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养护中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的应用研究 金政宇

发表时间:2020/8/19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0期   作者:金政宇
[导读] 摘要:公路沥青路面长时间使用中不断出现各种病害,为延长公路使用年限,应定期对沥青路面开展预防性养护,及时发现微小病害,并针对不同病害采取合适的预防性养护技术,有助于节省施工成本,从而取得良好的路面养护效果。
        齐鲁交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日照分公司  山东省日照市  276800
        摘要:公路沥青路面长时间使用中不断出现各种病害,为延长公路使用年限,应定期对沥青路面开展预防性养护,及时发现微小病害,并针对不同病害采取合适的预防性养护技术,有助于节省施工成本,从而取得良好的路面养护效果。基于此,本文主要探讨了公路养护中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的应用。
        关键词:沥青路面;道路病害;预防性养护
        引言
        在自然因素以及人为因素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沥青路面容易出现病害问题,进而影响到公路工程的正常使用。沥青路面比较常见的病害有车辙以及裂缝等等。当沥青路面出现这些病害时,相关的道路管理者需要结合具体的路面状况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对其进行处理,当然也需要积极发挥出预养护技术的优势,将公路工程问题遏制在源头,为公路工程综合性能的提高奠定基础,为我国交通建设提供强大推动力。
        1预防性养护特点
        1.1周期性
        路面的使用性能会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而退化,因此需要按照周期实施路面养护,即定期调查路面的实际使用情况,采集相关数据,并对其进行综合分析,一旦路面状况下降到预定标准,需要及时采用养护措施,恢复路面的服务性能,不断循环往复。公路通常根据具体的服务强度确定路况检测时间,采用预防性养护措施可以适当增加检测的频率,尤其是可以将巡查过程中发现的病害路段作为主要检测对象,结合具体情况及时实施养护。
        1.2预防性
        在连续检测和评价沥青路面的情况后,能够获得该路面的连续数据,可以根据数据建立模型,预测路面各项指标的变化趋势,明确可能会出现问题的路面,对其实施预防性养护能够有效控制病害的发展程度,有利于降低病害对沥青路面的影响。预防性养护是一种防治结合的公路沥青路面养护综合措施,合理地应用可显著改善路面服务质量,延长公路使用寿命。
        2公路养护中路面病害类型及成因
        2.1桥头跳车
        对于公路道路与桥梁交界处,多使用硬质钢材进行处理,若直接使用沥青路面进行处理,能够有效提升交界处平整程度,提供较好的汽车行驶条件。但是,若沥青材料压实度不足或不均匀,材料受环境影响交界处出现高差,最终会导致桥头跳车问题出现[1]。
        2.2车辙
        沥青路面上所出现的车辙是路面结构不同层次长时间受到挤压所产生的永久变形。一方面这些车辙是因为路面的结构层反复多次收到车辆载荷的积压作用而产生的压密变形,另一方面,当环境温度比较高时,沥青路面的承载强度会降低,此时车辆载荷的出现会使其产生一定的剪切变形,沥青混合料逐渐被挤压到两侧,两侧的沥青路面便会呈现鼓起的状态,此时形成的车辙呈现侧间移动的状态。车辆的出现使得沥青路面的平整性受到了冲击,整体的行车舒适性被降低,降低了路面的抗滑性能,车辆的行驶安全系数下降。
        2.3裂缝
        公路沥青路面裂缝类型包括横向裂缝、纵向裂缝、网状裂缝三种。
        横向裂缝主要由于沥青路面横向施工中对接缝位置处理不当,内部应力受温度影响大,收缩率高所致。纵向裂缝多出现在沥青路面分层铺设工序中,由于碾压振捣密实度不够,在车辆长时间重压下逐渐出现裂缝,或者在铺垫路基过程中厚度不一致,受到自然环境和车载的双重作用导致。网状裂缝主要是上层路面和路基之间杂质处理不干净,中间夹杂比较柔软的泥土或土层,因此基层和沥青层吻合不紧密,随着雨水的侵入、来往车辆碾压,从路面中心出现裂缝并逐渐向四周扩散,形成网状裂缝。
        2.4沉陷
        沉陷属于较为严重的路面损坏问题,会对行车安全产生较为严重的影响,严重时会造成爆胎,对交通产生阻碍甚至引发车祸。

