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道路桥隧施工测量放样应用技术

发表时间:2020/8/20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0期   作者:卢明明1 沈东云2
[导读] 摘要:近年来,我国建筑行业得到蓬勃发展,施工测量作为建筑工程的前提基础与重要构成部分,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施工中要合理运用测量放样方法,规范化开展测量放样作业,才能为后续施工活动的开展提供稳定的基础,保障工程施工质量。
        1身份证号 23022719840315xxxx
        2身份证号 43012219831024xxxx
        摘要:近年来,我国建筑行业得到蓬勃发展,施工测量作为建筑工程的前提基础与重要构成部分,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施工中要合理运用测量放样方法,规范化开展测量放样作业,才能为后续施工活动的开展提供稳定的基础,保障工程施工质量。为实现这一目的,充分发挥测量施工放样技术的优势及效能,本文对建筑工程中常用测量施工放样方法进行探析,并提出有效应用策略。
        关键词:建筑工程;测量施工;放样方法;应用策略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对施工范围及尺寸精确度有着极高要求,唯有灵活运用测量放样技术、严格遵循相关施工规范开展测量施工作业,并对测量结果进行重复对比,才能有效控制放样精度,为后续施工活动提供明确参考以及施工依据。如若放样方法选择错误,或是测量施工放样结果出现误差,将直接影响到工程整体施工质量,并引发一系列施工问题的出现。
        1、路桥施工测量放样过程中的中线放样
        中线放样是路桥施工测量期间的主要环节,从当前情况来看,该项环节包含了诸多的内容,大体上表现在以下几点:
        1.1导线点坐标复测
        当前,对于路桥设计机构而言,仅仅为施工部门提供相应的导线控制桩和坐标,在施工机构进入施工现场之后,按照设计单位提供的图纸,采取全站仪设置检测导线点。当进行测量之前,可以从设计单位提供的转折角和边长入手,使其和具体获取的数据相互对比,假设存在误差现象,就需要了解到具体的原因,比如,导线点或者是仪器是否发生了故障问题。在完成这一阶段的导线点观测叫角和导线点边长工作之后,表明了导线点复测外业工作已经成功。再者,步入下一道程序,计算导线点坐标情况。通常情况下,施工人员是以两个导线点和后面的导线点为主,将其当成已知边,进行有效的计算,查看闭合差是否处于闭合的状态。最后,按照坐标和导线长度对导线精度进行详细的计算,了解到其和导线要求的精度是否一致。假设和基本需求相符合的话,表示导线测量的准确性高。
        1.2中桩放样
        中线放样中的中桩放样,主要是指以某项距离较近的导线测点为主要的测站点,在此基础上实施后视相邻导线点检测工作,明确具体的中桩点。对于测点中的观测角和间距而言,主要是以三个点的坐标和相应距离进行有效测算的。不过,当进行中线放样测量工作的时候,可能会受到相关因素的影响,从而引发了测量误差现象的发生,因此,在现有的中桩放样过程中,需要大力掌握一下几方面要点:
        ①待完成中桩放样工作之后,需要做好仪器的检验和校对工作,以此降低误差问题的发生。在这一阶段中,假设放样没有进行仪器归零调整,那么对于全部的放样点来讲,必须重新展开测量。
        ②在具体的测量期间,每个测站中的导线点和每次放样中点的间距都必须低于后视导线点的间距,只有如此,才能够有效的提升测量的效率,保障每个测站点测量数据的准确性。
        ③进行中桩放样工作的时候,放样中桩的数目必须和相邻两中桩相符合,在具体测量期间,做好测量结果的记录工作,为后期提供基本的依据。
        1.3拴桩
        当实施放样工作的时候,需要实施导线点复测记录拴桩工作,或者是在其他类型的勘测区域中,比如三角网等位置,也能够进行拴桩。在测量工作期间,不管是使用何种类型的方式,都必须从施工期间深挖和高填工作情况入手,了解到这一环节对于中桩产生的相关影响,最后制定出完善的对策。
