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凉市崆峒区水土保持站 744000
摘要:本文就平凉市公路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管理工作的措施进行了具体的介绍,希望能够为我国公路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工作提供参考以及借鉴,使公路沿线的生态环境得到改善。
关键词:公路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管理
银川至昆明国家高速公路彭阳(甘宁界)至平凉至大桥村(甘陕界)段高速公路(简称“彭大高速”)是银川至昆明国家高速公路(G85)在甘肃境内的重要路段,是甘肃省高速公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彭阳(甘宁界)至大桥村(甘陕界)高速公路起于平凉市草峰镇潘城,经四十里铺、康庄、安口、南川、下关,止于陇县火烧寨,与G85银川至昆明国家高速公路顺接。在公路建设项目实际开展过程中,水土流失是最为严重的环境问题。基于上述原因,本文就平凉市公路建设项目中水土保持管理措施介绍如下。
1水土保持具体措施
1.1表土剥离施工技术
在表土剥离之前,首先需要充分调查并且分析建设区域,明确当地基本情况,在剥离过程中要保证土壤具备30-50cm的剥离厚度以及一定的肥力,尽量不对土壤结构特征造成任何改变。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对剥离表土的质量进行严格控制。首先,为了使土壤肥力得到保障,使土地耕种条件得以恢复,必须保证适当的表土剥离厚度;其次,为了避免表土层剥离过程中产生扬尘,在堆放土层时,需要覆盖一层土工编织物;此外,在表土剥离结束后,需要按照原有的顺序回填。另外,为了避免水土流失或者土壤发生风化,剥离表土的堆放高度不得超过5m,在雨雪以及刮风天气,还需将一层塑料薄膜覆盖于其表面。
1.2主体工程防治区
1.2.1施工期临时水保措施
在路基施工前需要沿着设计的路基排水沟开挖临时性的排水沟,沿着排水沟的方向设置适量的尘沙函,在尘沙函下游位置设置滤网挡沙,定期对其中的淤积物进行清理。另外,在填筑路基施工过程中,还需在坡脚位置设置土工布挡沙。在临河路基靠河一侧设置临时性的防护栅栏。需要在路基回填或者开挖之前进行临时性排水沟的施工,在路基竣工以后将其改为永久性的排水沟。
1.3弃土场、料场
1.3.1弃土场水土流失防治措施
(1)拦渣及护坡。堆渣时,将渣体前坡的坡度控制在1:1.7,如果高度超过10m,每10m设置一条宽度为2m的马道。在堆放过程中要保证分层压实,压实度不得小于85%。在堆渣工作结束以后要平整渣顶,做好覆土、绿化以及复耕工作。(2)排水工作。在弃土场内设置急流槽、排水沟以及消力池,以汇集山涧水并将其引入到坡地排水沟内。
1.3.2料场水土保持
(1)荒坡取土采石场。在开挖之前,移植地表的乔木以及灌木。在开挖过程中,分别在取土场两侧以及下游侧设置排水沟以及沉沙函以及时排出地表径流,在坑口临时排水沟内测堆砌单排土袋。取土工作结束以后进行坑内覆土、植被恢复。(2)河摊取土、取沙场。严格按照国家规定在适宜地点设立取土场以及取沙场并做好开采工作。(3)农田取土场。在取土之前,挖出场内表土并将其堆于场地附近并拍实。利用完取土场后,将场地平整,还原挖出的表土并复垦。
1.4临时占地
1.4.1施工营地及场地
(1)前期防护。首先,在施工场地下游设置临时性的尘沙函以及排水沟,集中将临时用地排水沟挖方堆放于用地区内,排水沟使用结束后回填并绿化。(2)施工管理。尽可能避开雨季动土,在场地平整过程中保证挖填平衡。在施工过程中做好料渣的堆放以及处理工作,严禁乱堆乱放。及时将排水沟内的冲淤物清除,使排水系统始终保持通畅。(3)后期防护。施工结束后,拆除无需保留的地面建筑以及硬化地面。
1.4.2施工便道
(1)施工期管理。及时清运施工变道开辟中所产生的废渣,在弃渣场内统一处理;为施工便道线设置一定的曲率,避免因顺直线路过长而阻碍地表径流下泄。(2)后期治理。在施工便道建设结束后及时分级分块处理并进行植被恢复处理。(3)料、渣场临时堆置用地。尽可能选择地势平坦的荒地进行临时堆置,如果临时堆置场地设于坡地,在场地内首先需要配置截水以及排水设施,以防堆料或者堆渣受到径流的冲蚀。
1.5水土保持植物措施
1.5.1路堑边坡
