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建设中的节能绿色环保技术应用

发表时间:2020/8/19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0期   作者:陈建
[导读] 摘要:节能绿色环保技术的应用对建筑工程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并且建筑工程建设中的节能绿色环保要求尊重自然、保护生态、与自然协调共生,尽可能减少人工环境对自然的破坏,最大限度地提高建筑资源和能源的利用率。
        广西联盛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广西钦州  535000
        摘要:节能绿色环保技术的应用对建筑工程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并且建筑工程建设中的节能绿色环保要求尊重自然、保护生态、与自然协调共生,尽可能减少人工环境对自然的破坏,最大限度地提高建筑资源和能源的利用率。基于此,本文阐述了建筑工程建设中的节能绿色环保特征及节能绿色环保技术应用原则,对建筑工程建设中的节能绿色环保技术应用进行了探讨分析。
        关键词:建筑工程建设;节能绿色环保;特征;技术;应用;原则
        建筑工程建设中的节能绿色环保技术应用是控制建筑工程建设成本、保障建设企业经济利益的需要,也能有效维护施工环境,节省资源,其对于建筑业以及人类社会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为了保障建筑工程建设的有效性,以下就建筑工程建设中的节能绿色环保技术应用进行了探讨分析。
        1、建筑工程建设中的节能绿色环保特征
        节能绿色环保的现代建筑可以为人们提供一个健康、舒适的生活及工作场所,并且建筑工程建设中对可再生能源的利用以及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可以缓解目前资源紧张和环境污染的局面。项目工程节能包括照射、采暖和利用空调等方面,在项目工程设计、建造和使用过程中采用新型的节能环保材料、施工设备和技术、产品等,执行节能标准,加强对可生能源的再利用,减少供热供应、照明、热水等能耗,加强对自然光利用的同时提高空调的制冷、制热系统的效率等措施。建筑工程建设中的节能绿色环保不仅有利于建筑的便利性和舒适性,同时还能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建筑工程建设中的节能绿色环保主要是对建筑资源进行有效利用,其特点主要表现为:一是减少建筑材料、各种资源和不可再生能源的使用;二是利用可再生能源和材料;三是设置废物回收系统,利用回收材料;四是在结构允许的条件下重新使用旧材料;五是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2、建筑工程建设中的节能绿色环保技术应用原则
        2.1、节能性原则。节能绿色环保技术应用的核心在于节约资源,降低建筑施工能耗,提高资源和能源的综合利用利用效率,改变建筑工程建设高能耗的局面。因此,在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无论采用哪种施工工艺,均应当将节能放在首位。
        2.2、尊重自然原则。建筑工程建设一般都会破坏原有地表环境,同时还会产生大量的废弃物,不利于周围生态环境的保护。而新型节能绿色环保技术的应用,旨在通过提高施工效率、缩短施工周期、实现能源的循环利用等手段,达到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例如在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引入中水循环系统,将地基施工的排水以及雨水进行二次利用,作为车辆清洁、植被浇灌等用途,既满足了建筑工程建设降低能耗的要求,而且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量。
        2.3、创新性原则。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发展,很多新技术、新设备以及新材料不断被研发出来,推动了各行各业的快速发展。在建筑工程领域,节能绿色环保技术不应当停留在传统的节约水、点、降低噪音、光源、灰尘等污染方面,而应当不断的创新,积极应用新材料、新技术和新设备,优化施工工艺,通过精细化管理,实现节能减排的目的。
        3、建筑工程建设中的节能绿色环保技术应用分析
