务活动管理不当,容易造成资金缺口、资金暂用、资金挪用等现象,造成企业资金不安全风险。面对各种潜在的人为风险和市场风险,企业必须加强财务管理工作力度,尽可能地降低运营成本,采取合理的融资方式,避免企业随意挪用资金的违规行为产生,来保证企业的资金安全性。
        2.3有利于企业资产保值增值
        在现代企业制度下,实现国有资产增值最大化是国有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国有资产保值为投资者及企业内部和外部各有关方面进行经营决策提供相关、可靠和有用的财务信息。企业资产的保全和增值直接反映企业的资本规模、生产能力以及企业的经营损益和创利能力,是各有关方面经济决策者的重要依据;有利于企业正确计算损益,合理分配利润,避免虚盈实亏、资产流失、侵吞资本的“短期行为”的产生;是保证国有资产不流失,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是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措施,更是企业的重大政治责任和历史责任。
        3内部审计对财务管理的促进作用
        3.1促进组织合法经营和运行
        内部审计机构通过常规审计,对财务收支及有关经济活动进行监督,可以增强企业领导和职工的法制观念,揭露、抑制违反国家法律、行政法规的行为,严肃财经纪律,建立良好的生产经营秩序,促进企业合法经营。
        3.2促进组织完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
        内部审计通过对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健全性、有效性的测试,揭露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中的薄弱环节,提出改进建议,对促进企业完善内部控制,加强和改进风险管理,形成内部责权分明、相互制约的机制,增强科学管理意识,提高整体管理素质和管理水平,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能够有效指导企业进行科学的财务管理,监督企业财务活动,避免财务风险。


        3.3促进组织自我发展和实现目标
        内部审计通过对组织的业务活动、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进行审查和评价,及时发现其中的缺陷和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不仅可以帮助组织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减少因失误带来的损失,还可以促进组织实现目标和长期可持续发展。
        4新时期下企业开展内部审计工作的措施
        4.1 积极发挥审计监督作用
        内部审计是国有资产的看门人、经济安全的守护者,新时期要准确把握审计监督的工作要求,要紧紧围绕企业高质量发展目标,坚持以风险和问题为导向、以控制为主线,重点开展落实重大政策措施情况、重大项目跟踪审计、经济责任审计以及专项审计调查工作。进一步明确审计监督职责,加强经济监督,着力推进审计工作由财务审计向管理审计转型,加强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的审计监督,真正发挥审计“经济体检”功能。
        4.2 提高审计发现问题的能力
        内部审计的价值首先在于能够发现问题,发现不了问题,审计监督就没有意义。审计人员要具备过硬的专业素质,掌握规范性文件政策,要熟悉生产经营业务,才知道从哪里入手,怎样去发现问题,搞懂了政策,才能够准确的定性问题。审计人员要善于利用科技手段来进一步提高发现问题的能力,审计发现问题要善于抓重点,突出抓好事关体制机制不健全、重大政策措施落实不到位、违反廉洁纪律等重大方面的问题,对推动企业改革发展、促进管理水平提升、整风肃纪发挥监督作用,提供决策参考意见。
        4.3加大审计问题整改的力度
        对审计发现的问题,要查清查准“是什么”、审深审透“为什么”、做实做优“怎么办”,整改绝不能走过场,用文字整改、口头整改敷衍了事,而是要动真格、求实效。问题整改既要治标,也要治本,既要整改问题本身,也要举一反三,建立问题防范长效机制,避免违规违法违纪问题出现。增强严格规范意识,切实解决边整边犯、应付整改的问题,要建立问题整改确认注销机制,确保没有遗漏。
        4.4完善审计追责问责的机制
        追责问责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是审计整改的重要保障,审计要“长牙带电”,就必须要有问责的手段,通过问责,形成震慑。没有这个手段,审计就没有威慑力,审计整改就难以到位,前审后犯、边改边犯、屡改屡犯的现象就难以纠正。审计发现重大问题要按程序将问题线索移交纪检监察、人事部门予以问责处理。审计问题要事实清楚、定性准确,为问责处理提供坚实支撑。问责的同时,要进一步推进审计结果公开,阳光是最好防腐剂,要逐步实现对审计报告、整改结果、问责结果的公开,让企业生产经营在监督下运转,让审计工作在公开下开展,让权力真正在阳光下运行。
        4.5不断提高财审人员综合素质
        持续加强作风建设,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财审人员要不断加强思想淬练、政治历练、实践锻炼和专业训练,努力成为财务管理、审计监督的行家里手;要遵守职业道德,恪守职业操守,树立良好的职业品质,保持严谨的工作作风;财审人员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熟练掌握国家及行业政策法规,增厚知识储备,努力提升综合素质。
        5结论
        综上所述,内部审计与财务管理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企业要加强内部审计工作的公正性、真实性和客观性,才能为财务管理提供可靠的决策参考,从而制定相应的策略保证企业财务管理顺利进行,避免可能发生的财务风险,保证企业稳定实现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张启国.会计审计对财务管理的促进意义研究[J].科技经济市场,2016(8).
        [2]吕志坤.分析会计审计对财务管理的促进作用[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4,12:20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