结合地形条件、地质条件以及坡面覆盖情况为路基挖方边坡设置路堑挡土墙。如果边坡坡度小于1:1.5,可以进行直接植草或者网格植草;如果坡度为1:0.75,采取窗孔式边坡防护措施;如果坡面坡度为1:0.75—1:1,进行三维植被网。如果墙前以及顶部平台较宽,将耕植土回填于顶部平台以种草及灌木[2]。对于土质边坡以及高陡碎石边坡,尽可能削坡使坡度小于1:0.75,接着进行三维植被网种草绿化;对于陡立土质边坡,如果无法削坡可以喷播草种。
1.5.2路堤边坡
为土质边坡栽种具备良好栽植防护效果的灌木,为砂砾土边坡种植具备良好固土效果的草种。
1.5.3取土场
结合原地表植被确定土坑内的植被恢复类型。如果原地表为林地,则需种草栽乔木,如果为耕地则复垦为旱地。与此同时,结合岩土类型堆开挖后壁进行削坡开级。岩石边坡坡度小于1:1,采取挂网植草措施;土质边坡坡度小于1:1.5并种草栽灌木。
1.5.4弃土场
对水田以及旱地种植灌木并植草,将对面复垦为旱地;对山地栽植灌木并植草,在顶面种草并栽植乔木。
1.5.5工程临时占地
如果原地表为林地,种草并栽植乔木;如果为耕地则复垦为旱地。
2强化水土保持管理措施
2.1设计阶段
2.1.1方案编报
在批准主体工程立项报告同时获得发改部门批准开展项目前期工作的通知文件后,建设单位需要委托具备资质的单位编制水土保方案,在主体工程可研报告上报之前,首先需要对水土保持方案进行审批。
2.1.2后续设计
在水保方案获批后,在项目开工之前,需要开展水土保持方案的后续设计以及施工设计工作。委托水土保持检测单位检测项目建设过程中水土流失情况以及水土保持方案效果;委托水土保持建立单位监理水土保持生态工程建设。
2.1.3落实“同时设计”
在水土保持方案编制过程中,编制人员需要于主体工程设计单位进行及时的沟通,如果条件允许,尽可能在主体可研审查之前就已经完成了水土保持方案的编制工作。组织方案对水保方案进行审查,此时主体设计单位尽可能参与,从而对可研报告相关内容进行补充。在审查以及修改可研报告时,需要加入水保方案相关要求。
2.2施工阶段
2.2.1成立水土保持管理机构
建设单位需要对水土保持管理相关机构、人员以及具体的责任进行严格落实,由专人负责相关工作,结合实际情况针对水土保持方案提出相关要求,使水土保持工作能够得到及时的安排。
2.2.2制度以及合同
在项目建设过程中,需要监理一个完善的制度,帮助各个部门明确自身水土保持工作的责任以及义务,与施工单位签订合同以约定其水土流失防治责任。另外,还需对水土保持做好宣传工作,使每一个参建人员都能够明确水土流失可能造成的危害,了解水土保持工作的重要性,掌握相关水土流失预防措施。为了做好水土流失的防治工作,在与施工单位签订合同时,必须明确规定其水土责任范围以及任务要求,保证其严格遵守水土保持规章制度。
2.2.3组织协调
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建设单位需要做好水土保持行政主管部门业务监督关系的协调工作,建设单位水土保持管理机构需要严格按照水土保持方案设计组织水土保持措施的实施,及时主动的上报水土保持工作,接受检查指导,结合监督部门检查意见做好整改工作。
其次,建管单位需要组织水土保持监测单位以及监理单位、环境保护监测单位以及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对施工组织方案以及环境保护实施细则进行编写,堆砌关系进行有效协调,使其相互配合,共同做好水土保持工作。在施工过程中,建管办需要对施工单位进行严格要求,保证其对水土保持措施进行严格落实,相关监测以及监理单位需要做好日常的巡检以及监测工作,定期召开理会,掌握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组织监测以及监理单位提出整改意见。
2.2.4监督执法
水土保持行政主管部门需要定期进行监督执法检查,鼓励水土保持工作完成好的项目,督促工作进度慢的项目。宣传并且推广检查过程中发现的一些创新点,为发现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以及应对措施。
2.3竣工验收阶段
在施工收尾阶段,建管办需要组织施工单位恢复临时占地,相关监测以及监理单位需要对现场进行检查,对不合格的地方提出整改意见。
2.4试运营阶段
在试运营阶段,需要全面检查并且评定水土保持措施的质量,组织相关部门验收环水保措施,如果无法满足水土保持方案,需要提出整改意见直至其合格。
参考文献
[1]马少杰,刘国东.高速公路建设水土流失分析及水土保持研究[J].公路, 2006,(10):128-134.
[2]罗永恒.浅谈国家级公路建设工程水土保持与生态恢复[J].陕西水利, 2019,(4):13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