        3.1、清洁与节能绿色环保技术应用分析。主要体现在:(1)空气污染控制。

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必然会出现扬尘、飞尘等,其中固体悬浮颗粒充斥大气中,会引发严重的空气污染,对此应该进行绿色处理,施工所在的出口需要增设洗车槽,从而减少对周围道路的污染与侵蚀,遇到关键施工环节,例如:土方挖掘施工等,应该采取设置围栏、增设洒水车或高压喷雾等方法来控制扬尘污染。(2)噪音控制。噪音污染作为一种非视觉化的污染形式,扰乱人们的生活,高强噪音所引发的振动甚至会对周围建筑结构带来破坏作用。必须加大噪音管理,积极控制噪音,这也是节能绿色环保技术应用的根本任务之一。首先,噪音施工要避开周围居民休息时间段;其次,尽量优选噪音小、振动小的施工机械设备,同时选择隔声、隔震等技术措施,在施工场地设置封闭式机棚,作为专门噪声工具施工空间,达到与外界隔绝的效果。最后,专门围绕噪音大小进行监测,确保其处于国家规定的安全标准。(3)水污染控制。建筑工程建设水体污染源具体涵盖施工建设过程产生的废水与生活污水,对此需要施工区域内应设置污染处理专区,例如:预先设置化粪池、沉淀池等,确保污水、废水等经过处理后尽量能够被循环利用,从而节约水资源,同时,选择隔水效果强的边坡支护技术,防止地下水体受到污染。
        3.2、资源节约与回收利用节能绿色环保技术应用分析。主要表现为:(1)合理运用原材料。原材料对于建筑工程建设非常重要,其支出是建筑工程建设成本预算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此需要预先制定出较为精细、合理的原材料预算方案,并加大采购管理与监督,实行计划采购战略,按照不同施工阶段的材料、物资需求量与需求类型进行分批次的计划采购,从而防止材料剩余造成的资源浪费,同时要保障建筑工程建设的顺利实施,保证施工进度和周期,从而确保材料在有效期内被充分使用。(2)高效利用水资源。注重施工现场节水管理,并实行雨水、污水、废水分流排放制度,采用计量管理制度来强化水资源使用情况的监督。施工材料搅拌、调配过程中,要本着节水的原则使用水资源,减少水资源的无故浪费现象。在施工现场创建水资源回收、再利用系统,充分利用雨水资源,并对可回收再利用的废水资源进行充分的再利用。(3)加强电能资源的有效利用。实行用电指标管理制度,从现场施工、办公、设备用电、施工人员用电都严格依照相关指标进行监测管理。提倡选择节能环保型照明设备、施工机械等,尽量延长白天作业时间,充分利用自然光源,通过科学地安排施工程序,确保高效施工,缩短施工进程,从而达到节能环保的目标。(4)充分节省施工用地与空间。要想达到节能绿色环保施工的效果,就必须尽量减少对空间和施工用地的使用,必须对工程所在地附近的设施、管线、设备等的分布情况作出细致的了解,在此基础上来规划施工空间、规划施工占地,维护施工地域附近设施与资源的安全。在保证健康施工、安全施工、环保施工的基础上来规划施工面积,要确保施工平面场地紧凑布局,控制废弃物的出现,运输通道布置要灵活得当,不能过多地占地、占用空间,可以尝试设置环形通道,以此控制施工占地空间。(5)及时处理与回收建筑垃圾。建筑工程建设中所产生的建筑垃圾与生活垃圾要分开存放,其中建筑垃圾要实施分类处理,从中挑选一部分进行回收再利用,不可回收的部分则应统一运输处理。生活垃圾则应该装袋运输。有必要设置封闭式垃圾池,实施封闭式处理。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城市化建设的不断推进,使得现代建筑工程项目建设不断增多,并且建筑工程建设需要耗费大量的资源,而且其产生的噪音、灰尘等方面污染,给人们的正常生活也带来严重影响。而节能绿色环保技术在建筑工程建设中应用可以达到节能减排、节省资源、保护环境的目标,对于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必须加强对建筑工程建设中的节能绿色环保技术应用进行分析。
        参考文献
        [1]张俊宇,高士杰.绿色节能建筑施工技术优化探讨[J].节能,2019(02)
        [2]孙斌.现代建筑施工中绿色节能建筑施工技术的优势[J].住宅与房地产,2019(03)
        [3]刘丽萍.现代建筑施工中绿色节能建筑施工技术的应用[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8(10)
        [4]张杰.新型绿色节能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9(0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