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 510060
摘要:本文基于新时代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构建背景,对城乡规划行业发展趋势进行分析,认识到城乡规划要转变价值观念,开展前瞻技术研究、探索全链条服务模式、重视人才梯队建设、新兴技术创新等,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城乡规划;国土空间规划;转型;应对
引言
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2019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明确将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乡规划等融合为统一的国土空间规划。在此背景下,城乡规划行业需要预判发展方向以及如何应对。
1城乡规划转向高质量发展
1.1“生态文明”成为行业价值观
党的十八大提出“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党的十九大强调继续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生态文明”的战略要求下,全社会对生态保护从理念、目标走向实际行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也成为城乡规划行业主导价值观。
1.2“以人民为中心”营造精细化的人居环境
我国经济社会由高速转向高质量发展,“以人民为中心”开展城乡规划工作,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要求。城乡规划的关注点从新区、新城,转向老旧城区升级改造,公共空间营造、历史街区保护、旧城更新是业务热点。城乡规划要构建“以人民为中心”的规划方案与范本,建设宜居、宜业、生态美好的生活家园是未来的核心工作。
1.3机构改革促进资源要素规划与管理
2018年3月,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提出成立自然资源部,对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统一管理,强调对山、水、林、田、湖、草等全要素覆盖,对城镇土地空间集约与节约利用。机构改革是国家对城乡规划发展要求的转变,城乡规划除关注土地,还需探索全域资源的资产化路径,实现全要素的资源化规划与管理。
1.4新兴技术促进智慧城市、未来城市发展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推进数据资源整合和开放共享,加快建设数字中国,更好服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信息时代背景下新兴技术、新兴行业迅速发展,为城乡规划行业提高了工作效率,增强了科学性,同时也促进了智慧城市、未来城市的发展。
2城乡规划市场发展形势
2.1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全面启动
2019年,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构建提出建立“五级三类”的规划框架(分别为国家、省、市、县、乡镇五级;包括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专项规划、详细规划三类),要求2019年底前完成省级、2020年底前完成市、县、镇各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国土空间规划成为市场热点,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的专项规划、详细规划也将陆续展开。
2.2传统城乡规划市场机遇与挑战并存
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构建时期,传统法定业务处于停止或转变状态,例如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另外现行以控规为依据进行规划管理的模式也在改革。城乡规划体系要在各层面与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磨合、衔接,解决体系之间的冲突,例如法律法规的修改、行业标准的修订、传统体系的重构等,城乡规划市场在改革中隐含了创新机遇。
2.3专业细分业务呈现多元协同趋势
国家机构改革背景下精细化的城乡治理成为城乡规划工作重心,从项目决策、策划、规划,到建设、管理、评估等全流程服务成为规划管理者的主要需求,城乡规划的业务链条向后延伸,服务内容更为多样,包括建筑、道路、基础设施、公园绿地以及地下空间等,专业细分业务更加多元化,多专业协同、融合发展也是趋势之一。
2.4开放的市场准入加剧行业竞争与合作
2019年自然资源部办公厅提出在新规定出台前,对承担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的单位资质暂不作强制要求,原有规划资质可作为参考。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市场逐步开放,传统土地规划、城乡规划设计单位在国土空间规划业务方面的竞争格局正在重构;大量专业设计机构、国际设计机构的进入,以及生态、海洋、信息等相关专业的参与、融入,形成了当前既激烈竞争、又相互合作的市场局面。
3城乡规划行业应对思考
3.1转变价值观念
城乡规划行业要转变观念,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理念,在国家战略高度认识城乡规划工作重要性,围绕“以人民为中心”,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多位视角,规划营造精细化的人居环境,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3.2探索前沿技术
3.2.1主动参与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构建
城乡规划行业要顺应国家机构调整,主动参与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构建,积极承接国土空间规划业务,探索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技术方法。同时,要提前做好国土空间相关的前沿研究与技术储备。
3.2.2主动与国土空间规划协调、融合发展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构建思路逐步清晰,城乡规划行业要抓住机遇,主动参与相关的政策、技术、标准制定与研究,加强体系融合;主动承担政府智库责任,提供前瞻政策思路,协助化解体系冲突对规划管理工作的影响;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挖掘新的业务类型,保持创新、引领优势。
3.2.3探索全链条技术服务模式
城乡规划行业要探索开展全链条综合服务业务模式,在外部寻求与政府合作担任地区规划师、与大型企业开展战略合作担任企业顾问等;在内部开展多专业综合协同管理,积累“全链条、全要素、全专业”的业务经验,将规划服务融入到城市治理全过程,为城市发展提供“陪伴式成长”服务支撑。
3.3构建多样化人才梯队
人才是发展的第一资源。城乡规划应顺应体系改革、新的业务发展趋势,重视细分专业紧缺人才、创新人才的储备与培养,构建多样化的专业人才梯队。培养研发人才,加强前瞻研究,提升核心竞争力。培养智库人才,重视资源积累,为政府、社会提供决策咨询及长期技术跟踪服务。培养综合性人才,提高综合对话能力,应对全链条、精细化的业务服务需求。
3.4重视新技术研发
大数据的广泛应用成为城乡规划技术革新的核心驱动力。城乡规划要顺应时代步伐,开展大数据分析、信息技术、公共政策分析等新型技术的研发应用,以科技进步推动规划工作的科学化、高效化、精准化水平。
结语
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变背景下,全社会各行业都要积极响应国家战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实现高质量发展,城乡规划转型发展是必然趋势。在转型过渡期,城乡规划的价值观念向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转变,城乡规划的业务市场面临各种机遇和挑战,城乡规划行业要积极应对,主动融入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构建,开展国土空间规划前瞻技术研究、探索全链条技术服务模式、重视人才梯队建设、新兴技术研发创新等应对措施,充分挖掘行业潜力,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对城乡建设、人居环境提升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稳步推进规划治理能力和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邹兵.国土空间规划体系重构背景下城市规划行业的发展前景与走向[J].城乡规划,2020 (1):38-46.
[2] 罗彦,蒋国翔,邱凯付.机构改革背景下我国空间规划的改革趋势与行业应对[J].规划师,2019(1):11-18.
[3] 王唯山.机构改革背景下城乡规划行业之“变”与“化”[J].规划师,2019(1):5-10.
[4] 孙施文.解析中国城市规划:规划院制度与中国城市规划发展[J].城市规划学刊,2018(4):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