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永胜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273200
摘要:在建筑工程建设中应用工程造价全过程控制措施,对工程与企业具有较好的促进作用。全过程控制措施属于系统性的造价工作,能够针对工程建设中的每一个环节进行有效的管理,为建筑企业提供有效的数据信息,从而在有效改善施工过程后,能够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同时,丰富自身建设经验,推动建筑行业快速发展。
关键词:建筑工程;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
引言
随着城市化建设进程的加快促进了我国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逐渐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建筑行业内部的竞争也更加激烈,建筑企业要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及管理水平,在建筑工程管理中造价控制是重要内容。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能够降低每个环节中产生的浪费问题,为建筑企业节省大量投入资金,因此加强全过程造价管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全过程造价管理概述
全过程造价管理就是在工程管理期间,基于工程建筑企业经济效益作为主要内容,设计合理化教学目标,对工程项目决策、设计、招标、施工以及竣工等不同阶段做好系统管理工作,做好项目估算、概算和预算等各方面管控工作,将其作为重点管理工作。
工程造价控制是基于全过程管理层次上,对整个过程全过程做好费用和资金灌流工作,制定科学化管理机制,保证各项工作准确有序进行下去,从而不断提升各个环节工作规范性和紧密性。对各种因素进行深度探索和分析,有效控制工程造价活动,从根源上实现全过程造价管理以及项目控制工作。并且需要针对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活动进行全面发展,将其和市场经济充分结合起来,保证其具备一定市场特征,在不断实践中可以有效节约各种资源,真正实现建筑工程项目经济效益最大化。
2当前建筑工程全过程造价控制管理的现状
2.1忽视对市场的调查
对于建筑工程来说,进行全过程的造价控制是非常重要的。而对于全面过程造价控制来说,需要将市场的调研情况作为进行造价控制的基本前提条件,从而才能够确保之后造价工作的顺利开展,也对造价预算的制定准确性具有重要作用,提高建筑工程管理的全过程造价控制效果。但是,由于市场经济是在不断的变化的,需要在进行造价预算时能够进行不断的修正,顺应市场发展的变化情况。目前,由于大部分的企业在进行建筑工程的管理时,忽略了对市场经济的调查,或者是对市场调查的结果缺乏严谨性,进而导致了建筑工程管理的全过程造价预算制定过高,导致建筑工程的支出成本增加。
2.2忽视各阶段的全过程造价控制
现阶段,大多数的建筑企业对于工程项目的建设重点放在了工程的施工进度上,过于追求施工工期的缩短,忽视了对施工管理的控制,进而造成了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工作意识不足的现象。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没有严格按照施工规范和流程进行操作,对工程造价的管理和控制缺乏重视,最终造成了建筑工程的施工成本较高,全过程造价控制工作难以得到有效的落实。由于对建筑工程管理的全过程造价控制不够重视,不仅会对建筑工程的施工效益造成影响,还会造成建筑企业的稳定发展和提升受到限制。
3建筑工程管理中各阶段造价的控制要点
3.1项目决策阶段
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全工程造价控制贯穿于建筑工程的各个阶段,项目决策作为工程建设的初始阶段,此阶段造价的控制对后续的施工有重要的影响作用。所以管理人员要重点把控项目决策阶段,确保在工程初始阶段能够具备一个严格规范的管理体系,为后续各阶段的造价控制提供重要的借鉴作用。针对于决策阶段的造价控制,首先,需要培养决策人员的造价控制意识。负责人员要为项目决策人员进一步阐述全过程造价管理的重要作用,促使决策人员能够详细了解全过程造价控制所涉及的专业知识以及技术要点,并根据相关知识充分做好项目准备工作,对该项目的可行性进行近一步分析,最大程度提升决策的准确性。其次,注重优化投资估算方法。
