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河边境经济合作区基建评审中心 164300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居民的社会生活质量呈直线上升,物质精神需求满足的同时,带来的是对社会基础设施更高的要求,建筑行业自然也不例外,近些年来,我国相关部门逐渐重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不断的完善相关法律,使得我国建筑行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但是在日常的管理之中仍存在着些许不足,使得建筑工程无法满足社会各界的需求。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相关问题
引言
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往往以追求速度和效益为中心,虽然可行但是这种追求理念往往将安全疏忽大意,造成生命和财产的巨大损失,同时也给社会稳定产生了影响。特别是在建筑工程中,施工质量是生命线,是工程建设基本的要求。影响施工质量的因素无外乎有施工材料、施工技术、施工人员的道德素质、地质结构状况等。不管是那种因素,要想实现工程质量的提升和管理改进,仅凭做好内部管理还远远不够,还需要强有力的法律进行依法管理依法监督,实行工程质量终身负责制,才能起到管理的作用。
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改进的必要性
虽然近些年来我国建筑行业得到了迅猛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在日常的管理过程中仍存在着一些不足。无论是技术人员的专业素养还是对施工管理模式的更新都存在着这些问题。因此,本文为了使建筑行业焕发新生,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有效的帮助,致力于解决建筑行业施工周期较长,工序复杂等等问题,以此来优化建筑管理工作的系统,为我国综合国力的稳步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虽然建筑工程的质量受社会各界因素的影响具有波动性,且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但是因为其需要经历的工序较为复杂,不同的施工环节有着不同的施工要求,所以如果没有一个统一的规范要求,会导致不同施工环节所采用的施工技术不尽相同,从而使整个项目质量参差不齐,无法有效的衔接起来,为建筑工程埋下巨大的安全隐患,也容易出现质量问题,无法如期竣工。
工程质量的好坏也直接影响着整个建筑行业的发展,作为我国公民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因此在施工的过程中必须加大对安全监管的监督管理工作,使整个工程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稳定运转,这不仅可以保障施工的质量和如期竣工,还可以压缩施工成本,满足企业对经济效益的追求。
2、施工质量管理所存在的问题
2.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体系尚不完善
我国的施工质量管理体系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仍有着一定差距,例如质量管理体系混乱,相关法律法规尚不完善等。近些年来,相关部门已经高度重视对这方面法律法规的进行完善,但是若是想将这些规章制度推行下去,彻底的实施尚需要相关企业全力的配合,但是企业内部因为人才的流失,相关技术不达标,意识存在误区等等问题,使得在施工的过程中过分追逐利益,而没有考虑到质量是保障行业发展的唯一根本,从而使得安全隐患频出,这都是危及行业发展的重大原因。
2.2管理阶层缺乏管理意识
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管理阶层是保障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的中坚力量,但是由于某些管理层大多数是缺乏实际管理经验的青年人和思想老旧的传统工艺者,使得在施工的过程中过分的墨守成规,忽视社会经济对施工过程所造成的影响,没有办法有机的调整相关管理工作模式。仅仅是遵守着施工方案,保障施工如期进行,这样过分的追求效率而忽视了质量,使得建筑工程的质量没有办法得到保障。
2.3相关施工技术不达标
社会在不断的发展进步,新兴的建筑工程技术不断的被研发出来,必须吸收这些先进的科学技术,结合自身的施工特点,整合出更有效率更加科学的施工工艺,但是目前的施工现场紧紧遵守着传统的施工技术,施工人员大多数是综合素质偏低的农民工,没有办法使用这些高新技术来弥补自身的不足,从而无法保障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
2.4施工人员存在问题
施工人员是工程建设的主体,他们的施工技术和职业道德严重影响着工程质量和管理。如果对各类施工人员管理不严格,那么他们对工程降低质量意识,放松对工程质量的追求,其次工程管理人员也负有重要的责任,他们是对工程质量起到监督检查,督促施工人员及时改正施工缺陷,提高工程质量。如果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和施工技术跟不上,那么就很难做到对其他施工人员的管理,工程质量管理形同虚设,没有起到真正的作用。不但浪费管理资源,而且延误施工时间耽误工程质量。
3、施工质量管理改进对策
3.1制定合理的管理体系
施工过程中由于建筑工程施工的周期过于悠长,很容易受外界因素干扰,例如原材料的涨价,人力资源市场价格的浮动等等,哪怕是机械租赁的费用变动都可能导致施工现场出现波动。因此必须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体系,尽可能的规避社会风险的影响,同时提高管理效率,吸收先进人才,并且加强学习,建立一套完整科学的管理体系,与建筑工程结合提高各方面的综合水平。管理体系还可以与奖惩措施结合起来对工作较规范较突出的员工提出表扬和资金上的奖励。對消极怠工不严格遵守工地规范的员工提出批评,严重时还可以进行辞退处理。这样既能保障员工的工作热情,还能够提高工地现场施工的规范性。
3.2加强管理层的管理意识
首先施工企业应该加强施工队伍的建设,致力于提高管理阶级的管理水平,可以引进人才,并且通过讲座微课堂的形式提高管理层的管理意识,打破思想上的僵局和禁区。积极的引入其他成功的管理经验,并且结合咨询工具的特点,走出一条符合自身工地发展的管理模式,这离不开管理阶级,先进独到的管理意识。企业可以将责任落实到人,一旦发现问题,由专人进行解决,这样可以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
3.3提高施工技术水平并且加强与国内外优秀施工队的交流
施工工艺是保障施工效率的基础,一旦施工技术出现错误,那么带来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再加上建筑工程十分复杂,很容易出现各种技术性的难题,因此施工人员必须时刻完善自身,加强对施工技术的研发与学习。积极的寻找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难点,并且将之解决,完善自身的施工体系,同时管理人员也要和施工人员进行沟通交流,一旦问题出现时要第一时间进行研讨,保障解决措施的科学性与规范性。如果无法解决问题,必须向其他优秀的施工团队寻求帮助,不可盲目施工,否则会造成人力物力资源的浪费,情节严重时还可能造成施工人员生命财产的损失。只有这样才能保障工厂在保障质量的前提下加快施工效率,并且压缩施工成本,为企业带来更大的经济收益。
结束语
总之,要想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水平,就要不断的强化人的质量意识、优化分包单位的选择模式、系统的管理材料质量、确定质量控制点,等等一系列的措施。对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管理工作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好的,因此不断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对工程施工进行科学化的管理,使工程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李彬炜,康君杰.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改进对策实证研究[J].工程质量,2019(3703):6~9+17.
[2]徐海然.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改进对策实证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7(19):193~194.
[3]张政.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改进对策实证研究[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8(4):104~105.
[4]刘晨.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方法及控制策略研究[J]. 科技创新与应用,2018(01):100-101.
[5]黄海涛.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方法及控制策略研究[J]. 价值工程,2018,37(30):5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