        2、对于道路施工测量工作中中线放样的研究
        ①当导线发生丢失现象之后,要想恢复具有很大的难度。

针对于此种情况,就需要重新进行布设,一般情况下,重新布设的测量准确性和之前获取的结果是相同的,并且遵循的基本原则也是一样的。当对导线点坐标进行取值的时候,应当遵循坐标调整原则进行有效的调整,只有这样,才可以提升导线点坐标的精准性。此外,在具体的坐标取值期间,需要从准确性好的坐标入手,仔细的进行计算,只有这样,才可以确保坐标本身的准确性。
        ②通常来讲,道路施工测量放样工作并非是由中桩点进行确定的,其是由一些相关的桩点相互连接形成的。从中桩放样实际情况来看,相关的中桩点并不是一些不相连的点,它是一条线,该条中线是施工期间确定施工方向和施工中线的主要依据。待完成中桩放样工作之后,还应当实施中桩穿线工作。与此同时,需要注意的一点是,施工中穿线中桩的利用率必须高出导线点的利用率。最后,穿线复核之后的中桩放样和导线点放样复核检测相互结合的方式是最为关键的一种方式,在具体测量期间,当两者差别较小的时候,需要以中桩放样为核心,而两者存在着差距过大情况的时候,则应当全面的检查放样工作。
        3、水准测量
        3.1布设施工临时水准线
        一般情况下,设计单位提出的水准点距离比较远,大体上表现为1000m以上,这种情况的出现增加了施工的难度。因此,要想为后期建设工作提供一定的便利,就需要从地形特征入手,了解到实际构造情况,沿路线方向每间隔200m的位置处设置相应的施工临时水准点,尤其是针对于桥涵等相对密集的区域来讲,应当增设临时水准线。通过分析得出,经常将其设置于较为坚硬的区域内,比如相对稳定的建筑体,此外,还需要对相关信息详细的记录下来。
        3.2测量
        当进行测量的时候,需要遵循水准测量操作要求实施,对于使用的相关仪器,必须通过相关部门的严格审核,确保合格之后加以使用。对加密的水准点进行闭合和复核,最后详细记录。
        3.3计算
        首先,对数据进行详细的检查,查看其是否和水准测量的基本要求是否一致。其次,对两个水准点进行闭合结算,主要是查看设计单位给出的水准点是否处于闭合状态。最后,对临时布设的水准点高程进行计算,制作水准点高程表格。
        4、提升路桥施工测量放样效果的措施
        4.1提升施工的准确性
        在施工期间,相关人员必须根据规定要求对仪器设施进行操作,将获取的数据详细记录下来,控制好误差的出现,以此提升测量放样的准确性。针对于存在的误差现象,工作人员要加以重视,及时改进,必要的情况下可以重新进行测量,以此确保数据信息的精准性,促使路桥工程的安全开展。
        4.2提升测量人员自身的专业水平和工作技能
        从当前情况来看,测量人员的技能水平和综合素养直接影响着施工期间存在问题的处理效果,对于测量人员而言,假如自身具备良好的专业技能,能够熟练对相关设备进行操作,那么在发生误差现象的时候,就可以及时对其进行解决,避免了问题的扩大。所以,定期对于测量技术人员展开培训工作是很有必要的,其有助于测量人员熟练掌握路桥施工测量放样这一技术,防止问题的发生。
        结束语
        综上所述,工程项目中进行放样测量工作,可以大大提升工程施工的精确度,尤其是公路项目中的桥隧工程,显得尤为重要。经过放样测量之后,能够给施工人员提供更加准确的数据支持,对于桥隧项目的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之下,桥隧工程的放样测量技术有了很大的提升,对于公路建设领域所产生的作用是积极向上的,因此,工程单位需要充分的重视放样测量工作,以更好的保证工程质量合格。
        参考文献:
        [1]聂昕,张云贵.公路桥隧施工测量放样应用技术探析[J].江西建材,2018,(1):162-162.
        [2]韩泰伟.浅谈公路施工测量放样技术的应用[J].江西建材,2017,(1):21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