投资估算是项目决策阶段的重要依据,投资估算方法的运用,不仅关系到该项目的投资资金,还关系到企业的整体运营与发展,因此管理人员在投资决策阶段要注重优化投资估算方法,在充分了解相关资料以及客观条件的基础上,公正、精准地进行投资额估算。最后,要进行财务规范评价。为提升项目决策的可行性与正确性,需要相关人员依据现行的财税标准,对未来公司财务的整体运营态势以及发展方向做出精准的判断,以真实有力的数据来做出相应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帮助决策人员从专业的角度来选择合理的建设方案。
3.2工程设计阶段
对于工程设计阶段造价的把控,首先,需要企业建立健全信息沟通制度。通过透明与工程相关的价格信息,来使相关设计人员能够在明确整体方案与其成本的基础上进行相应的设计。其次,改进设计方法。从我国当前工程设计方案的整体工作现状来看,大部分企业和单位会选用限额设计的方法,即在规定的成本额度上做出相应的施工方案设计。运用限额设计方法,能够使建筑企业和单位在符合自身成本要求的前提下,进一步考量设计方案的可行性于技术应用,有效缩减了方案设计周期,提升了整体工程进度。
3.3工程招投标阶段
一方面要建立量价分离和风险机制。在招标与投标工作的具体开展中,建筑工程业主往往承担着项目工程量计算风险,为施工项目的内容以及计算量负责。而中标人员则会负责造价的风险控制。因此建立量价分离和风险机制能够有效管控招标与投标双方间的资金往来,以此减少相关工程风险,防止相关经济损失。另一方面要增加信息的透明度。企业和单位要公开投标、招标信息,提升整体工作的透明度,确保投标方能够根据相关需求进行针对性的方案设计,进而有效提升整体工作效率。
3.4建筑工程施工阶段造价控制
施工阶段是建筑工程的核心环节,在此阶段也是成本支出和投入的集中环节,与其他的建筑阶段相比,施工阶段的管理也比较复杂,所以在此阶段进行造价管理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首先,需要对施工过程中的施工材料和设备进行有效的控制,加强对施工材料和设备的质量管理和控制,避免因施工材料和设备的管理不当而对整体的施工质量和进度造成影响。注重对施工材料的科学合理放置,以及进行严格的管理,加强对施工材料使用的控制,避免出现材料浪费的情况,增加施工中材料的支出。同时,需要定期对施工设备和材料进行定期的维修和保养工作,确保施工设备的使用性能保持在良好的状态。其次,需要建立健全的施工管理监督机制,对施工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都加强监管力度,确保每一个施工环节都能够严格按照施工标准进行操作和施工,避免工程施工中存在安全隐患,从而能够提高工程建设的施工质量。
3.5建筑工程项目竣工验收阶段造价控制
建设工程项目竣工后需要组织第三方质量验收单位进行竣工验收,影响着整个建设工程项目整体质量以及造价成本的控制水平。竣工验收阶段的造价控制措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验收方应根据施工合同、行业规范对工程施工整体状况进行验收及评估;②仔细对比关键参数、数据、计量等数据,为造价控制奠定基础;③仔细核对竣工后验收标准,对建设过程中设计变更、施工变更等进行审核,确定最终的施工工作量以及视功能质量等。
结束语
在整体建筑工程中,管理者除了要关注材料的选用、建筑的安全管理,还要重点关注全过程造价的管控,以此来确保整个资金状态的明晰。通过科学合理的全过程造价控制来进一步保障建筑工程的质量,提升建筑工程的整体效率,将整个工程的建筑成本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以此来推进我国建筑企业的高速发展。
参考文献:
[1]高德彬.浅谈建筑工程造价全过程动态控制[J].科技风,2019(31):103.
[2]帅强.建筑工程项目建设全过程造价管理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9(11):12-13.
[3]王海东.建筑工程项目建设全过程造价咨询管理的思考[J].住宅与房地产,2019(31):35.
[4]许新峰.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全过程造价控制[J].门窗,2019(2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