造成沥青路面出现沉陷的原因较多,若路基承载能力较弱、路面设计施工不标准都会造成这些问题,或外部荷载超出正常承受范围、路基水文地质条件较差等情况也会导致路面出现沉陷问题[2]。
        3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在公路中的具体应用
        3.1稀浆封层
        稀浆封层将稀浆混合料均匀摊铺在公路沥青路面上形成相应养护层。稀浆封层主要原材料包括乳化沥青、填料、添加剂、矿料、水等,在进行制作时要保证在常温条件下处理。具体配比可以参照《微表处和稀浆封层技术指南》标准要求。实际预防性养护操作过程中,稀浆封层应用比较广泛,除个别沥青路面出现微小缺陷外,都能够有效延长公路沥青路面使用寿命,提升公路服务水平及质量。
        3.2微表处养护
        微表处技术,这一技术主要可以使用在城市主干路路面或者高等级公路的沥青路面上,工作人员利用合物改性乳化沥青、添加剂、矿物填料、水,采用专业的设备进行一次性摊铺。这一技术具有较强的操作性,能够结合不同沥青路面病害程度,合理控制摊铺的层数;但是本技术在操作的过程中会产生较大的噪音,我国有关研究单位已经结合这一现象进行改进,引进了低噪音微表处技术,有效解决噪音问题且已经在多个省份推广和使用,能够有效提高沥青公路路面的防滑性、耐磨性[3]。
        3.3雾封层预防性养护
        雾封层技术所用的喷洒原材料比稀浆封层的原材料要少得多,只需要一种乳化沥青即可。该项预防性养护技术可以有效防止公路路面出现老化以及松散现象,且施工养护方法同稀浆封层大致相似。雾封层技术通常适用于:(1)公路路面因气候、雨水等自然原因导致的自然风化现象,公路路面往返车辆长久施压造成的松散病害;(2)公路路面长久使用,导致该段沥青出现老化现象;(3)公路路面出现块状裂缝等。公路养护人员在采用该种方法进行养护时,应在乳化沥青破乳之后才能对外开放交通。
        3.4局域预防性养护
        公路沥青路面若经常出现车辆重载超负荷情况,容易出现小面积坍塌凹陷,对于坑槽、网裂纹等局部病害需尽快养护处理,使用破碎机或者切割机切割病害位置,清理干净局部病害后由养护人员对切割部位涂刷乳化沥青,将坍塌位置用沥青补充填平,然后振捣密实并碾压。如果修补厚度超过10cm则需要采取分层养护方法,将新旧混合料重新搭配搅拌均匀,填充凹陷位置,保证路面的平整度和密实度。
        3.5沥青再生技术
        沥青再生技术是一种较为新颖的公路预防性养护技术,其融合了“环保”、“低碳”、“节能”的理念,将公路养护中得到的原有路面材料进行处理,通过热再生与冷再生,优化材料结构,以此实现循环再利用,有效提高公路养护资源利用率,还能够调整路面状况,提高路面横向力系数,促使路面始终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中。结合具体的工艺进行分类,沥青再生技术可以细化分为重铺再生、表层再生、复拌再生,其中表层再生工艺可以运用到路面的变形、裂缝、车辙病害中;重铺再生工艺能够进一步优化、提升公路沥青路面的整体使用情况;复拌再生能够处理规模在50mm 以内的路边病害[4]。
        结束语
        人们生活质量以及水平的提高使得机动车的数量不断提升,这是使得我国的公路工程所面对的压力逐渐提高。所以,有必要加大公路工程的建设规模,合理地增加道路建设数量。然而,公路工程数量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会加重公路工程的养护任务,除此之外,其对公路养护技术也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在公路养护工作中,预防性养护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能够对公路工程病害进行预防和处理,为公路工程功能的正常发挥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詹凯,曾晓冬,李贵康,等.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应用[J].安徽建筑,2019,26(11):142-143.
        [2]吴启华,许志良,龚锋,等.普通公路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资金分配方法研究[J].建材技术与应用,2019(5):52-54.
        [3]周鹏.预防性公路养护技术在现代公路养护中的应用[J].工程技术研究,2019,4(19):52-53.
        [4]陈岚.公路沥青路面破坏特征及预防养护措施运用解析[J].居舍,2019(25):4-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