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技术新材料在公路工程施工中的应用研究 宋在丽

发表时间:2020/8/19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0期   作者:宋在丽
[导读] 摘要:近年来随着科技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公路工程施工工作带来诸多新兴技术与新材料,提高了公路建造质量与使用性能。
        枣庄市顺达公路工程有限公司  山东枣庄  277200
        摘要:近年来随着科技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公路工程施工工作带来诸多新兴技术与新材料,提高了公路建造质量与使用性能。新技术新材料的出现,改变了传统的施工方式,使实际工作减少了人力物力资源的同时,还提高了公路使用年限。新技术新材料的到来为公路工程施工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挑战,要想更高效的利用新技术新材料,就要从实际情况出发,寻找更为完善、科学的适用施工方法,严格把控施工过程的各个环节,保证新技术新材料的高质量使用。
        关键词:新技术新材料;公路工程施工;应用
        引言
        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的不断进步,科学技术也获得了许多的成就,在公路工程建设中开始大量的运用新技术和新材料,这样对于公路工程建设工作有很大的帮助,可以使公路工程的使用寿命获得延长,还可以让公路工程的服务质量取得提高。锚索技术、锚杆技术、锚固注浆施工技术等为新技术,玻纤土工格栅新材料、高性能混凝土新材料、间断级配橡胶沥青混合料为主要的新材料,使用新技术、新材料,有利于保证公路工程建设质量和水平,从而获得更多经济效益。
        1公路建设中新技术材料的使用意义
        由于公路建设的要求不断提升,所以在实际建设中要采用新技术材料,进一步提高公路建设质量。近些年,我国公路工程的施工量与建设难度逐渐增大,在实际使用中产生的损坏路面也在增多,为保证公路的使用效果,施工者要再次翻新处理破损路面,该种方式不但影响到公路的使用质量,而且还提高了公路建设成本,引起材料耗费等现象。为妥善处理这个问题,施工者要在实际操作中充分利用新技术材料,唯有如此,方可保证最后的公路建设质量。采用传统的工艺材料,会影响周边环境,而且还有损施工质量,由此得知,新技术材料使用的重要意义。如果在施工过程技术材料利用不合理,将会增多施工中生态资源的耗损量,如果要符合施工需求,就必须挖掘自然环境下的工程材料,这样就加大了生态自然的负担。此外,在公路维修翻新时,会形成很多废旧物资,如果不对此进行充分处理,就会极大地污染生态环境。上述情况在公路工程建设中十分常见,如果要从本质上处理这个问题,就要求在实际施工中采用新技术材料。
        2新技术新材料在公路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2.1SMA在道路工程中的应用
        SMA指的是沥青马蹄脂碎石混合料,其主要是由沥青,纤维稳定剂,沥青马蹄脂填充间断级配的粗料骨架空隙而组成的沥青混合料,此混合料具有优良的抗车辙性能与抗滑性能。具有以下特性:其一,稳定性高。SMA中主要是中粗集料,其混合料中由于中粗集料之间的接触面多并具有良好的嵌挤作用,所以SMA混合料在高温中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其二,水稳性好。由于SMA混合料中空隙率较低,使得其几乎不透水,再加上集料与马蹄脂的粘结力相对较好,能够极大的改善其水稳性。其三,低温防裂性,SMA混合料中填充了大量的沥青马蹄脂,在温度降低时,由于马蹄脂有较好的粘结作用,所以在低温收缩时混合料具有较好的低温形变性能。其四,表面独特性。SMA混合料使用的是坚硬、粗糙且耐磨的高质量碎石,还采用了间断级的矿料,压实后表面形成的构造深度较大,这使得沥青面层能够有效地减少溅水和噪声,进而提高道路质量。SMA材料在国外的发展及应用。国外对于SMA新型材料发现较早,在30多年前就开始使用,由于夏天相对炎热,地表温度较高,从而导致许多密级配沥青路面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变形,而使用SMA材料进行铺设的路面几乎没有发生以上情况。由此,在大多数欧洲国家开始把SMA材料使用在承受重交通荷载以及高压轮胎压力的机场道面与道路。


