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轿厢意外移动保护装置现状分析与检验

发表时间:2020/8/19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0期   作者:林伟基
[导读] 摘要:电梯轿厢意外移动保护装置是保障电梯安全正常运行的基础,该装置不仅能够实现数据的分析与处理,也能实现电梯运行的风险分析与管控,为电梯故障的处理提供了数据支持。
        广州特种机电设备检测研究院  510180
        摘要:电梯轿厢意外移动保护装置是保障电梯安全正常运行的基础,该装置不仅能够实现数据的分析与处理,也能实现电梯运行的风险分析与管控,为电梯故障的处理提供了数据支持。此外,通过应用设备检测装置能够实现电梯的实时监控,进而保障电梯的正常运行,降低故障发生率。
        关键词:电梯;意外移动;保护装置
        引言:电梯是智能大厦楼宇自动化控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运输设备之一。 电梯轿厢的意外移动容易引发较为严重的剪切、挤压等安全事故,如深圳某医院护士、厦门某大学生均因电梯轿厢的意外移动失去了年轻的生命。诸多惨烈事件的发生,说明设置防电梯意外移动保护装置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发生电梯轿厢意外移动的原因有很多,主要集中在制动系统、曳引系统、电气控制系统等出现故障,GB7588-2003第1号修改单对轿厢意外移动保护装置(Unintended car movement pro⁃tection device,UCMP)提出了明确的设置要求,旨在通过意外移动保护有效减少因意外移动而造成的严重危害。
        1、 轿厢意外移动保护装置结构原理分析
        1.1 轿厢意外移动保护装置结构原理
        要保障电梯的安全性能,就需要保证电梯的安全保护功能正常运行,一方面需要相关监测设备进行监控和相关信息监测,另一方面还需要依靠操作设备和制动设备实现系统运行和制动,三个系统的结合才能保障电梯轿厢意外移动保护装置的正常运行(电梯轿厢意外移动保护装置原理如图 1 所示)。
 
        轿厢意外移动保护装置的主要组成部分有设备电源、控制设备、操作设备和执行设备,其中轿厢的运行速度和位置主要是由监测系统进行监测的,并依靠检测装置还能够对轿厢的速度和位置进行检测,保证抱闸接触器和制动力检测正常运行。控制系统在接收到控制信号之后进行处理,然后紧急制动装置、报警装置以及断电装置等执行机构会根据控制系统的信号完成一系列的执行命令。
        2、系统构成
        电梯轿厢意外移动保护装置的功能实现需要多个系统配合完成,依赖于各系统的协调和配合,才能实现电梯的制动。这其中包含监测子系统,引发与制动系统以及电子自我监测系统。
        2.1 监测子系统
        检测子系统是指用于检测轿厢意外移动并向制停子系统发出动作信号的装置。包括检测轿厢意外移动的传感器或变换器,并对检测到的信号进行逻辑处理和运算电路。标准中对检测子系统的要求是:最迟在轿厢离开开锁区域时检测到轿厢的意外移动。一般而言,检测子 系统一般是由一个或多个电气安全装置组成。检测子系统是眼睛, 要能准确的检测到轿 厢的意外移动, 及时有效的反馈给系统, 做出准确的判断。目前较为常见的检测装置有以下 几种:
        (1)位于电梯轿厢上检测轿厢是否位于平层区域的位置感应开关, 如光电式平层开关、 磁感应式接近开关、多路光电开关等。
        (2)通过限速器检测轿厢在平层区域内的相对位置或运行速度。如可探测轿厢运行速度和特定运行区域的电子限速器、 改造后的谐振式限速器、 可检测意外移动的离心式限速器等。
        (3)通过井道位置感应器或者绝对值编码器来检测轿厢的相对位置或运行速度。对于使用旋转型绝对值编码器,出现的最大问题可能是由于曳引绳打滑而失去参考位置的处理方法。
        2.2 触发和制停子系统
        制动装置时系统的执行装置,可根据轿厢的实际运行情况决定轿厢停止情况,通过对轿厢停止的作用与位置不同进行划分,通常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作用在悬挂绳或补偿绳系统中的制动停止设备。(2)作用在轿厢中的制动停止部件,例如 :安全钳等(3)作用在曳引轮中的制动停止部件。
        2.3 自监测子系统
        自监测子系统应当符合电梯强制性标准中修改单的规定。 其主要功能是在电梯正常运行时控制速度、制停轿厢或保持停止状态的部件参与轿厢意外移动保护的情况下, 监测这些装 置是否正常工作。自监测子系统是预防, 是三个环节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主要包括对机械部件工作是否正常的验证和对制动部件制动力的验证。对不同的验证方式,其监测周期 也不相同。同时采用两种方式的验证,其自监测的周期小于等于15天。 对于仅验证机械部件的,则必须在正常维护保养时检测制动部件的制动力。 仅验证制动部件制动力的自监测 子系统,则制动力自监测周期小于等于24小时。
        3、检测方法
        一般情况,在符合检规要求的情况下,还可以这样去处理:  
        (1)通过开关或其他模拟方法测试检测子系统的功能。 对于检测子系统的功能,首先应当通过使用说明书,电气原理图和相关人员沟通,确认其设计思路,动作方式。然后和现 场人员协商出一个可执行的安全模拟测试方案。
        (2)使用试验速度测试制停子系统的功能及制动能力。根据型式试验报告中提出的试验速度和试验速度下的制动距离,在轿厢空载的情况下, 调整轿厢控制系统或通过其他方 式,在轿厢达到试验速度时使其制停。
        (3)制停轿厢,测量制停距离是否符合要求 。
        (4)通过开关或者他模拟方法测试自监测子系统的功能。 首先应当通过使用说明书、 电气原理图和相关人员沟通,确定自监测系统的工作方式。一般情况下,对于制动器动作方式 的自监测, 可以通过在一定的条件下, 使制动器动作开关动作后观察控制系统的反应方式 即可。
        4、问题的警示
        轿厢意外移动保护装置是针对电梯“开门走梯”新增加的一项保护措施,以保证在制动器制动力不足等情况下,电梯发生意外位移时,及时制停轿厢。笔者在检验中发现,一些现场施工人员并未深入理解轿厢意外移动保护装置的工作原理,也不知如何判断该装置是否安装正确。在有些现场甚至发现施工人员故意用工具将电磁铁打杆顶死,使其不能正确动作。究其原因,在于其安装调整不到位会导致该装置误动作。但同时,此种做法导致的结果是使轿厢意外移动保护装置形同虚设,完全背离了国家相关法规标准的要求。因此,电梯安装维保单位需加强现场施工人员对于电梯的新知识、新技能培训。电梯制造单位也应加强对自身产品的监督,加大厂检力度,使生产、安装的电梯产品满足国家部门制定的要求,保障电梯的运行安全可靠。
        5、结论
        通过对轿厢意外移动保护装置的分析与研究表明,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应对轿厢意外移动保护装置是否符合规定进行考察,对电梯意外保护装置运行的原理与技术要求进行研究,选择适合的保护装置,降低故障发生率,保障人身安全。
        参考文献
        [1]王木菊.浅谈电梯轿厢意外移动保护装置结构原理及检验注意事项[J].中国设备工程,2019(20):104-106.
        [2]蔡剑雄.防止电梯轿厢意外移动的安全保护装置设
        [3]杨帆.浅谈电梯的组成和电梯运行原理[J].科技风,2019(04):12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