        2.2水泥粉煤灰可靠钢渣碎石工艺材料
        这种新技术材料在使用时,可以解决公路建设中出现的石料不足情况,而且还可以提升石料的使用质量。在采用该种新技术材料时,相应的混合比应当按照国家标准配备,以确定每种物料的配制比。一般情况下,该种新技术材料在公路建设中应用的水分需求为8%左右,而钢渣碎石、水泥粉与煤灰的配备量是90︰4︰10,混合物的密度是2.2g/cm³,唯有在公路建设中符合上述原材料的配备标准,方可提高公路工程的最终建设质量。此外,这一过程要采用的是柔性基层法,这种新技术在使用时可以提高公路建设的基层质量,提高公路基层结构的防病害水平。由此,需要选择大直径沥青粉末和沥青碎块为原材料,这种技术材料在具体使用中有很大的空隙,所以,在暴雨天气可以起到很好的排水效果,防止雨水渗入公路基底不能排出,从而损坏公路内部构造。在修建公路路基框架时,要按照统一标准进行,其中,ATB柔性底层施工高度是9cm,在该基础上铺筑6cm的沥青层,以5cm沥青层为顶面层,如果半刚性基层物料遇到开裂情况,就能够通过柔性基层解决,而且该种施工方式还可以提升公路工程的使用质量。如果在实际使用时产生沥青层面断裂情况,则能够利用柔性基层来补充或是连接,该种方法可以提高公路结构的稳固性,避免公路中产生的刚性基层断裂现象。
        2.3锚索及锚杆技术的应用
        锚杆施工过程中前期准备工作时首先要做好的,对于施工相关资料要进行提前的准备,检查施工资料然后规划施工,对于公路边坡岩土的实际情况进行测量等等,还要考察施工现场的条件,预测并做好应对措施对于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情况,考察施工中的用电、用水,还要评估公路周边的岩土,对于施工条件标准,限制条件、制度政策等方面进行详细的分析。锚杆制作的过程中,根据相关的标准长度,棒式锚杆对钢筋进行切割,对外露的一端加工成螺纹,杆体隔2m设置1个隔离件,然后放入孔道内,还要注意杆体的防腐工作。多股钢绞线锚杆锚索阶段的防护操作是很必要的。锚固注浆施工阶段注浆技术水平很重要,灌注可以通过水泥浆和水泥砂浆进行,并且要用合施工设计规范的施工材料。注浆阶段最重要的是保证注浆的连续性。
        2.4防水混凝土
        在很多的工程中,都涉及排水、防水步骤。那么在进行防水作业时,就可采用具有防水功能的混凝土结构,它摒弃了传统混凝土易开裂、变形、渗水、成本高的特点。而且该混凝土还拥有良好的密闭性、抗冻、抗侵蚀、抗融以及抗渗漏性的特点,尤其防水性能方面,可以说是独一无二的。这种防水混凝土的有效应用,不仅解决了普通水泥的弊端,同时还能够让施工变得更环保、成本更低、操作更简便。这就大大符合了能源的可循环再利用发展策略,还能够有效的提高工程效率、完善施工条件等,并且对人体也不会产生危害。
        结语
        我们可以深刻的认识到科学的发展给我们的生产、生活以及工作带来巨大的便利。以公路建设而言,新型技术和新材料的普及和应用,能够大大的提高我国的公路建设质量和效率,与以往相比,不管是性能还是使用寿命方面都有了显著的提高和改善。但是,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在使用新型技术和材料的同时,一定要注意对其使用规范和加强控制管理的工作,这才能够使新技术在该领域中能够持续不断的发光发热。
        参考文献
        [1]杨晋雷.高速公路路面维修扩建中SBS改性沥青混合料的应用及施工技术工艺研究[J].建设科技,2016(5).
        [2]宋体祥,唐晨明,李海洋,etl.浅谈新型施工技术、新型材料在市政工程中的应用[J].江西建材,2016(6):91.
        [3]刘洪泉.刍议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施工中离析现象的成因及防治措施[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6(15):80~8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